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谢苗在多伦多电影节的灯牌下鞠躬时,台下那十分钟的掌声里,攥着华语动作片观众憋了好些年的念想,谁能想到啊,当年《新少林五祖》里扎着冲天辫、跟李连杰对打的小屁孩,如今能靠一部《火遮眼》,把“真功夫”这三个字,又硬生生打回了大银幕。113分钟的片子,近90分钟都在
当谢苗在多伦多电影节的灯牌下鞠躬时,台下那十分钟的掌声里,攥着华语动作片观众憋了好些年的念想,谁能想到啊,当年《新少林五祖》里扎着冲天辫、跟李连杰对打的小屁孩,如今能靠一部《火遮眼》,把“真功夫”这三个字,又硬生生打回了大银幕。113分钟的片子,近90分钟都在打,没有花里胡哨的特效,没有替身上阵的糊弄,楼梯间撞碎的木板是真的,赤手空拳扛刀时指缝渗的血也是真的,每一下碰撞都带着劲,像在跟观众说:我谢苗,不是来蹭热度的。
很少有人提他这二十九年是怎么熬过来的。1993年红透半边天的时候,他说“要先读书”,转身就退出了最火的港片圈。等再回来,动作片早就变了样,特效替身堆得比真功夫还多,流量明星摆个姿势就叫“打戏”,传统武术演员的路窄得快走不通了。可他没服软,一头扎进当时还被瞧不上的网大里。拍《东北警察故事》,零下三十度往冰河水里跳,上岸冻得嘴唇发紫,也没说过一句“换替身”;演《目中无人》里的盲侠,为了找瞎眼的状态,蒙着布在胡同里走了半个月,连端碗吃饭都练得熟熟的。那些年网大没什么关注度,他的戏播了也没多少热搜,可看过的人都记着:这个谢苗,打戏是真的扎实,眼里是真的有戏。
《火遮眼》里的他,早不是只靠招式亮眼的小孩了。为了演好救女儿的小店主王伟,他提前三个月练巴西柔术,每天被教练摔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疼得半夜睡不着,第二天照样准时到场。导演谷垣健治说“要零替身”,他就真的全程自己上。最绝的是那段五分钟的长镜头打戏,从楼梯间打到仓库,拳拳到肉,刀光剑影里,他被踹倒了又爬起来,胳膊被划出血也没停。血浆溅在镜头上那一下,我隔着屏幕都觉得疼,更别说多伦多的观众了,惊呼声几乎没断过。可最戳人的不是打得多狠,是他找到女儿时的样子,抱着孩子的手在抖,眼泪没掉下来,可眼眶红得像要烧起来,不用台词,谁都能看懂那份后怕和心疼。这种把功夫和感情揉在一起的演法,既有李连杰的利落,又有成龙的烟火气,也难怪烂番茄全新鲜、IMDB飙到8.4分,外媒直接说这是“亚洲版《飓风营救》”。
现在再聊“接班”,早不是空口说白话了。成龙老了,李连杰很少拍戏,华语动作片早就缺个能扛事的人。谢苗这几年一步步走得稳:从网大的小成本戏,到《火遮眼》里跟《突袭》的印尼打星硬碰硬,再到刘德华监制的《怒火蔓延》里跟谢霆锋搭戏,每一步都靠的是真本事。B站上剪他打戏的视频,弹幕里满是“终于有人接成龙的班了”“这才是中国动作片该有的样子”,这些夸人的话,不是凭空来的,是他摔出来的伤、练出来的肌肉、磨出来的角色,一点点攒出来的。
映后采访的时候,他攥着话筒,眼眶有点红:“我怕以后没人再愿意给中国动作片投钱了。”这句话比任何一场打戏都让人动容。他没打算只当一个“打星”,反而想把功夫揉进真真切切的故事里,《火遮眼》讲拐卖儿童,《东北警察故事》写基层民警,这些贴着生活的事,让动作片不再只是拳脚的狂欢,更像一面照进现实的镜子。他笑着说“现在也能演父亲了”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不是什么“接班”,是他用二十九年的时间,把华语动作片断了的那根线,又重新接上了。
来源:综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