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朋友圈彻底被一部电影刷屏了——不是好莱坞大片,不是科幻巨制,而是一部让所有人看完沉默着走出影院、攥紧拳头又忍不住落泪的电影《731》。上映仅仅半天,票房直接飙到1.33亿,院线排片25.6万场全面爆满,十大纪录一夜打破!有人说,这是今年最“不敢看”又“必须
今天朋友圈彻底被一部电影刷屏了——不是好莱坞大片,不是科幻巨制,而是一部让所有人看完沉默着走出影院、攥紧拳头又忍不住落泪的电影《731》。上映仅仅半天,票房直接飙到1.33亿,院线排片25.6万场全面爆满,十大纪录一夜打破!有人说,这是今年最“不敢看”又“必须看”的电影。为什么选在9月18日9点18分开场?为什么每个影院都标注“警钟长鸣”?背后的一切,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沉重……
今天一大早,全国多个城市的影院出现久违的排队人潮。不少人发现,虽然电影《731》排片从早上9点就开始,但几乎所有人抢的都是9点18分的特殊场次。这场次不一般——票面上印着“警钟长鸣”四个大字,影院里在开场前会鸣响钟声,银幕上会浮现历史影像片段。
有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我提前半小时到影院,发现队伍已经从三楼排到了一楼。没有人喧哗,很多人默默拿着纸巾,有的穿着黑色衣服。那一刻还没进场,我就已经鼻酸。”
另一个网友写道:“我旁边坐着的是一位老人,电影放到活体实验那段时,我听见他压抑着的抽泣声。散场时,他久久没有起身。”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同时发生。据猫眼数据显示,仅首日上午,《731》就斩获1.33亿票房,创中国影史首映日总场次冠军、单片单日总场次冠军等10项重大纪录,更一口气包揽34项票房里程碑。院线经理接受采访坦言:“很多年没见到这样严肃题材的电影引发如此疯狂的抢票潮,‘警钟场’基本是秒空。”
影片选择在今天上映,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历史信号。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侵华战争的序幕。而电影特别设置9点18分开场,更是一种无声的纪念。
片方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不是商业操作,而是一种仪式感的致敬。我们希望观众在走进影院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分量。”片长125分钟,结束时接近11点23分——这个时间点也暗合历史节点,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不少影院在开场前播放简短纪录片,展示731部队遗址和幸存者访谈。有观众感慨:“电影还没开始,我就已经起鸡皮疙瘩了。”
电影《731》以平民视角展开,讲述小贩王永章等无数无辜百姓被诱骗、抓捕至731部队“特设监狱”,遭受冻伤、毒气、细菌、活体解剖等非人折磨的故事。影片中有一句台词反复出现:“配合研究,就能换自由。”但事实上,走进那里的人,无一生还。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在接受采访时沉重地说:“电影所呈现的,只是历史真相的冰山一角。真实的情况远比镜头语言更残忍。”他透露,731部队在战后被有意掩盖销毁证据,“至今仍有许多档案未被公开,许多受害者姓名无法找回。”
导演赵林山也表示,团队在拍摄前调阅了大量国内外史料、幸存者证词与审判记录:“我们不是要煽动仇恨,而是要还原一段被试图抹去的历史。如果我们再不说,以后可能就没人记得了。”
从凌晨开始,#电影731#、#731票房#、#九一八警钟长鸣#等话题持续霸占热搜。不少明星也自发转发支持,演员张译写下:“有些历史,我们必须直视。”歌手周深发文:“看完电影,我沉默了整整一个小时。”
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真实反馈:“建议每个中国人都去看”、“带孩子去看,虽然残忍但要他知道和平来之不易”、“不是煽情,是真实到窒息”……值得注意的是,许多95后、00后成为购票主力,有人留言:“以前课本上短短几行字,今天终于变成了不敢忘记的画面。”
《731》的火爆,远远超越了一部电影的意义。它不再是一场商业消费,而成为一场集体历史记忆的唤醒仪式。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清醒地走向未来——就像影院散场时那长鸣的钟声,它提醒着我们:有些黑暗,不容遗忘;有些真相,必须直面。和平来之不易,吾辈更当珍惜。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