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办的“海上电影论坛”——《坪石先生》电影展映暨映后交流活动9月15日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此次活动以“读书人的抗战”为主题,特邀影片导演甘小二,监制、主演王宏伟与沪上电影人共同交流这部当下难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办的“海上电影论坛”——《坪石先生》电影展映暨映后交流活动9月15日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此次活动以“读书人的抗战”为主题,特邀影片导演甘小二,监制、主演王宏伟与沪上电影人共同交流这部当下难得的创作。上海影协主席郑大圣说:“终于在这个片子里看到中国电影创作描写了久违的‘士’的精神。”
《坪石先生》以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华南院校西迁粤北坪石坚持办学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聚焦于中国现代数学教育奠基人、天文学家、文学家黄际遇,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工程测量学家卫梓松等30余位教育先贤,如何直面生存与使命的撕扯。影片以“读书人的抗战”为叙事主线,呈现抗战时代背景下每一个知识分子的血肉与风骨,刻画他们如何在日军轰炸与物资匮乏中“以笔为枪、以书为盾”,在战火纷飞中守着课堂、护着书本、保护学生,赓续中华文脉。
《坪石先生》
区别于传统抗战题材影片,《坪石先生》并未直接描绘战场,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另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文化的防线。郑大圣形容,它是一部静水流深的影片,以中国式的电影语言讲述中国读书人的抗战故事,非常独特。上海影评学会会长刘海波则觉得,影片科普了中山大学在抗战时期的搬迁历史,为他填补了知识上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一部中山大学投资拍摄的“校史片”。导演甘小二介绍,选择这一题材,除了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也因为受黄际遇这一传奇先贤的感召。他不仅学贯中西,还是围棋国手,当过校足球队队长,还会剑道和马术,用一句现代人的话来说,是一位“六边形战士”。
《坪石先生》
电影中,谢君豪对黄际遇的塑造被现场影评人点赞。上戏电影学院教授黄望莉认为,谢君豪在片中演得很克制,尽量体现出书生气和普通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让观众感受到学者的力量。影片的美术和空间设计同样让她印象深刻,“我特别喜欢他们逃出后穿过一个小牌楼走在小道上的戏,回身一听,都是爆炸的声音,那场戏让我看到了岭南空间独特而又属于中国特色的地方。”
甘小二介绍,坪石位于湖南的最南部和广东的最北部交接的地方,今天如果坐高铁走京广线过去,会穿过很多个山洞隧道,当地有一些“过山瑶”,电影中的那些挑夫们很多都是过山瑶的兄弟。当地口音复杂,会讲广东话、客家话、西南官话,还有坪石土话,基本上是混合着说,在影片中也有体现。影片实景拍摄,以还原粤北古镇。影片美术指导邓益民介绍,片中的美术设计也参与到导演叙事中,比如黄教授的家、学生宿舍包括校本部的空间都是四面墙,比喻一个人的困境,学校则建在江边,在那个时代更像一个理想国式的存在。
上海影协常务理事朱枫认为,《坪石先生》是一部有余味的电影,让他想起两部40年前的电影,吴贻弓的《流亡大学》和张泽鸣的《绝响》,“它不光是读书人的电影,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电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建强认为,影片的一头一尾处理得非常好,“开头几分钟时间把整个大环境介绍得一清二楚,最后的那个背影令人遐想无限。”
在当年读书人心中,追寻“道”的本身比什么都重要。影片中,教授们在简陋的棚屋里传道授业,学生们在松油火把下仔细誊抄讲义。日军进逼坪石、中山大学紧急撤离一幕,在师生一片匆忙中,黄际遇和叶述武等教授仍在黑板前专注演算,正是这一份“在硝烟里演算”的执着与坚守,对学术的孜孜追求,体现了“知识救国”的信仰。
导演崔轶的处女作电影《笛声何处》同样由谢君豪主演,“他也是真正教我拍电影的老师”。他对片中黄际遇的第一句话“学生最重要”“青年人最重要”感触很深,正如片中知识分子守护中国文脉,当下电影人同样要守护电影文脉,“当下电影正受到短剧、新媒体、短视频的冲击,我们要保存中国电影气象和中国电影学派的文脉,好的电影给人余味。”
影片镜头如诗如画,烟雨岭南、雪漫前路、书生背负典籍前行,黄际遇雨中撑伞远眺、以梅枝作画等场面,在战争背景下显得弥足珍贵。资深影评人孙孟晋觉得,在当下表现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电影里面,能够有《坪石先生》这样气质的影片非常不容易,影片主创从保存文脉的角度来展现救国,来反映一个时代也难能可贵。让上戏电影学院教授万传法最受感动的是影片整体透露的人文气质,“影片把人文气质表现出来,忧郁而不凄婉,沉静又有热血。”来自上戏戏文系的顾振辉已经看了两遍电影,发现每次影院中都有啜泣声,这说明电影动人至深,让人从中理解到文明存续、文脉存续的重要性。“明天这个电影也会到上戏展映,期待跟上戏的师生们有更深入的交流。”
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深入交流让影片主创感动。影片监制王宏伟在片中出演了卫梓松这个角色,他向上海文联、上海影协、影评学会的支持表达谢意,“目前影片排片不算理想,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全国最大的两个票仓,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文人群像电影,我们用心了,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