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经二十三个月,第三部上下集,共计十五万字的剧本终于全部完稿,纪念一下下。”
近日《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在社交平台上官宣《流浪地球三》的剧本制作完成。
“历经二十三个月,第三部上下集,共计十五万字的剧本终于全部完稿,纪念一下下。”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前两部都收获了极好的口碑和票房。
导演郭帆也因此一跃成为年轻导演里的领军人物,事业更上一层楼。
九月三号的大阅兵,激光武器和机器狗亮相的时候不少人都隔空喊话郭帆导演。
“郭帆导演还在用火炮武器打无人机呢?”“笨笨(电影里的机器狗)怕是连2025年的机器狗都打不过。”
“压力又来到了郭帆身上。”“导儿,要不把片名改成地球往事吧,历史片好像更有前景。”
这种善意的调侃里郭帆导演连发多个表达内心震惊崩溃和自豪的表情:“改改剧本又何妨?”
这次宣布剧本完成以后,大家又开始督促“两眼一黑”的郭帆:“这次不是纪录片吧?”
郭帆回应:“先争取不是古装片。”
督促背后,既是大家对于大国重器的震撼,同样也表达了大家对于《流浪地球》系列的喜爱。
郭帆在《流浪地球》刚上映的时候有个外号是“化缘大师”“郭大忽悠”“科幻妲己”。
这些都是因为《流浪地球》第一部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拍摄和后期制作。
科幻片在国内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状态,正统的科幻片极其稀少,更遑论硬科幻片。
甚至连科幻小说在国内也是一个较为冷门和起步较晚的幻想文学种类,一直在被排除在正统文学之外。
提起科幻,很多人脑子里只有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和他的《三体》。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一篇中篇科幻小说,改编难度极大,不仅有大场面,还涉及到反抗与牺牲。
郭帆从小就喜欢科幻片,小时候的他总是好奇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幻片,长大以后他明白,因为科幻直接跟国力挂钩。
现在我国的航天航空技术已经到了可以取月球土壤的程度,这极大程度上加强了民众对于宇宙的好奇。
这是科幻片发展的土壤,是基石,同时也是观众们愿意观看科幻片的无形门槛。
郭帆没能一开始就拍摄自己热爱的科幻片,曲线救国的他因为拍摄《同桌的你》崭露头角。
国家电影总局将这位时年三十四岁的后起之秀纳入到中美电影人才交流计划。
在美国派拉蒙一个星期的学习交流时间里,郭帆看到了电影拍摄现场的置景,3d建模和后期制作。
他看到了中国电影在工业制作流程和专业分工等方面的差距。
饱受冲击的郭帆一直在思考自己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一年内没接任何片子。
因为他拍摄的《李献计历险记》时有时空穿越的科幻情节,这让他被中影集团看到。
手握刘慈欣《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三部作品版权的中影集团找到了郭帆。
他接到《流浪地球》这个项目的时候,没有任何犹豫,毫不迟疑地就想做这个片子。
“欧美的片子里出现了灾难,他们会抛下地球走。而中国人选择带着地球一起流浪。”
正是这种科幻背后独属于中国的人文核心深深地打动了郭帆。
拍摄《流浪地球》当然和他是科幻迷有关,同时也因为他身上有种使命感。
他想为中国电影工业做些事情,追赶中国科幻和外国科幻电影工业的差距。
当时他其实预料到了困难,只是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他一开始也想过能不能只做到好莱坞2003-2005年中等科幻片的特效。
因为科幻片特效不仅烧钱,和国外特效团队沟通成本也极高,国内特效还在起步阶段,难以媲美国外。
然而做着做着就收不住了,精益求精的心让郭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
《流浪地球》75%的特效是由国内的特效团队完成的。
郭帆说“有差距不可怕,多拍一点就好了,多一点五毛特效,最后就成了一块钱的了。”
一开始郭帆并没有拿到中影的正式合同,他和制片人龚格尔自掏腰包进行世界观架构。
郭帆从小就有美术基础,半年时间里,他们画了三千张概念设计图,八千张分镜头画稿。
向中影领导汇报时,中影领导看到了·惊心动魄又充满中国味的剧本和细致而严谨的设定。
大受震撼的中影领导第二天就对他们说,可以开拍了。然而八千万的投资连做特效都不够。
被戏称为“关闭中国科幻电影大门”的《上海堡垒》都有3.6亿投资。
郭帆打算先从演员下手,他请吴孟达饰演主人公的姥爷韩子昂。
当时吴孟达其实已经不太想演这种带着些轻佻的喜剧角色,同时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怀有疑惑。
郭帆愣是用使命与责任连番暴击,以二十万的低片酬拿下吴孟达。
他还以客串的由头邀请吴京进组,再找各种由头给他加戏,一个月之后吴京才发现蹊跷。
“哪有友情客串客串一个月的?”然而演出已过半,吴京骑虎难下,莫名其妙成了主角。
又过了一个月,郭帆厚着脸皮对吴京说“京哥超支了,你能不能不要片酬?”
吴京非常爽快地答应了郭帆这个看似”无理“的请求。
然而拍着拍着,剧组彻底没钱了,眼看剧组就要彻底停转,这时候“京大方”又站了出来。
他已经被郭帆团队的精气神感动了,同时出于对中国本土科幻电影的支持,他给郭帆投资了六千万。
吴京一路从友情客串变成了主演,又从主演变成了出品人,有人戏称这是”空手套战狼“。
“得道者多助”,说的或许就是郭帆,他绝不是一味的“化缘”,而是用心打动了旁人。
一路跌跌撞撞,《流浪地球》终于成功在2019年成功登陆院线,并获得巨大成功。
《流浪地球》注定是一部开启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他打开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大门”。
郭帆在之后的2023年推出了《流浪地球》第二部,口碑票房双丰收,为中国科幻注入强心剂。
《流浪地球》第三部预计在2027年上线,不少观众表示恨不得晕到2027再醒来。
郭帆笑称其实有些后悔许下2027的时间了,怕制作时长不够,然而观众的热情期待让他由衷地感到开心。
现在“小破球”第三部的剧本已经完成,相信郭帆会用一以贯之的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打磨。
希望他在2027年为翘首以盼的中国科幻影迷们带来又一场视听大宴!
来源:SULGI雪糕欧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