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平时看电影最激动的事情是什么?对于林家乐而言,最激动的事情就是将人家的电影海报“剽”回家去。
少年时的林家乐
你平时看电影最激动的事情是什么?对于林家乐而言,最激动的事情就是将人家的电影海报“剽”回家去。
没错,林家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收集电影海报,为此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灰绿色的圆筒,看起来普普通通,像是装图纸用的。
图源网络
朋友们总是好奇他为什么要带着这个东西,而林家乐的回答永远是那句话:万一碰到海报呢?
哪有人整天想着能在街上碰到电影海报的?可林家乐这一收集就坚持了30多年。
要说林家乐跟电影海报的缘分,得从他很小的时候说起。
那会儿他还是个小不点,住在香港慈云山,家附近有间万年戏院,大人们隔三差五就带他去,那时候看电影可是件大事,全家老小都去,热热闹闹的。
图源网络
有天晚上,家人带他去看午夜场的《A计划》,成龙在银幕上飞檐走壁,小家伙看得两眼发光。
那时候的电影院在他眼里就像座城堡,门口贴的海报特别大,画得也特别有意思。
不像现在的海报都是照片,那会儿全是手绘的,一笔一画勾出来的人物,看着跟卡通似的,他常常站在海报前面发呆,脖子仰得老高,看得入了迷。
等到上了初中,林家乐开始有了自己喜欢的明星,叶蕴仪算一个,长得漂亮,演技也好。
图源网络
有天深夜,他走在街上,突然看见路边贴着张《卫斯理之老猫》的海报,海报上,叶蕴仪几乎占了整个画面,眉头微微皱着,左肩上趴着只黑猫,看着特别有感觉。
林家乐停下脚步,他想把这张海报弄回家,可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说已经是深夜了,街上还是有人来人往的。
他站在海报前面装作看风景,等没人了,赶紧伸手去掀胶布,刚掀开一角,远处又有脚步声传来,他立马把手缩回去,继续装路人。
图源网络
就这么折腾了三四个小时,整张海报就用六块胶布贴着,可他愣是弄了大半夜才撕下来,等他抱着海报往家走的时候,末班地铁早没了。
他只好走路回家,这是他收藏的第一张海报,从那以后,他开始留意街上的各种电影海报。
而真正让林家乐下决心收藏海报,是因为在图书馆看到的一本书——《香港电影海报选录》。
翻开书页,里面介绍的都是1950年代到1990年代的香港电影海报,每张海报都有故事,有设计理念,有时代背景。
图源网络
他这才知道,原来海报不只是宣传品,还是艺术品,书里提到的很多电影他都看过,也喜欢。
1990年代的香港,电影宣传还挺讲究的,每逢周六,电影公司会雇人在街头、银行门口贴海报。
有时候林家乐会守在电影院门口,等工作人员换海报,旧的海报一扔进垃圾桶,他就赶紧捡出来。
有些海报皱巴巴的,有些沾了灰,他都不嫌弃,小心翼翼地卷起来带回家。
图源网络
那时候流行租录影带,影视店也会贴些海报做宣传,有些店门口会放个桶,里面装着卷起来的海报,几块港币一张,林家乐经常去淘,有时候一买就是好几张。
至于收藏海报这事,很多时候真的看缘分,有一年,林家乐和朋友去长洲露营。
路过一家影视店,他无意中瞥见店里有面墙被货架挡着,墙上隐约露出几张旧海报的边角,他眼尖,一下子看到“警察”两个字,猜到这大概是《小小小警察》的海报。
图源网络
他鼓起勇气询问老板这些海报是否出售,老板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走过去把货架挪开,将海报撕下来递给了他,表示这是送给他的。
林家乐愣了一下,赶紧道谢,那种感觉,就像中了彩票一样。
还有一次更神奇,1997年,他去荃湾的龙华戏院看海报,顺口问工作人员能不能把不要的海报留给他。
这话恰好被旁边小食部的老板娘听见了,几个月后,林家乐再去那家影院,老板娘叫住他,告诉他自己为他留了很多海报。
原来这几个月,老板娘一直帮他收集影院不要的海报,林家乐打开一看,好家伙,不光有近几个月的,还有前几年的,他的收藏一下子丰富了起来。
林家乐形容这种感觉就像一件曾经拥有过的东西,忽然之间又出现在面前,特别奇妙,而收集电影海报的经历当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收藏海报三十多年,林家乐碰到过各种有意思的事。
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存放问题,刚开始收藏那会儿,家里地方小,海报只能卷起来塞抽屉。
图源网络
有段时间,他试过把海报压在床褥下面,想着这样能压平,结果过了些日子拿出来一看,因为床褥老是移动,海报反而多了很多折痕,还发黄了。
后来他学聪明了,观察到电影公司的人会把两摞海报交叉叠放,既省地方又不会有折痕,他也照着做,买了几个大塑料箱专门放海报。
林家乐说得很认真,存放之前得看天气,下雨天不行,太潮,得等天晴了,湿度低的时候再装箱。有时候还得开空调除湿。
图源网络
即便这么小心,有些老海报还是没法恢复如新,特别是1970、80年代的海报,当时为了省钱,用的纸都特别薄。
贴在街上的时候,工人拿着大刷子,蘸上白胶浆就往墙上糊,撕下来的时候,背面全是胶,有的地方还破了。
林家乐倒是看得开,他说,如果海报回来已经七老八十了,怎么能让它变回十八岁呢?他能做的只是让它不要再继续烂下去。
图源网络
他收藏的《食神》海报上有好几个钉洞,那是从电影院墙上取下来时留下的,《小小小警察》上有虫蛀的痕迹,还有撕不干净的胶布印。
林家乐认为,这些痕迹都是海报们的经历,证明它们真的做过电影宣传,跟观众打过照面,他喜欢这种有故事的感觉。
有人就不理解了,花这么多心思收藏海报,到底图什么?
图源网络
林家乐说这就像拼图,一张海报在你面前可能不起眼,但所有海报放在一起,就能看到香港电影七十年的变化。
每张海报都是一块拼图,拼起来才知道全貌是什么样的。
如今,林家乐已经收藏了几千张海报,从1951年的《人之初》到最近的《九龙城寨之围城》,跨越了七十多年。
他最大的心愿,是有朝一日能办个展览,让这些海报“重新发光发亮”。
图源网络
林家乐说,很多人不知道,当年一张好看的海报真的会吸引大家进电影院的,现在都是电子宣传了,实体海报越来越少。
他希望通过展览,让年轻人看看以前的电影是怎么宣传的,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
来源:不可史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