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731》的11年漫漫上映路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3 18:42 2

摘要:2025年8月3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平台同步发布消息。

“731”是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

而充满争议的电影《731》,终于要在9月18日与观众见面了。

2025年8月3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平台同步发布消息。

说明电影上映的所有阻力都已解决。

包括被180万人举报、电影拍得太烂、甚至说电影根本没拍出来的谣言瞬间烟消云散。

然而这部聚焦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行的电影,从筹备到上映已过了11年。

在民族伤痛和商业市场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这部电影的上映本身就是奇迹。

01 艰难筹拍

赵林山导演最早在2012年就动了拍摄《731》的念头,也就是烂片《铜雀台》上映的同一年。

2014年,他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决定。

要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罪行搬上大银幕,并着手开始搜集资料。

尽管此前他执导的《铜雀台》和《我的前任是极品》两部电影口碑平平,但他选择了中国电影人鲜少触碰的沉重历史题材的勇气,还是值得佩服的。

2017年,赵林山请来著名编剧刘恒加盟。

后者曾创作过《秋菊打官司》《集结号》《金陵十三钗》等经典作品。

对于创作战争题材电影也有不少经验。

两人共同创作剧本,投入了大量时间做准备工作。

他们赴哈尔滨图书馆查阅档案,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还从日本运回海量的历史资料做研究。

他们还聘请了陈列馆馆长、“731”问题专家金成民担任历史顾问,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有史料支撑。

2018年6月,上海电影节期间,赵林山高调召开项目发布会。

到这时为止,前期开发一切顺利。

然而发布会后不久,命运开了一个大玩笑,赵林山被诊断出癌症。

虽然后来被确认为误诊,但据说赵林山一度差点因此错过了这个项目。

更大的危机接踵而至。

2019年,因为资金迟迟不到位,合作两年的编剧刘恒遗憾退出。

其实对于刘恒网上也有很多说法。

包括有人说他的《集结号》立场不正,猜测《731》从故事上可能就是有问题的。

项目一夜之间回到原点。

这时候赵林山破釜沉舟,抵押房产借到了数百万元,才让项目继续推进。

02 阵容敲定

2020年,赵林山终于完成了剧本初稿。

并且直到现在,影片的编剧栏里都只有赵林山一个人。

这其实也是个巨大的雷点。

很多人说他之前的导演作品水平太差,却没注意到他的编剧问题。

按照豆瓣信息,《731》应该是他创作的第一个剧本。

我们甚至难以通过他之前的编剧作品来验证他的编剧水平。

长春电影制片厂、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哈尔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应该都是在剧本完成之后开始支持这个项目。

按照导演的说法,影片这个阶段的投资也追加到了1亿元。

跟大片还是没法比,但已经能支撑中等偏上规模的体量了。

2020年8月23日,影片在北京举办发布会。

导演赵林山携孙茜、刘长德、李紫林、王尊等演员出席

更引人注目的是主演被定为张家辉,而王俊凯将以特别出演的身份加盟。

张家辉将饰演在731人体试验中众多被试验的对象之一,是影片的男一号。

2021年2月5日,赵林山在微博宣布《731》在东北雪乡正式“开镜”。

还在微博里还@了张家辉、王俊凯、温碧霞等演员。

“开镜大吉”这个词跟“全球预映”一样,都是片方自创的词汇,看得出主创还是特立独行的。

同年9月25日,《731》又在青岛东方影都举行开机新闻发布会。

就不知道9月份的“开机”与2月份的“开镜”有什么不同。

我们看到这次导演@的演员已经换成了姜武、李乃文、孙茜等人。

张家辉和王俊凯在2021年2月到9月之间离开了项目。

2022年1月,根据《长春日报》的报道,《731》正式杀青。

影片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03 龙标疑云

经过了漫长的后期制作,2024年5月7日,导演在抖音上宣布,影片取得龙标。

这也是后来争议特别多的一个点。

首先,从杀青到拿龙标历时两年多,在电影行业算是很少见了。

大部分普通题材电影,从立项到放映总时间可以压缩到一年之内。

其次,当时《731》到底拿没拿到龙标?赵林山导演在说谎吗?

又或者当时拿到了,后来又被打回重审?

第二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比如《中国乒乓》,离上映3天才宣布要推迟上映。

还有《被拯救的姜戈》,都已经上映了又被紧急召回。

赵林山导演宣布影片获得龙标后,他在多个场合提到电影《731》将在2024年内上映。

然而到了9月18日,制片方把这个时间又推迟了。

在发布的预告片和海报上,宣布影片将于2025年7月31日“全球预映”。

很多观众把“预映”当成了定档。

可事实是,没人知道“预映”是什么意思,因为之前没人这么用过。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预映”不是定档。

2025年上半年,主创先后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抖音电影奇遇夜等活动,为上映造势。

在很少宣传投入的情况下,猫眼淘票票等平台的观众想看人数屡创新高,创造了现象级热度。

也是这个阶段,传出“180万人投诉731”的说法。

这种谣言不值一驳。

投诉可不是点个“想看”按钮那么简单。

你首先要强烈反对这部电影,还要找到投诉网站,填写投诉理由并提交。

很难想象有180万人同时要搞一部电影。

就算有人投诉,一部未上映的电影,一部你还没看过的电影,投诉的依据是什么?

电影局是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取消《731》上映的。

有人说日本那边搞小动作,这倒不是空穴来风。

会看到日本使馆提醒海外日本公民注意反日情绪的,会看到部分日文发帖否认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的。

但还没有到阻碍上映的程度。

如果真有官方抗议,性质就上升到外交层面了,早就上新闻了。

可临近7月31日,影片确实没了动静。

宣传物料、电影拷贝都没到位,龙标也搜不到。

再加上影片从未正式定档,很多人都猜测影片7月31日大概率上不了。

04 终见曙光

随着影片未能如期上映,影片陷入巨大的舆论漩涡。

2025年8月3日,《731》却突然宣布定档9月18日。

有熟悉审查的业内人士分析,《731》这类特殊历史题材会触发“特殊题材协审机制”。

也就是除了国家电影局主审外,还需要外交部等影片可能影响的多个部门联合审查。

参与审查的部门多了,就不排除有的部门从很刁钻的角度提出问题,从而影响影片上映。

其中内情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但可以想象其中的艰难程度。

这也就是为什么由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发布定档消息,是如此意义重大了。

至少说明电影在审核层面已不存在任何问题。

而且很多人担心赵林山的履历,会拍出粗制滥造的投机制作。

官媒的背书也基本上打消了这种猜测。

九一八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日子。

1931年的这一天,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而日军731部队的细菌实验是这场战争中最泯灭人性的暴行之一。

选在这一天上映,是伤痛与历史的时空共鸣。

截至9月12日,影片预售票房突破5000万人民币。

希望《731》的质量,能对得起这么多期待,也对得起那段历史。

来源:莫选好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