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姿的珠光宝气,黎宣的绿叶人生:传奇电影世家的香江旧梦(下)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4 01:53 1

摘要:大哥黎海山、四哥黎北海和黎民伟都参与电影工作,但黎海山更多是处于商业投资角度考虑,对赚钱的兴趣比电影本身大。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逃亡、自缢、绿叶、女霸总……

坚韧的黎家后代

黎民伟在黎氏家族中种下的“电影”的基因,让黎家从“买办之家”变成电影世家。

大哥黎海山、四哥黎北海和黎民伟都参与电影工作,但黎海山更多是处于商业投资角度考虑,对赚钱的兴趣比电影本身大。

当然,黎民伟最初能创办民新,哥哥的商业意识和实打实的氪金给了他很大的支持。

至于四哥黎北海对于香港电影的贡献,一点不比黎民伟低,他接触电影甚至比黎民伟更早。

《庄子试妻》是第一部香港出品的电影,而第一部在香港地区拍摄的电影其实叫《偷烧鸭》,讲的是以市井冲突为背景,小偷盗窃烧鸭摊贩时被警察抓获的情节,饰演男二号警察的就是黎北海。

上面提到,“省港大罢工”后,黎氏兄弟经营出现分歧,黎民伟转战上海发展,而黎北海则和利希慎合作创办了香港影片公司,出品了电影《左慈戏曹》,这也是香港第一部大型制作的电影。

利希慎家族的故事我们写过,香港的利舞台、利园以及TVB都是他们家的产业。

乱世枭雄、暗杀迷案、影城大亨:香江第一名媛利孝和夫人的巾帼传奇(上)

以前TVB台庆夜结束,穿着旗袍乐呵呵上台帮大家切蛋糕的利孝和夫人就是利希慎家族的人

黎民伟的“联华”办起来后,黎北海将香港影片公司所有资产折合成两万元,加入“联华”成为股东,原香港影片公司变成了“联华港厂”。

除了拍电影,1931年黎北海还办起了“联华演员养成所”,类似现在TVB的艺员训练班,只不过早了足足40年。

这个养成所培养了一大批“影人”,他们中有不少人成为了著名演员、导演、摄影师。

其中有一名叫唐醒图的女学员很有意思,她有着满清血统,是个“格格”,热爱电影的同时还有个非常富有的老公。唐醒图在“养成所”努力学习半年,能力不错,

第一部电影就在《夜半枪声》里演女二,这也是吴楚帆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被认为是香港第一部侦探片

可唐醒图老是没有当女主角的命,不是被嫌身材太高大了和男主角不搭,就是被嫌咖位太小临时换角……

后期黎北海和罗明佑因意见不合拆伙,唐醒图便向黎北海抛出橄榄枝,创立了香港第一间有声电影制片公司。

从此唐醒图开始“全资进组”,自己当出品人兼编剧兼女主角,出品了局部有声电影《良心》,开始了香港影业的有声片时代。

黎北海和黎民伟的电影理念相似,几年后,黎北海因为资金不足,出品缓慢,导致负债累累,最终公司“关门大吉”,黎北海破产收场。

战事开始后,黎北海转行经营小食店,卖香烟、凉茶为生,即使战事结束,一家人生活仍然捉襟见肘,但黎北海爱国和公益之心不减,晚年时,他还推着小板车卖“北海凉茶”,得到的收益则大部分捐给国家,支持“抗美援朝”。

从香港电影发展的角度,黎北海的贡献不比黎民伟低,如果说黎民伟是“香港电影之父”,黎北海高低也算是“香港电影之叔父”了。

黎家的女演员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严珊珊在促成黎民伟和林楚楚结合后,逐步退出了演艺圈,但在黎民伟欠债时,还四处奔走,帮忙处理和还清巨额债务。

