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首日预售票房破2亿:记忆不能被遗忘,真相必须被看见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5:09 3

摘要:就在今天,电影《731》正式登陆全国院线。根据专业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天13时58分,该片首日票房已突破2亿,上映首日即强势刷新十项影史纪录。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千万公众用最直白的方式宣告:我们拒绝遗忘,真相必须被看见!

“那些被抹去的声音,终将响起!”

就在今天,电影《731》正式登陆全国院线。根据专业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天13时58分,该片首日票房已突破2亿,上映首日即强势刷新十项影史纪录。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千万公众用最直白的方式宣告:我们拒绝遗忘,真相必须被看见!

影片深刻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哈尔滨平房区犯下的滔天罪行。二战期间,这支部队秘密开展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是日本策划和实施细菌战的核心机构。然而,这段人类文明史上的“至暗一页”,却遭到系统性掩盖——日方将其轻描淡写为“防疫机构”,通过销毁证据、篡改教科书等手段,试图抹去血写的罪证。

《731》,恰恰撕开了这层历史的缄默。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拍这样的历史题材,为什么要不停揭开伤疤?此前,农民日报对导演赵林山进行专访时,他给出了直击人心的答案:“比残酷实验更可怕的,是谎言。”

在导演看来,电影揭露的不仅是血腥的实验本身,更是一个由谎言堆砌的虚假世界。电影中有一个极具讽刺的设定:战俘监狱看起来整洁有序,饮食健康,甚至配备榻榻米和抽水马桶——但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让“实验样本”保持健康,从而获取更“科学”的数据。所谓“用健康换自由,以自由换共荣”,本质上是一层覆盖一层、精心编织的谎言。

可悲的是,在现实世界里,谎言至今仍在延续。导演拍摄时走访了大量史料馆和亲历者,甚至去了日本千叶,始作俑者石井四郎的家乡,当地人竟还尊称他为“阁下”。甚至近年来,日本一些政客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材,推出美化战争的电影,防卫白皮书也淡化侵略责任。在战争责任上,日本更愿意强调“战败”而非“侵略”,强调“受害”而非“加害”。这种“文化洗白”,正悄然扭曲年轻一代的认知,改写国际社会的战争记忆。也正是这一切,让导演更加坚定:这部电影,必须拍!

“挨打的人都忘记了,打人的人还需要记得吗?”赵林山在采访中的发问沉重而刺心。是的!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是一道从未愈合的民族伤痕。遗忘真相、纵容谎言,才是对历史最深的背叛。赵林山告诉农民日报,电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他希望通过电影凝聚社会力量,达成社会共识,把个体记忆、民族记忆推向更大的舞台,成为全人类的记忆。

今天,《731》票房的强势刷新,正是公众对历史真相的集体奔赴——是成千上万的观众用电影票作出回应,以凝视对抗遗忘。其实,无论是《南京照相馆》暑期档近30亿票房,还是《731》首日爆量,都显示了大家想触摸历史、理解真相的决心。历史的见证者在慢慢老去,但影像可抵岁月漫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一场观影,接力这份记忆,成为历史的守护者。

屏幕前的小伙伴们,你们会去看《731》吗?评论区说说吧。

作者:李丹迪

编辑:杜娟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农机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