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难发现,正负双方反馈都非常情绪化,要么大喊不看不是中国人,要么大骂烂片给一星都嫌多,这里尽量结合观众客观观影反馈,了解一下《731》首日口碑到底如何——该不该看、值不值得看、适合哪些人看。
前排好奇,各位觉得购票平台预测《731》票房13亿是否准确呢?
——从《731》9月18日正式上映第一天票房表现看,好像预测低了呢。
仅仅是上午场,还是工作日的情况下,《731》的票房涨幅就超出预测,票房占比超97%,上座率高达12%。
当然,不可避免地,随着越来越多观众观看《731》,整部片子口碑出现了波动,呈现明显两极分化趋势。
不难发现,正负双方反馈都非常情绪化,要么大喊不看不是中国人,要么大骂烂片给一星都嫌多,这里尽量结合观众客观观影反馈,了解一下《731》首日口碑到底如何——该不该看、值不值得看、适合哪些人看。
先说结论,如果对电影细节要求不高,对电影剧情要求不苛刻,并非吹毛求疵只想进电影院看10分电影,那就找机会去看一场《731》吧。
平心而论,一部电影没办法讨所有人喜欢,《731》更是题材特殊,讲述的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大肆抓捕平民进行活体实验,秘密进行细菌实验妄图扭转败局的故事。
真心建议各位在观影前了解《731》背后的真实历史,电影毕竟是艺术创作,整部电影的质量和导演水平高低息息相关,《731》导演兼编剧赵林山拍摄期间做了功课,希望尽量还原历史。
从首日观众反馈看,《731》对日本残忍展示足够到位,拍摄了日军灭绝人性实验展示,包括注入冻伤、人体切割以及活体取婴等等,有网友一边看电影一边反馈感受,开口就忍不住大骂日本人。
优点说完,接下来就到了“但是”部分,或者说“可惜”部分。
《731》展示了日军残忍,可惜导演水平稍逊,在剧情、人物塑造以及细节把控方面还是差一口气。
和《南京照相馆》类似,《731》选择从小人物视角切入讲述故事,但两部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存在本质不同。
《南京照相馆》是小人物群像,主角代表着南京市民;《731》视角主要聚焦在姜武饰演男主上,堪称全片灵魂人物,演技发挥空间极大。
一部题材特殊的电影着重刻画单一角色,多少会影响片子观感,就有观众认为姜武戏份过多,影响了其他角色的人物塑造,削弱了电影表达。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从《731》发布预告以来就存在的争议点,那就是戏中环境设置是不是太干净了。
片方其实给出过解释,强调日军让平民吃饱住好,可不是优待,而是为了人体实验准确性,他们没有把中国人当人,而是当作实验材料,这才是真正的没有人性。
不过有些质疑还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说环境干净有史料支撑,那演员打扮过于现代,就属于电影细节准备不足了。
这时候又要拿《南京照相馆》聊一聊了,《南京照相馆》导演专门找了矮个子出演日军,因为史料显示日军身高普遍比中国人矮,王传君为了《南京照相馆》减肥又增肥,就为了展示当时南京食物不足,整个人饿到浮肿。
——《731》关注了历史真相,但是缺少细节考据,只能说整个剧组不够成熟吧。
最后还是希望《731》票房大爆,作为引子,让更多人主动去了解历史。
来源:萌神木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