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门客栈》的导演到底是不是徐克?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2 17:54 2

摘要:1992年,香港武侠片的极致颠覆到来,《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等徐克的几部武侠经典同在这一年推出。

被大家推崇备至的香港武侠片,真正的颠覆其实只有短短四年,从1990年到1994年。

是的,只有5年,走完了从起点到高峰然后到落幕的全过程。

1990年,是香港武侠片的发轫期,是香港新派武侠的起点,徐克推出了《笑傲江湖》,口碑不错,票房还行,但是因为预算超支,并没有赚钱。

1991年,香港新派武侠的春天到来了,徐克在这一年推出了《黄飞鸿》,一炮而红,带动了整个香港武侠片的拍摄狂潮。

1992年,香港武侠片的极致颠覆到来,《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等徐克的几部武侠经典同在这一年推出。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1993年是香港电影的巅峰,但数字不会说谎,且看199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第十名的是《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票收3272.2万。这个数字,放在1991年可以排在第五位,放在1993年可以排在第三位,放在1994年可以排在第七位。

1993年,远不如大家想象的那般好,那一年是香港武侠片的秋天,寒风瑟瑟,这一点下面的文章我们再细聊。

1994年,是香港武侠片的冬天,冰冷刺骨,徐克出品的《火烧红莲寺》彻底将武侠赛道的给烧毁了。

所以,珍惜1992年,因为这一年出了太多武侠经典了。这其中,就包括经典中的经典,

《新龙门客栈》。

一部不是徐克主导,也不是徐克导演,却偏偏充满了徐克元素的徐克武侠片。

嗯。

《新龙门客栈》不是徐克主导的作品,而是吴思远主控的作品。按说,这部影片应该在之前吴思远篇里就写了的。考虑到影片浓重的徐克味,而且大家都认为是徐克作品,就没有细说,专门留在了现在才说。

不可能是徐克主导,主要在于它改编自胡金铨作品《龙门客栈》。自《笑傲江湖》拍摄过程中胡金铨与徐克闹掰之后,胡金铨不可能再将自己的作品授权给徐克。胡大师是要脸面的人。正是吴思远去找了胡大师买下版权,并保证不是给徐克做嫁衣,是自己完全主控的作品,胡金铨这才松口。也因此,尽管徐克承担了主要导演工作,合作伙伴李惠民只是一名执行导演,但是在导演署名问题上,因为忌惮胡金铨,因此导演只署名为李惠民。徐克承担了实际工作,但是没有获得署名。

所以,说《新龙门客栈》不是徐克作品吧,也不对。它真的是,因为吴思远不是徐克。徐克担任监制的电影,都是他说了算,不是他的作品也会被认为是他的作品,像《倩女幽魂》《笑傲江湖》《英雄本色》等片都是如此。吴思远就不同,他的作品没有特别突出的个人特性,就是谁执导就尽量发掘导演的积极性,尽量呈现导演自己的风格。

所以,《新龙门客栈》不像《倩女幽魂》那样是徐克主导的电影,甚至导演署名都不是他,但依然被坚定地认为是他的风格的作品,拥有典型的徐克标签。

吴思远与徐克是老熟人。被称为“香港电影教父”的吴思远,是徐克的伯乐,正是他看到徐克执导的《金刀情侠》后,给与他机会,让他从电视圈转到电影圈,投资他执导了《蝶变》。尽管票房扑街,但依旧继续相信他,继续投资他,继续拍摄了《地狱无门》。一手助推徐克成为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性人物。

后来徐克加入“新艺城”,成为“新艺城七怪”之一,然后进一步成立“电影工作室”,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这期间,吴思远与徐克各自发展,交集不大。

不过,“香港电影导演会”于1988年成立时,吴思远被推举为第一任会长。接下来,吴思远推动两部筹款影片,《豪门夜宴》是为1991年华东水灾募集善款,《双龙会》是为导演协会筹集办公大楼建设资金,徐克都是吴思远拉的联合导演之一。两人还是有很深的羁绊,遇到事时,吴思远还是在想着徐克。

徐克的脾气很怪,跟很多人合不来,与刘家良、吴宇森、胡金铨、李翰祥、金庸、周润发、施南生等人先后闹掰。但是,他与吴思远的关系却一直保持着很不错的关系。

当“新艺城”于1991年宣布结业、停产。徐克开始全面与“嘉禾”展开合作,推出了《黄飞鸿》。第一部即大卖,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嘉禾”预备已久的“新武侠计划”胜利开启。

第一部大胜,自然要拍第二部,徐克的计划也是拍四部曲。

第二部《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启动时,徐克的老搭档吴思远加入了进来,尽管他的“思远影业”没有参与投资,他的加入是“嘉禾”特意邀请来做制作人及监制的,原因是徐克拍电影很容易控制不了预算,动辄超支,所以请来吴思远来监督徐克,名义上是为了强化艺术效果,实际上是为了控制预算。

徐克与吴思远的合作卓有成效,《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李连杰罢演事件”,影片拍摄了一半,李连杰突然消失了,直接远遁美国,谁也找不见人。整个剧组都急死了,要知道剧组每一天的等待都要多花出不少钱的。怎么办?