林楚楚在辅助黎民伟电影事业之余,自己也拍摄了近四十部电影,大都是贤妻良母的形象。

黎海山的女儿黎灼灼,曾和阮玲玉、陈燕燕一起饰演了《三个摩登女性》,扮演一名追求物质享受、腐化堕落的有钱女人,也曾在上海红极一时。

70年代后,黎灼灼成为丽的电视台一名甘草演员。

黎民伟和两任妻子一共生了9个儿女,其中和林楚楚生的四子黎铿,也是30年代最出名的童星之一。

黎铿在小小年纪,就和阮玲玉合作了《神女》,之后在阮玲玉主演的《城市之夜》《人生》《归来》等影片里,都是女主角的御用儿子。

当时的报道称他是“银幕小天使”“影界神童”。

战火逼近,黎铿随父母一路漂泊,抗战胜利后,黎铿在父亲支持下,满腔热血北上发展,先是在广州入读岭南大学,后来又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演员。

因为父母、大姐和国民党的渊源,他在北京并不受重视,八年只参演了三部电影,还都是配角,就算他擅长朗诵也不被重用,常常被组织批评打击,说他不安心本职、爱出风头、个人主义等等。

1958年底,他被调回广州珠江制片厂当演员兼副导演,我们熟悉的粵语电影《七十二家房客》就有他的参与。

事业碰壁,婚姻也不如意,他曾经对好友费明仪(香港歌唱家)透露自己“婚姻出现问题,但对方不愿意离婚,组织也不批准。”

1964年,黎的妻子在家中发现黎写给其他女子的一封情信,疑似精神出轨,妻子勃然大怒,上告组织,指控黎乱搞男女关系,要求严惩“坏分子”。黎铿的事业因此跌至冰点,不说演戏,他连朗诵的机会也没有了。

一年后,悲剧发生,黎铿留下遗书,在广州东湖公园的一棵树上自缢身亡,年仅37岁。

黎铿是黎民伟众多子女中,最有才华、也最具悲情色彩的一位。

鲜花着锦的童年,毁于漫长的抗日战争,带着一腔热血想闯一番事业,又陷于两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郁郁不得志的黎铿,是在压抑和绝望中离去的。

黎铿死后,和他关系最好的弟弟黎锡,与黎铿的朋友合力整理了黎铿的生平资料,出版《著名童星、朗诵艺术家黎铿》以纪念。此外,黎锡还整理了大量关于黎民伟的传记资料,结集成书。

黎宣是黎民伟和林楚楚的第五个女儿,1931年出生,童年时跟着父母四处逃难,没有书读,就和哥哥姐姐们一起上街演抗日舞台剧。

抗战胜利后,黎宣随家人回港,在爸爸工作的永华影业半工半读,期间参演过黑白国语电影《大凉山恩仇记》。

在哥哥黎铿的影响下,黎宣也在1955年离开香港,到北京表演艺术研究所修读艺术。黎宣曾说,“一心是去专修戏剧,谁知一过就过了二十几年!”

这二十几年,黎宣一直专注于舞台剧表演,动荡的日子里,曾给她留下很多不堪回首的记忆,她曾在1980年《工商晚报》的访问里感慨大陆艺人的不易。

黎宣最大的宽慰,大概就是认识了内地导演高宏。两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生了三个女儿,又一同从事舞台剧表演工作,恩爱逾70年,直到晚年还经常被香港网民拍到手拖手去食糖水。

等黎宣重回香港,已经是1979年的事了,那时林楚楚病重,黎宣却连最后一面都没赶上。

返港后,黎宣加入丽的拍剧,高宏则到TVB艺训班做主任教艺员。据说郭富城、谢天华、林家栋、麦长青等都是他的学生。

黎宣在丽的演出作品包括《大地恩情》《人在江湖》《浮生六劫》《陈真》《大侠霍元甲》等,大多是母亲角色,后来丽的开拍《阮玲玉》,她还演过阮玲玉的母亲。

这版《阮玲玉》女主角是黄杏秀,秀姑最初对于自己要饰演阮玲玉这个死去五十年的大明星苦恼不已,全靠黎宣提供了大量阮玲玉的资料,让秀姑对角色印象丰富起来。

黎宣对记者说,因为父母和阮玲玉是好朋友,哥哥黎铿又是阮玲玉的“谊子”,所以从小对她就熟悉。

经历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黎宣成为大家心中的“宝藏艺人”。

由于能讲一口流利和正宗的普通话,拍剧之外,黎宣还在港大校外课程中教授普通话。九十年代转投无线后拍的《真情》,也有一段她教老街坊们用普通话朗诵《早发白帝城》的情景。

这段cut被重传上网后,很多TVB儿童后知后觉:黎宣奶奶普通话也太好了吧!

