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下午,哈尔滨哈东万达影城IMAX GT厅内,电影《731》全球首映式现场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凝重。当影片结束,字幕缓缓上升,现场观众久久无法平复心情,许多人不停抹泪,掌声经久不息。
当影院灯光亮起,掌声雷动不息,无数观众脸上泪痕未干。导演赵林山转身拭去泪水,声音哽咽:“无论如何,林山对得起他们。”
9月17日下午,哈尔滨哈东万达影城IMAX GT厅内,电影《731》全球首映式现场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凝重。当影片结束,字幕缓缓上升,现场观众久久无法平复心情,许多人不停抹泪,掌声经久不息。
导演赵林山在路演活动中难以抑制激动的情绪,背过身用手抹去眼泪:“我今天无比地激动,不知道为什么止不住地流泪。当731三个字在大荧幕上亮起的时候,我想对他们说,首映式必须在哈尔滨,对那些逝去的人是一种告慰。”
《731》全球首映式选择在哈尔滨举行,有着深远的意义。二战期间,这支日本细菌战部队以哈尔滨为大本营实施了严重的反人类暴行。
导演赵林山在发言时泣不成声地说:“无论如何,林山对得起他们。”他的泪水不仅是对影片完成的欣慰,更是对历史责任的担当。
主演孙茜接受采访时声音哽咽:“我不是在演一个角色,而是和她一起活,而在那一刻和她一起死去的人,她们在89年前都是鲜活的生命,有家,有妈妈,有孩子,可他们的生命,就像电影最后的一行字一样,无人生还。”
电影《731》以平民视角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反人类暴行:小贩王永章等人被强行抓进731部队“特设监獄”,受侵华日军以“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的虚伪承诺欺骗,遭受冻伤实验、毒气实验、活体解剖等极端折磨。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指出:“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展现得还要残酷。”731部队的罪行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在战时处于绝密,战后被极力掩盖,许多史实至今仍未完全披露。
据统计,1940年至1945年间,至少有3000名来自中国、苏联、朝鲜等国家的民众被当作“活体实验材料”。如今,731部队遗址群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
《731》不是当年那部《黑太阳731》的翻拍,从最初筹备到上映历时近10年。导演赵林山用了大量时间做准备工作和资料收集,摄制团队参考了大量真实史料。
与之前的版本相比,《731》在制作上更加精良。电影技术日益成熟,特效化妆也更加先进,“人体细菌实验”部分更加真实、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影片的创作方向绝不是强化电影的猎奇性或向观众传递娱乐性,而是以还原历史为己任,电影的拍摄地都选在了当年的战争遗址。
《731》上映前已在中国引起极高关注。截至17日零时,“猫眼电影”数据显示,“想看”人数已达450.4万,预售总票房1.08亿元,首日排片达21.7万场。
截至发稿,电影9月18日的预售,排片占比高达68.6%,票房占比暂时达到98.7%,打破国产电影纪录;首日预排场次超过23.8万场,也创下国产电影首日场次纪录。
国内多地影院的排片表显示,《731》首场放映时间定在了当天上午9点18分,并注有“警钟长鸣”的标识。这一精心安排的时间点,寓意铭记九一八事变,警示世人牢记历史。
电影《731》将于9月18日起在全国公映。当天,是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九一八”事变94周年。
影片还将在全球多地上映。9月18日当天,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上映;19日,在美国、加拿大上映。这让血色记忆成为全人类的警示,让和平的信念在全球回响。
导演赵林山表示:“就让影像化作历史的证据,让我们这个影院化作正义的法庭。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审判者,希望9月18日起我们为正义开庭。”
观看《731》,在“九一八”前夕,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对历史的遗忘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可能为历史悲剧的重演打开大门。
这部电影不是要播种仇恨,而是要收获智慧,它以血色记忆敲响和平钟声,让每一代人都能深深牢记:从“九一八”到“731”,历史的教训必须铭记,和平的价值值得守护。
影片所展现的不仅是日军的暴行,更是中国人民在苦难中展现的顽强精神。面对极端的非人对待,受害者依然在黑暗中坚守人性的微光。
首映式结束后,观众们缓缓离开影院,表情凝重。有人红肿着眼睛,有人还在轻轻拭去面颊上的泪水。
一位80后观众感慨:“没有一个电影能这么真实的反映战争的残酷。80年前就发生在身边,没人可以忘记,也不能忘记。”
影院外,哈尔滨的天空下,9月的风吹过这座见证历史的城市。电影《731》的全球上映让这段血色记忆成为全人类的警示,让和平的信念在全球回响。
来源:象棋张三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