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贝加尔湖的冰天雪地到横店影视城的恢宏场景,《红丝绸》卷起谍战风暴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07:57 2

摘要:一辆列车穿行在西伯利亚雪原上,女特工、沙皇残党、苏联密探、国民党暗线、日本间谍等12位身份不明的乘客相继登车,同盟、敌对、隐藏、背叛……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又反转不断,围绕一份重要情报明争暗斗,较量一触即发。9月6日,中俄合拍谍战大片《红丝绸》正式上映,硬核烧脑的

从贝加尔湖的冰天雪地到横店影视城的恢宏场景,制作团队调动中俄影视资源完成拍摄——

《红丝绸》卷起谍战风暴

一辆列车穿行在西伯利亚雪原上,女特工、沙皇残党、苏联密探、国民党暗线、日本间谍等12位身份不明的乘客相继登车,同盟、敌对、隐藏、背叛……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又反转不断,围绕一份重要情报明争暗斗,较量一触即发。9月6日,中俄合拍谍战大片《红丝绸》正式上映,硬核烧脑的风格为影坛吹来一股新风。

电影《红丝绸》海报。

影片由俄罗斯导演安德烈·沃金执导,米洛斯·比柯维奇、叶莲娜·波德卡明斯卡娅、格列布·卡柳日尼、郑涵艺、杨子骅、黄淏楠等主演。影片的拍摄横跨中俄两国。从贝加尔湖的冰天雪地到横店影视城的恢宏场景,制作团队调动两国的影视资源完成了紧张的拍摄。无论是密闭车厢里的肉搏战还是雪原上的枪战戏都拍得真实震撼,观众感觉像坐进了气氛诡谲的谍战车厢。

8月底在青岛举行的“上合组织国家优秀影视作品展映周”开幕式上,《红丝绸》总制片人瓦迪姆·比尔金携制片人杨阳,演员斯韦特拉娜·丘伊金娜、郑涵艺,主题曲原唱阿廖娜·斯维里多娃与青岛影迷一起欣赏了这部电影。在放映前夕,影片主创接受了记者采访。片方表示:2025年正值中俄建交76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丝绸》从立意到呈现都非常应景。

王 雷 摄

2025年2月20日,该片在俄罗斯上映,不仅斩获票房佳绩,更被媒体盛赞:“为合拍电影铺开丝绸之路,将带领全球观众踏上一场不可思议的银幕冒险。”作为“上合组织国家优秀影视作品展映周”开幕影片,《红丝绸》为合拍电影的创新呈现带来了全新思路。

谍战大片,探索合拍之路

记者:想问一下导演,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红丝绸》的大概故事?

安德烈·沃金:简单地说,这是两个半小时的悬疑谍战片,主要的故事是一列火车上有一个凶手,然后大家要找到他,现场每一个人都有嫌疑。但这不是一部简单的悬疑电影,它里面还有打斗,有喜剧元素,有紧张气氛,是一部情节非常丰富的电影。

记者:这部电影为什么以《红丝绸》作为片名?我们在片中看到多次出现过红色旗帜、红色围巾。

安德烈·沃金: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制片人瓦迪姆,是他提出这个名字。《红丝绸》这个名字对于俄罗斯的观众来讲直接代表中国:红色是爱情的颜色、胜利的颜色,“丝绸”是丝绸之路的代表。《红丝绸》将所有的角色联结在一起,所有人为了它而战斗。《红丝绸》的故事本身就像一个谜,充满悬念。我想把这种类型的电影拍好,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它。

记者:作为《红丝绸》的女主角,请问郑涵艺如何看待王琳这个角色在片中的成长线?在拍摄过程当中有哪些难忘的细节?

郑涵艺:王琳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成长型角色,一开始比较浅层化;后续,她不断成长,在挫折中不断进化蜕变,最后成为一位真正的战士。这个角色对我来说非常复杂,而且充满戏剧性。

中俄演员的表演方式具有差异,而且,一开始的差异还挺明显。我们在语言沟通方面会有一些障碍,我有时不明白剧本中的一些俄式幽默,导演就会非常细心地解释,因为我必须要理解这个幽默才能继续进入角色。在剧组拍摄的时候,俄方演员已经会说很多中文,我们中方演员也会说很多俄语。大家相处在一起互相get到对方的点,这是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地方。

记者:《红丝绸》是一部中俄合拍电影,从立项到启动以及合拍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经验可以为后续合拍片提供借鉴?