黎铿和黎宣回内地后的际遇基本相似,毕竟有着同样的家族背景,但各自的人生走向又截然不同。

黎宣最初是带着“专修戏剧”的心态北上的,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她也恐惧,也悲痛,但至少她有互相扶持的家人,在混乱的世道里独善其身,是她的处世之道。

48岁重返影视圈的黎宣,已经彻底错过女演员的黄金期,但哪怕演绿叶、演配角,她也会带着父亲教给她的专业、敬业精神来对待。

正因为用心演绎每一个角色,黎宣才会成为几代观众心中的“荧幕母亲”和“荧幕奶奶”。

黎宣拍戏还有一个原则,是“从不拍夜戏”,黄百鸣和高志森邀请她在《开心鬼》里饰演颜如玉母亲时,就特意把她的戏都排在白天,让黎宣大赞“这两个青年人很守信!”

一年之后,黎姿以临时演员的身份加入电影圈,第一部参演的电影便是《开心鬼放暑假》,这也是姑侄俩的奇妙缘分了。

黎姿父亲黎柱,是黎民伟的第九个儿子。

黎家来到黎姿这一代,家世已经大不如前。

黎柱小时候患过脑膜炎,视力和听力仅剩两成,缺乏谋生能力,等到奶奶林楚楚去世,黎姿一家更是失去了唯一庇护。

林楚楚和黎姿、黎婴

黎姿小时候一家四口挤在不到20平米的小房子里,一家人还常被邻居欺负,被骗钱,被黑社会讨债……

为了营生,父亲在健身房打杂工,母亲则要当货车司机帮补家计,小黎姿也得去当童工演舞台剧。

黎姿入行也不是黎家人推荐的,她是14岁时到健身会所探望父亲,碰到了刚好来健身的许冠杰,许冠杰才把她介绍到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试镜,成为临时演员。

那时黎姿经常背着功课到片场做,赚300元一天的报酬。

后来片约多了,她干脆放弃读书当演员供弟弟读书,她说“我不能继续念,但希望弟弟能念”。

之后黎姿和新艺城签约,靠着几部电影的片酬收入,黎姿足以供起一套位于黄大仙的居室,全家人不用再蜗居了。

同样是投身电影,但和爷爷荡气回肠的、史诗般的电影故事不一样,她的电影生涯是破碎的、随波逐流的。

90年代香港电影处于“猥琐发育”的黄金期,最流行的片种里,几乎全部有黎姿的身影。

青春片流行时,她是《开心鬼放暑假》里的学生妹;喜剧片流行时,她是《家有喜事》里星爷的女朋友(之一);

鬼片流行时,她在《山村老尸》和《阴阳路》里演女鬼&被女鬼上身的人;情欲片流行,她在王晶的片里有大尺度演出;黑帮片流行,她是《古惑仔》里大哥的女人……

加上90年代香港电影惯有的“男凝视角”,她很快成为观众眼中“花瓶”般的存在。

黎姿对于电影的感情也和爷爷不一样。

爷爷是“电影救国”,每部电影都有要传递的信念,而黎姿是“电影救家”,她没那么大的事业心,亲人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是基于生存观接触的电影行业。

