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不是在拍电影!

快播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4 03:32 2

摘要:邹韬奋、茅盾夫妇等20多人扮成“难民”逃离香港,交通员李锦荣带领他们到铜锣湾避风塘渡口。新华网 刘怡然 摄

一场营救

成功逆转了几百人的命运

身处绝境

一个少年

成功挽救了美国飞虎队队员的生命

……

这不是在拍电影

而是一段真实发生的历史故事

究竟是谁

能够一次次完成

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极限任务”?

带着疑问

我们来到了深圳市龙华区白石龙村

也走近了一支堪称传奇的队伍

——东江纵队

1

生死营救

如今的白石龙村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一派繁华的景象

而在80多年前

这里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东江纵队前身)的驻地之一

也是茅盾、邹韬奋等

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

从香港摆脱日军搜捕后到达的第一站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供图)

1941年12月

香港沦陷

滞留在香港的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

遭到了日军疯狂搜捕

生死关头

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

连发数封急电

要求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

负责人廖承志等人

想尽一切办法做好营救工作

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新华网 刘怡然 摄

关键时刻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临危受命

为了能最大程度上保护好每个人

队员们在最短时间内成功打通了

3条水路和1条陆路交通线

4条撤离路线。动图截取自新华网视频《重访抗战地标|威震东江·秘密大营救》

一个漆黑的夜晚

茅盾夫妇等人

换上广东人常穿的“唐装”

沿着唯一一条陆路交通线

开启了撤离之路

在交通员李锦荣的帮助下

他们挎着小包袱

扮成“难民”登上停靠在避风塘的驳船

在九龙成功上岸后

又马不停蹄地

翻越大帽山

过落马洲

渡深圳河

……

经过几天几夜艰难跋涉

最终成功到达白石龙村

邹韬奋、茅盾夫妇等20多人扮成“难民”逃离香港,交通员李锦荣带领他们到铜锣湾避风塘渡口。新华网 刘怡然 摄

何香凝、柳亚子等人的

水上逃亡之路

则更加惊险

因为日军强行拆除了

所有香港船只的马达

他们只能依靠海风艰难前行

更糟糕的是

在经过大鹏湾时

又遭遇了土匪抢劫

弹尽粮绝之际

游击队员的巡逻船

偶然间发现了他们

众人得以成功获救

何香凝在广东安全登岸后创作了一首诗:“水尽粮空渡海丰,敢将勇气抗时穷,时穷见节吾侪责,即死还留后世风”。新华网 刘怡然 摄

就这样

东江纵队用“蚂蚁搬家”的方式

不仅成功营救了范长江、夏衍

梁漱溟、丁聪、蔡楚生等数百人

还创造了

无一人牺牲和被捕的奇迹

就在这场被茅盾称为

“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

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结束后不久

又一次成功的救援行动

让这支队伍声名鹊起

2

虎口脱险

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里

陈列着一组珍贵的漫画

是在东江纵队帮助下

成功获救的

美国飞虎队队员克尔中尉

亲自绘制的脱险过程漫画

纪念馆内的

一处场景复原地

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内的营救克尔中尉复原场景。新华网刘怡然摄

1944年2月

克尔中尉在香港启德机场上空

执行轰炸任务时

不幸被日军炮火击中

他紧急跳伞逃生

降落在了九龙观音山一带

危急时刻

年仅14岁的小交通员李石

发现了惊魂未定的克尔

虽然语言不通

但这位小交通员

临危不乱

展现出惊人的沉着与冷静

他一直比划着

带着克尔一路小跑

向安全地带转移

待克尔藏匿在

一个极为隐蔽的山洞后

李石随即向上级汇报了情况

当年参与营救克尔中尉的港九大队战士李石(左)、李兆华(右)。新华网 刘怡然 摄

在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掩护下

克尔成功躲避了日军

持续半个多月的搜捕

安全回到了

美军在桂林的空军基地

图左为克尔中尉。(广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供图)

此后

东江纵队又凭借着非凡的能力

陆续营救了

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几名飞行员

和美国第三舰队一名飞行员

这是被营救的伊根中尉送给游击队的指南针和在东江纵队第三支队队长彭沃笔记本上的签名。新华网 刘怡然 摄

这支队伍的出色表现

引起了美军的注意

双方随后展开了情报合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加大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

东江纵队遵照中共中央指示

与盟军密切合作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作出了重大贡献

3

山河如愿

从1938年到抗战胜利前

东江纵队不断发展壮大

在华南敌后浴血奋战

立下了卓著功勋

据不完全统计

在抗战期间

东江纵队共作战1400余次

歼灭日伪军9000余人

有25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东江纵队抗战老兵罗竞辉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动图截取自新华网视频《重访抗战地标|威震东江·秘密大营救》

90多岁高龄的老战士罗竞辉

曾是东江纵队

港九独立大队的一员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

如愿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礼

回忆起观礼的场景

老人的眼中

闪烁着动人的光彩

“我们不能忘记以前牺牲的烈士

要把我们革命的精神

爱国的情怀

继续一代代传下去”

抗战老兵罗竞辉。动图截取自新华网视频《重访抗战地标|威震东江·秘密大营救》

英雄不朽

浩气长存

吾辈当自强!

来源:蒋小成的日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