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1年,李翰祥创作生涯末期,彼时作为风月片大导的他,明显表现出力不从心。
1991年,李翰祥创作生涯末期,彼时作为风月片大导的他,明显表现出力不从心。
具体表现是,频繁在新片中套用陈旧桥段,甚至生搬硬套早年的段子。
而一个更有利的证明是,李翰祥此一阶段的风月片,彻底失去嬉笑怒骂讽刺批判,强调纯粹直接的感官刺激。
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便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电影《竹夫人》。
上映于1991年的《竹夫人》,基本是公认的李翰祥创作生涯末期,一个明显的质量节点。
和李翰祥以往作品相比,这部影片的问题非常多。
首先是选角上,《竹夫人》男主角是单立文。
单立文给观众最熟悉的荧幕形象,无疑是西门庆,他本人还被称为“西门庆本人”,相当传神。
拥有如此观众缘的人,单立文去演风月片,简直再合适也没有了。
的确,仅从人物造型上说,《竹夫人》里的单立文,一脸络腮胡的样子,相当俊俏。
可以这么说,在荧幕络腮胡铁汉里,单立文或许排名不上。
但论那种藏不住的艺术气质,或许整个络腮胡界,无人能出其左右。
无疑,单立文是位非常有魅力的演员。
可以说他戏路窄,只能演一些猥琐男、变态等。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但凡看过单立文的戏,必定对角色有极其深刻的印象。
比如:《赌侠》里的侯赛因,《城市猎人》里的表哥大脚板。
能和刘德华、周星驰、成龙、邱淑贞、王祖贤等人同台飙戏。
并且是在配角的情况下,仍表现出角色锋芒,给观众深刻的印象,单立文确实有两把刷子。
可就是单立文这样特质出衷的演员,到了《竹夫人》一片中,成了个永动机。
单立文能演出西门庆贪婪无耻的一面,到了擅长嬉笑怒骂的李翰祥手里,却成了个纯粹的工具。
通篇故事中,单立文毫无表演空间,倒像个道具一样。
只能默默杵在原地候命,随时随地等待导演召唤,像匹片场刷着的种马一样。
浪费如此优秀的演员,实在不应该。
只能说,单立文像个永动机,可惜李翰祥宝刀已老,隔靴搔痒《竹夫人》
除了演员方面,在题材选择上,《竹夫人》可以说没有什么值得讨论议题。
剧情方面,通篇都是李翰祥对自己过去作品的翻拍。
也就是说,李翰祥翻拍了自己的作品。
不同于今天的“重置版”概念,最低要求也会进行画质和适应性调整。
翻拍自己作品的《竹夫人》,甚至连最起码的剧情都很敷衍。
故事基本是将过去电影里的段子,再拿到本片里重现一遍,都不管场景是否适合。
《竹夫人》的故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瓷器店》。
讲述了年事已高的瓷器店老板,面对如花似玉正当青春的妻子,不复当年威武,对夫妻之事有心无力,敷衍了事。
可妻子正值青春年少,哪里熬得住,偷偷摸摸成全了隔壁铁匠。
两人常常趁夜深人静时,在隔壁卧室中悄悄私会。
发展到后来,他们难掩对彼此的爱慕,导致事情败露。
《竹夫人》故事的第二部分,姑且称之为《小丈夫》。
讲述了年轻貌美的女孩,万般无奈下嫁给年仅8岁的小丈夫,封建陋习让新娘十分痛苦。
此时,女孩昔日的情郎偷偷找来,两人再续前缘。
频繁接触下,他们情到浓时越发胆大,直接绑架了小丈夫作人质。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神秘的竹夫人出现在了他们的生活中,故事的发展变不可捉摸。
从简述上可以看出,《竹夫人》是李翰祥把他早年的《风月奇谭》,又重新拍了一遍。
《风月奇谭》有三个故事舍,李翰祥弃掉最后一个,也是最有趣的一个。
然后将另外两个故事简单加工,于是就有了这部《竹夫人》。
只是《竹夫人》最终呈现出的品质,实在难已让人满意。
来源:犀利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