事业心不强,但黎姿也是个聪明人,她意识到,与其在鱼龙混杂的电影圈里任人采撷,不如转投电视圈另觅出路。

千禧年的TVB电视圈确实更适合黎姿发展。

2001年的《倚天屠龙记》,是她重回在电视圈最重要的一步,黎姿浅浅一笑,就将刁蛮任性的赵敏拿捏得恰到好处,让金庸都忍不住赞叹她是最好的赵敏。

2004年的《金枝欲孽》更让黎姿成功在电视圈登顶。

作为宫斗剧始祖,黎姿将表面胸无城府、实则扮猪吃虎的玉莹演得十分到位了。

因为这个角色,黎姿成为“最受争议视后”,观众普遍认为黎姿的玉莹,怎么也比不上邓萃雯的如妃,更传出黎姿是通过“以约换奖”的手段拿视后。

不理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拿下视后的黎姿,眼神坚定且骄傲地在镜头前说出:

“我努力了18年,终于没有丢爸爸妈妈,爷爷的脸,可以为家族争气。”

这个时候的黎姿,已经不单纯是为养家糊口拍戏了,她显然生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斗志,一份“为家族吐气扬眉”的心气。

没料到的是,正当她想在电视圈大展拳脚时,弟弟黎婴遇到了严重车祸,这再次打乱了黎姿的人生节奏。

那时她正在拍《珠光宝气》,只好医院片场两边走,等到2008年《珠光宝气》开播首日,黎姿在《东张西望》里宣布:这将是她最后一部戏,从此退圈。

第二天她就去弟弟开的公司上班了。

那时黎婴经营的医美公司,遭遇大批客户退款,黎姿为了保住公司,向客户们承诺“他家姐承担一切责任”。

为此,黎姿身边一众追求者们都远离了她,唯有马廷强一直默默陪在她身边。

马廷强,是香港“东方报业集团”创始人马惜如之子,自己开设有宝贵实业、港汇控股等多间公司,因其身体障碍还有一个“跛豪”的外号。

出事之后,马廷强不仅成立专门的基金供黎婴治疗,还全力支持黎姿,帮她打理弟弟的公司。

一年后,两人在澳洲举行婚礼,马廷强砸百万重金,包下私人飞机、看护、物理治疗室,让黎婴可以到现场见证。

2017年,黎姿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而弟弟黎婴的身体也恢复得越来越好,能重新站起来了。

因为这段经历,黎姿在香江美人中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

她曾经是大家心中的“花瓶”,就算拿下视后都逃不出“美女”的前缀,但到弟弟出事,她又以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姿态,战胜了生命中忽如其来的不胜负荷之重。

这里有她对亲情的执着,也有她坚强独立的个性底色,但她低头咬牙争气的样子,传承的不也是家族不屈不挠不认输的坚韧吗?

E姐结语:

黎姿曾经对记者说:“我很崇拜我的祖父,我觉得他是一个好厉害、好有耐心的人。比起他来,我觉得自己在电影上做得并不好,好对不起他老人家。希望我们能拍出好的电影,这样才不会让我祖父他们那一代人失望。”

可目前看来,黎姿的视后荣耀已经是黎氏家族最后的辉煌了。

没有后代传承黎民伟的电影事业,听来是有一点遗憾,但也可以理解——以香港电影业如今的颓败之势,没点厚家底和不计得失的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

哪怕坚持下来了,也要做好如前辈那样“家财散尽”的心理准备……

电影是崇高的梦想,但也是奢侈的爱好,更多普通人其实还是像黎姿那样,先活着,让家人也活着。

黎氏家族,是一卷用胶片与热血写就的香江传奇,他们开创香港电影先河,见证光影如何照进现实,又在战火离乱中以电影为舟、渡人渡己。

哪怕家道中落、命运浮沉,黎家人从未弯折那属于电影世家的铮铮风骨,光凭这一点,黎家的故事就值得被一直铭记。

本文参考资料:

1、《黎民伟:人·时代·电影》,罗卡与黎锡

2、CCTV《电影传奇》节目,《庄子试妻》之天下为公

3、《三十年代著名童星黎铿的一生》, 潘惠莲

4、《三十年代著名童星黎铿之死》,香港前哨杂志

5、《第一代贤妻良母……林楚楚》,栗子

6、《翻查旧资料,认识黎宣的戏剧人生》,香港文物志,高立

7、《早期香港电影史》试读:黎北海与香港早期电影工业的重建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怎么看“黎氏家族”的命运?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来源:高能E蓓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