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集结了中、意、英、法四国资金,是当时罕见的高规格跨国合拍项目。为获得故宫拍摄权限,贝托鲁奇团队与中国相关部门沟通近2年,最终达成协议——成为首部全程在故宫(部分核心区域)实景拍摄的西方电影,打破了此前故宫“不允许商业电影
1987年电影《末代皇帝》是首部获准进入故宫实景拍摄的西方电影,其拍摄背后融合了跨国合作、历史还原与艺术创新。
影片由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集结了中、意、英、法四国资金,是当时罕见的高规格跨国合拍项目。为获得故宫拍摄权限,贝托鲁奇团队与中国相关部门沟通近2年,最终达成协议——成为首部全程在故宫(部分核心区域)实景拍摄的西方电影,打破了此前故宫“不允许商业电影大规模取景”的惯例。
中方团队深度参与制作,上影厂提供技术支持,演员陈凯歌(客串侍卫长)、英若诚(饰演监狱长,同时担任中方制片主任)等加入,保障了历史细节与东方文化表达的准确性。
剧组在故宫拍摄近3个月,为避免影响文物,所有拍摄设备需人工搬运(禁止使用机械车辆),灯光布置也需严格控制亮度与温度;部分无法实景拍摄的场景(如太和殿内部),则在意大利罗马搭建1:1复刻布景,仅太和殿模型就耗费6个月制作,地砖、龙椅细节均参照史料还原。
溥仪的龙袍由苏州绣娘手工缝制,共用200多块绸缎、耗时3个月;影片中出现的“溥仪自行车”“伪满皇宫家具”等道具,均依据故宫馆藏文物或历史照片复刻,甚至连角色的眼镜款式都与溥仪真实佩戴的一致。
美籍华裔演员尊龙为贴合溥仪“从皇帝到普通人”的身份转变,提前半年研究溥仪的传记、影像资料,学习清朝礼仪与北京话。拍摄少年溥仪戏份时,他刻意减重10斤;演绎老年溥仪时,又通过妆容与肢体语言(缓慢的步态、温和的眼神)展现人物的沧桑感,其细腻表演让角色成为影史经典。
陈冲(饰婉容)为演绎皇后的优雅与绝望,学习旗人礼仪与京剧身段;邬君梅(饰文绣,首次参演电影)提前了解“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皇妃”的历史,用内敛的演技呈现文绣的独立与无奈;日本演员坂本龙一(饰甘粕正彦)同时担任影片配乐,实现“演员与音乐人”的双重参与。
贝托鲁奇摒弃了“脸谱化”的历史叙事,以溥仪“被时代裹挟的一生”为核心,既展现了他作为皇帝的孤独(如幼年在故宫的封闭生活),也刻画了他作为普通人的挣扎(如伪满时期的傀儡困境、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造历程),这种“人性视角”让影片超越了单纯的历史纪录片,获得东西方观众的共鸣。
影片上映后斩获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9项大奖,成为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中国主题电影,也让世界通过镜头重新认识了溥仪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