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囚徒?还是普通人?《末代皇帝》中,那个被时代碾碎的男人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1-19 21:30 1

摘要: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像一曲悲怆的挽歌,缓缓奏响在历史的尘埃里。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展开,将溥仪这位末代皇帝的一生呈现在观众面前。

笼中鸟:紫禁城里的“皇帝”梦

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像一曲悲怆的挽歌,缓缓奏响在历史的尘埃里。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展开,将溥仪这位末代皇帝的一生呈现在观众面前。

尊龙饰演的溥仪,从锦衣玉食的三岁孩童,到步履蹒跚的暮年,他的一生,就如同紫禁城那高耸的红墙,看似庄严宏伟,实则禁锢重重。

三岁登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把龙椅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一个巨大的、金色的牢笼。

他可以在偌大的紫禁城里奔跑嬉戏,可以对太监宫女颐指气使,却唯独不能跨出那道沉重的宫门。他名义上是九五之尊,实际上却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控。他就像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鸟,纵然拥有华丽的羽毛,却永远无法自由翱翔。

电影中,小溥仪追逐着即将离开的乳母,哭喊着“Open the door!”, 却被紧闭的宫门无情地隔绝在紫禁城内。这一声呼喊,既是对自由的渴望,也是对命运的控诉,更是他一生悲剧的开始。

伪满洲:一场荒诞的“皇帝”戏

长大后的溥仪,自以为找到了“救国”的道路,却不曾想,这不过是另一场更加荒诞的囚禁。他天真地以为可以依靠日本人实现复辟的梦想,却沦为了日本人手中的提线木偶。

在伪满洲国的“登基大典”上,溥仪身着龙袍,却被日本关东军的军靴踩在脚下。他愤怒,他反抗,却无济于事。他仍然是那个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皇帝”,只不过这一次,他的牢笼从紫禁城变成了伪满洲国。

贝托鲁奇用极具讽刺意味的镜头,展现了溥仪在伪满洲国的傀儡生活。他像一个精致的玩偶,被日本人摆布,被迫签署各种不平等条约,甚至连自己的皇后婉容都无法保护。他所谓的“皇帝”尊严,在日本人的刺刀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这一时期的溥仪,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他试图抓住权力的稻草,却在时代的洪流中越陷越深。 尊龙将这个时期的溥仪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愤怒和无奈,将一个傀儡皇帝的悲哀展现得入木三分。

新中国:从“罪犯”到“公民”的路

解放后,溥仪从苏联被押解回国,成为了战犯管理所的一名囚犯。这一次,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个编号为981的战犯。他经历了劳动改造,学习了自食其力,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

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幕,莫过于溥仪在战犯管理所的转变。他学会了自己穿衣、系鞋带,学会了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他不再是那个养尊处优的皇帝,而是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普通人。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充满希望的。他放下了皇帝的架子,也放下了对过去的执念,最终完成了从“罪犯”到“公民”的蜕变。

救赎?一个问号

电影的结尾,溥仪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回到了故宫。他买票进入曾经属于自己的家,看到那把曾经坐过的龙椅,百感交集。

他告诉看管龙椅的小孩,自己曾经住在这里,小孩却天真地问他:“你是谁?” 溥仪沉默良久,最终回答:“我?我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

溥仪的一生,充满了讽刺和悲剧。他从皇帝到傀儡,再到囚犯,最终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公民。

他的一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也是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真实写照。贝托鲁奇并没有给溥仪的救赎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而是将这个问题留给了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思考。

来源:书评影评艺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