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8日,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沉痛记忆的日子,电影《731》将开启在全球多地的放映征程。这部影片承载的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影像化呈现,更是对一段惨绝人寰暴行的深刻揭露与铭记。
9月18日,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沉痛记忆的日子,电影《731》将开启在全球多地的放映征程。这部影片承载的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影像化呈现,更是对一段惨绝人寰暴行的深刻揭露与铭记。
1931年的这一天,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这也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此后东北三省被日军铁蹄践踏,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选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上映,无疑是对那段历史的沉重回望与深刻铭记。
影片中,731部队内部的奢靡与囚犯遭受的凄惨折磨形成了令人痛心疾首的反差。1940年,731部队军费高达1000万日元,折合成如今的货币约为15-18亿人民币,在日本陆军中待遇最为优厚。军官每日享用专业厨师精心定制的山珍海味,实验人员也能尽情畅饮高级套餐与啤酒,生活奢华至极。
然而,就在这看似“文明”的背后,却是数以千计的中国百姓在无尽黑暗中承受着非人的折磨。他们被当作活体实验品,成为细菌研究、冻伤测试、毒气实验的牺牲品。一边是醉生梦死的酒肉声色,一边是惨无人道的残忍虐杀,日军在侵略过程中丧失人性的疯狂行径暴露无遗。
俗话说“杀生不虐杀”,但731部队所进行的根本不能称之为战争,而是惨绝人寰的活体实验。其恶劣程度远远超过了日本侵华战争本身带来的灾难,是完全不同层面的反人类暴行。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每一项都挑战着人类道德与伦理的底线。
731部队原少年队员筱土冢良雄曾供述,为测试细菌毒性、筛选高毒力菌株,他们将活人当作试验材料,进行解剖观察。
细菌实验也是731部队的“日常工作”。为了研究细菌对不同人群的效果,连手无寸铁的孩子、孕妇都未能幸免,无数孩子因此丧命,幸存者也多半残疾或畸形。
731部队的种种罪行,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是对人性的践踏。这些历史伤痛不应被遗忘,更不容被否认和美化,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必须铭记历史,防止悲剧重演。
今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9月3日,盛大的阅兵仪式向世界彰显了国家的强大,也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铭记。而紧接着,明日起开启全球多地放映的《731》,无疑成为又一重大国民级事件。它早已超越了普通电影的范畴,更像是配合国家重大斗争的有力工具,不能单纯以“电影”的维度来评判。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大阅兵精神的延续,时刻提醒着我们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捍卫历史真相的坚定决心。
在民众的热切关注与期待中,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三大央媒发声,力挺电影《731》的全球上映。《731》的上映是对历史的尊重,每一个画面,每一段情节,都是对那段黑暗历史的有力诉说,它承载着无数先烈的血泪与抗争,是我们民族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电影《731》的全球上映,不仅仅是一部影片的公映,更是一场捍卫历史真相的行动。它承载着无数受害者的血泪与冤屈,承载着中华民族那段沉重的历史记忆。
9月18日,让我们走进电影院,用行动告诉世界,历史不容篡改,真相不可磨灭。每一个走进影院的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都是捍卫真相的勇士,因为,我们肩负着对历史的责任,更肩负着对未来的承诺。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