摘要:指一个人突然无法与其取得联系,且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任何消息或反馈的状态,通常意味着该人可能处于危险、困境中,或者因某种原因导致通讯中断,带有一定的紧急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因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通讯中断,或者发生交通事故、迷路等人为事故造成暂时无法联系。
“失联”一般指失去联系的现象,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含义:
指一个人突然无法与其取得联系,且在一定时间内没有任何消息或反馈的状态,通常意味着该人可能处于危险、困境中,或者因某种原因导致通讯中断,带有一定的紧急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因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通讯中断,或者发生交通事故、迷路等人为事故造成暂时无法联系。
法律上并没有对“失联”给出明确的定义,但通常与个人下落不明相关。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无法联系到,且不知其下落,可被认为是失联,这种情况在法律上可能会导致宣告失踪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这里失联并不等同于失踪,失踪需要满足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且经过人民法院宣告等条件和程序。
北京电影家协会2025年9月18日该协会发布《关于寻访失联会员的公告》,这里的“失联会员”指的是协会无法与其取得有效联系、未能及时更新信息、未申请电子会员证以及未办理信息核对及相关手续的会员。协会开展寻访、核查与联络工作,要求相关失联会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相应操作。若公告期满仍未与协会取得联系并反馈信息,将被视为自动退会。
从特定语境和协会管理角度来看,电影家协会使用“失联”一词有其合理性,但从常规语义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容易引起误解之处。
• 符合特定管理定义:在电影家协会的管理语境中,“失联”被赋予了特定含义,指协会无法与会员取得有效联系、会员未能及时更新信息、未申请电子会员证以及未办理信息核对及相关手续的状态。这种定义是基于协会规范会员管理、健全会员信息档案的工作需求,是一种管理层面的专业表述,从这个角度讲使用该词是准确的。
• 便于工作开展:用“失联”一词简洁地概括了会员与协会之间失去联系、信息不畅的情况,能够明确工作指向,让协会工作人员清晰地知晓需要对哪些会员进行寻访、核查与联络,也让被涉及会员明白自己目前在协会管理体系中的状态以及需要采取的行动,有利于相关工作的高效推进。
• 常规语义差异:在日常生活中,“失联”通常指人突然失去联系,往往带有紧急、危险或意外的意味,比如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无法联系。而电影家协会的“失联”会员显然并非处于这种危险或意外状况,只是在协会管理流程中信息沟通出现了问题。所以如果不了解协会的特定定义,容易按照常规语义产生误解。
来源:风闻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