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就在这样的恐怖笼罩下,一个年仅14岁的中国男孩,却做了一件让全世界震惊的事—— 他发现了一本日军自己拍摄的屠杀照片,并冒着生命危险偷偷藏了起来。 而这本相册,最终竟成为将战犯谷寿夫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京字第一号”铁证!
在南京大屠杀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里,连一只苍蝇飞过都可能被日军卸掉一条腿。
但就在这样的恐怖笼罩下,一个年仅14岁的中国男孩,却做了一件让全世界震惊的事—— 他发现了一本日军自己拍摄的屠杀照片,并冒着生命危险偷偷藏了起来。 而这本相册,最终竟成为将战犯谷寿夫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京字第一号”铁证!
这个故事,远比电影更惊险、更感人。 随着电影《南京照相馆》的上映,今天小月就带大家聊聊这段几乎被尘封的真实历史……
一、血洗南京城,日军为何自己拍下屠杀照片?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三十多万中国平民和战俘惨遭杀害,整座城市沦为地狱。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现场除了施暴者和受害者,还有第三类人——记录者。
这些记录者主要是两类人:国际友人和日本随军记者。 日本记者拍照片本来是为了炫耀“皇军威武”,一些不涉及屠杀的行军照片被登在日本报纸上,而真正记录大屠杀惨状的照片则被军方严格保密,严禁外传。 他们大概从来没想过,这些照片有一天会成为给自己的定罪证据!
二、14岁学徒冒死加印照片,床板下藏了颗“炸弹”
罗瑾,当年只有14岁。 南京大屠杀时,他跟着外公躲进了拉贝负责的国际安全区,还曾参加过红十字会的收尸队,亲眼目睹了街道上堆积如山的尸体。 1938年1月,南京稍微恢复一点秩序,罗瑾到一家照相馆当学徒。
有一天,一个日本人拿来一批底片要求冲洗。 当照片在显影液中逐渐清晰,罗瑾惊呆了—— 那全是日军砍杀中国人、侮辱妇女、疯狂虐杀的场面! 愤怒之下,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偷偷加印一套留下来! 他一共攒了30多张,最后精选16张最触目惊心的做成相册,封面亲手写上一个大大的“耻”字,画上滴血的心和匕首。
这本周册被他藏在床板下,直到1940年他考进汪伪政府的交通电讯集训班仍带在身边。 直到有一天,日本宪兵突然大清查—— 危急关头,他冲进厕所把相册塞进墙洞用泥巴糊住,才躲过一劫。 但后来相册竟不翼而飞!罗瑾以为暴露了,连夜逃离南京……
三、第二位英雄出现!相册被他藏在佛像底下
原来相册并没有落入日军手中,而是被罗瑾的同学吴璇发现了。 吴璇深知这本相册的分量,悄悄把它转移到毗卢寺一尊佛像底座的夹层里,之后一直贴身保护。 他守护这本相册整整六年,比保护自己的生命还要谨慎。
直到1947年,他在新街口看到国民政府征集日军暴行证据的公告,才毅然将相册上交。 而此时,南京军事法庭正对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进行审判。
四、法庭逆转!日本人的照片成了定自己罪的回旋镖
审判谷寿夫时,面对万人坑中挖出的如山尸骨,他竟然矢口否认:“我不知道!和我没关系!” 然而当那本写着“耻”字的相册放在他面前时,这个嚣张的战犯顿时哑口无言。 自己人拍的照片,成了最致命的证据! 1947年3月16日,谷寿夫被判处死刑,一个月后在雨花台执行枪决。
五、国际友人的壮举:105分钟动态影像如何逃出南京?
除了罗瑾和吴璇,还有二十多位国际友人为保护南京市民和记录真相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摄像机拍摄了105分钟的南京大屠杀影像,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段动态记录。
但如何将胶片送出南京? 日军对出城人员搜查极其严格,一旦发现必死无疑。 最终乔治·费奇将胶片藏在大衣夹层里,侥幸带到了上海,之后转发美国。 这段被称为“马吉影像”的胶片,后来也成为审判日本战犯的铁证。
六、历史的回响:80年后,中国人仍在报恩
最令人感动的是,这段历史在80年后得到了温暖的回应。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时,德国医生托马斯·拉贝(约翰·拉贝的孙子)向中国求助医疗物资。 中国使馆得知他的身份后,立即响应,官方和民间纷纷伸出援手,源源不断地将物资送往德国。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干脆? 只因为他的祖父曾在1937年拯救过25万南京市民的生命。 中国人从不忘记恩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七、网友热议:我们为什么必须铭记这段历史?
爱国青年:“看完这个故事我哭了,我们应该记住的不仅是苦难,更是那些在黑暗中守护真相的英雄。” @历史迷:“日本至今仍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这就是为什么铁证如此重要!”
平凡之人:“电影上映我一定去看,希望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
八、结语:守护记忆,就是守护未来的光明
《南京照相馆》不只是一部电影,它更是一首关于勇气、良知和坚守的颂歌。 罗瑾、吴璇、拉贝、马吉……这些名字应该被永远铭记。 他们用生命守护的不仅是几张照片、一段胶片,更是历史的真相和人类的良知。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与那些试图篡改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势力斗争。 每一段记忆的传承,每一次真相的讲述,都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对未来最深的负责。 8月2日,走进电影院,让我们一起见证这场惊心动魄的罪证保卫战,感受那些穿越黑暗时代的人性光辉。
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照亮未来。
来源:星河温柔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