瓦迪姆·比尔金:我们在拍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问题。比如法律的问题,中俄合拍片要申请各种证件、许可证。最重要的建议是:不要在翻译的身上省钱。因为翻译会保持影片的拍摄流畅。我们从《红丝绸》中可以看到两国电影人合作的结果,这也证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由“红”而“黑”,续写影业合作

记者:《红丝绸》这部电影在横店配备了巨型布景摄影棚,为影片搭建了上世纪20年代的城市实景,对于演员来说,在如此宏大的实景中表演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米洛斯·比柯维奇:演员一部分的工作就是要想象你的拍摄条件,包括角色定位、你是谁、你在哪儿,你要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面……在现实生活中,上世纪20年代的环境已经基本没有了。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看到实景后十分惊讶:中国电影人怎么能做到还原这样的实景呢?通过拍摄这部电影,我更想了解中国,更想了解中国文化。

记者:请问瓦迪姆先生,作为这部电影的总制片人和总策划,您如何看待《红丝绸》这部电影在中俄影视合作中的意义,它怎么样体现两国在文化层面的一个深度交流?

瓦迪姆·比尔金:我们一开始是紧张的,因为中国对我们来讲是陌生的地方。一起合拍影片就像尝试一个新鲜的果子。果子看上去非常漂亮,但是你没有尝试它的时候,你不知道它好吃还是不好吃。我们现在已经尝试过它,所以,我们想再吃一次。我们已经开始下一部电影《黑丝绸》的创作,中国观众会更加喜欢。当然,这并不简单,因为《红丝绸》的水平已经很高。

关于中俄合拍片,现在不少中国公司已经联系我们,想跟我们一起拍,也有一些俄罗斯公司跟着我们的路线想再走一遍,拍摄他们的合拍片。我们非常幸运地找到了中国的合作伙伴,希望其他俄罗斯电影公司在中国也会找到好的合作伙伴。

记者:对于导演来说,您认为在《红丝绸》拍摄过程中最难拍的是哪场戏?

安德烈·沃金:我们的电影里边有很多复杂的场景。比如,他们跟土匪干仗的那场戏,在电影里占据了15分钟的时间,这一场戏有完整的、独立的故事,不仅是一场打斗戏。它的场景在俄罗斯没有先例,没有电影会搭建那么大的一个景,就为了这场戏还把整个场景最终毁掉了。

极限温差,直面冰火淬炼

记者:《红丝绸》中有很多精彩的动作戏,像是在贝加尔湖面上,安德烈与王琳追逐火车这一幕戏令人叹为观止,导演能否介绍一下拍摄的幕后故事?

安德烈·沃金:其实,所有的特效戏都可以通过绿幕拍摄。使用绿幕对于剧组和演员来讲是非常舒服的,但我特别想去贝加尔湖实拍。那个时候零下40℃,吹着特别大的风,整个剧组需要在冰面上拍摄,包括演员们要生活在那里——不只是要演戏,而是要生活在那里,贝加尔湖是十分迷人的一个地方。我们希望观众会特别喜欢湖面上这场戏,会一直讨论它。

在拍摄过程中,一部分戏放在零下40℃的贝加尔湖拍摄,而换景的时候,我们来到横店,这里则是零上42℃,米洛斯要穿着特别厚的衣服演戏,他的4件衬衫全湿透了。

记者:郑涵艺也经历了从贝加尔湖到横店的七八十度的温差吗?

郑涵艺:可以说,我参与了整部电影的全程拍摄。从贝加尔湖到横店,我感受到了冰雪的寒冷,还有横店三伏天的炎热。贝加尔湖非常美,非常干净,让我内心感到平静,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紧张,因为你需要去考虑如何合作,如何去演好你这个角色。俄方的老师们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他们会考虑我是不是感冒了,身体要保暖,还有吃得要好。因为天气冷,所以吃得比较丰盛。我们在那儿待了7天,举行了俄罗斯的传统开机仪式,很有趣。因为风大,我们就围成一个圈,大家手拉着手一起摔一个盘子,盘子上面刻着《红丝绸》片名,他们个头高大,把我抓得很紧,因为害怕我被风吹走,这是特别有趣的一个过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青岛日报2025年9月15日8版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