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电影《731》在哈尔滨举行全球首映式。观众们观影时不时掩面、捂嘴,实在不忍心看屏幕上的画面,很多人眼泪止不住地流。
银幕上冰冷的手术器械碰撞声响起,黑暗中传来压抑的抽泣声,有人紧紧握住拳头,有人不时抹去眼角的泪水。
9月17日,电影《731》在哈尔滨举行全球首映式。观众们观影时不时掩面、捂嘴,实在不忍心看屏幕上的画面,很多人眼泪止不住地流。
这部展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的电影,选择在9月18日这个中国人必须铭记的日子公映,至今早,预售总票房已突破1.57亿。
01 历史真相的银幕呈现
电影《731》由赵林山执导,姜武、王志文、李乃文、孙茜、冯文娟等实力派演员联合出演。影片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在哈尔滨平房区开展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进行人体实验的故事。
导演赵林山为拍摄这部电影付出了巨大心血。他查阅了超百万字的珍贵文献,并走访当年的士兵,力求真实呈现历史,不歪曲、不美化。
影片中有多个展现日军暴行的场景,如受害者被强行绑在-30℃的室外进行冻伤实验,以及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惨无人道的行为。
02 首映现场的强烈反响
在哈尔滨和长春举行的首映式上,观众反应强烈。现场可见不少人掩面、捂嘴,不忍直视银幕,很多人眼泪止不住地流。
一位来自黑龙江的网友观看后表示:“尺度太大了,看的太难受了,超预期。”她认为影片不仅讲述了731部队的暴行,还有深入的内容,镜头语言和色彩运用很好,音乐也不错。
知名网络博主“冰姐扒书”的主讲人于冰看完电影后感受复杂:“很压抑,心头像堵着一块大石!”她指出整部电影看下来,其实导演的镜头非常克制,用艺术化的形式呈现当年每一个受害者所面临的状态。
03 观众难以平静的情绪
观影结束后,影厅现场久久沉浸在一种压抑痛心的氛围中。多位观众用“看得太难受了”、“几度落泪”来描述自己的观影体验。
网络达人徐帅对电影最深刻的印象是手术室中明亮的画面与受害者面临的绝望的巨大反差感,让人看着非常揪心。
一位参加首映式的观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看完电影,我内心非常的悲愤,心情也非常的沉重。”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他从小就知道七三一的残酷,但这部电影让这段历史在他眼前具象化了。
04 艺术表现与历史真实
电影《731》虽然展现了残酷的历史,但导演采用了相对克制的表现手法。镜头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血腥,而是尽力带观众感受强烈的窒息感。
影片中“你若记得,我便活过”这句话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句话表达了铭记历史的重要性,那些被抹去名字的受害者通过我们的记忆得以延续生命。
历史科普博主“冰姐”表示:“看到那些平民百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们明知道没有希望,甚至没办法再活着出去,还是要奋力抗争的那种勇气,我看到了人性的力量。”
05 电影的教育意义
选择在9月18日上映,这部电影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这一天是日本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华民族苦难的开始。
通过这部电影,更多人能够了解731部队的罪行。00后学生曹亮原本对“731”的印象比较模糊,观影后,他感受到了那种绝望和痛苦是真实存在过的。
一位退役老兵勾树臣看完电影后一直在哭,他说希望孩子们别忘记苦难,要发愤图强。许多观众也认为,这部电影的意义太宏伟,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观看。
电影选择在9月18日上映,这一天是日本侵华的开端。
影院灯亮起时,人们沉默离场,那些被抹去的名字和命运已经在观众心中获得重生。
来源:越来越好一点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