这个时候,吴思远的作用被充分发挥了出来。前面吴思远篇的时候,就再三提及他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超强的沟通能力。在这个罢演事件中,身为制片人的吴思远,开始了他的运作。是他,通过元奎,找到了李连杰的影踪。元奎作为李连杰的御用武术指导,两个人的关系更好,一直保持着联系。而元奎又是吴思远一手捧起来的导演,两人的关系也非常好。

总之,吴思远找到了李连杰,问清楚了他的需求。然后拉着蔡子明、罗大卫、嘉禾一起谈判,最终促成了双方的和平解决。结果就是,罗大卫被踢出局,蔡子明取而代之,成为了李连杰新任经纪人。《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以及《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得以顺利拍摄,嘉禾与李连杰各取所需,大家皆大欢喜。

《男儿当自强》之后,徐克开始展开《狮王争霸》与《东方不败》的准备工作中。李连杰则以自由身成立“正东影业”,开始拍摄《方世玉》。吴思远,也在琢磨“思远影业”该拍什么。

没有太多犹豫。既然香港武侠电影的大潮已起,跟风拍摄武侠片就对了。拍什么?

他想到了翻拍胡金铨1967年的经典名作《龙门客栈》。于是,找到胡金铨,去谈版权。谈判工作很顺利,版权迅速拿到。

那时候,吴思远是香港导演协会的会长,为了推动与扩大香港电影的发展,他多次前往大陆,积极推动大陆与香港合拍片谈判,代表香港电影界与内地制片厂协商合作事宜。因为吴思远清楚地知道,香港电影市场太小了,香港电影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走出香港,去拥抱内地市场。因此,他吴思远缠着时任特首董建华将香港电影与内地合作的部分写进CEPA协议,促成了合拍片的事。

甚至为了促进这一合作,他前往内地还采用了化名,因为当时台湾对于内地与香港的合作甚为恐惧,一旦发现香港电影人参与了内地制作,一律封杀,梁家辉拿到影帝后就失了业,不得不去摆地摊,就是台湾封杀的结果。香港左派电影一直发展不起来,也是台湾市场的全面封杀有关。

好在进入1990年,台湾当局不再对台湾上映的香港电影作出“不能有大陆方面人员和资金参与”的限制。吴思远一得到消息,马上进行试探。于是,《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开场在海滩上练武的镜头,除李连杰外,其余演员就来自我武警中队,全员武警战士。他们身材相当,动作整齐划一,不是无由来的,这一镜头也成为了黄飞鸿系列的经典,伴随着《男儿当自强》的歌曲一起,昂步挺胸做栋梁的豪情立马激荡起来。

对于拍摄《新龙门客栈》,吴思远立马想到要将本片做成合拍片,去大西北拍摄,让香港人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沙漠,大漠孤烟直什么样的状态。

他一直忙于沟通,最终决定大陆与潇湘制片厂进行合作。这也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贯手法,在开放的过程中,为防止不可控事项的发生,不让外资独立活动,需要由国内资本进行掌控。到目前,在金融、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方面的投资依旧如此,一定要有国资控股,外资只是参与。

《新龙门客栈》的第一出品方是潇湘制片厂,思远影业是第二出品方,电影工作室是第三出品方。

这种谈判,因为没有先例,耗时耗力,最终确定外景地建在甘肃,内景地在香港,外景与棚拍同时进行。

外部事宜搞定,终于可以组队进行电影拍摄了。然后,开始物色导演,物色演员,进行剧本创作,切实推行了。在吴思远的构思中,梁家辉是男主的第一人选。具体原因,下面再说。

正推进中,蔡子明突然找上门来。

在之前《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的拍摄过程中,发生“李连杰罢演事件”,正是吴思远居中调停,双方才满意而归。蔡子明身为李连杰的新任经纪人,应该对吴思远充满感激。

可是,这一次,却来者不善。

原来,通过调停,李连杰继续为“嘉禾”拍片,完成合同中剩余的部分,即黄飞鸿第二部与第三部。然后李连杰就彻底自由了,正式归蔡子明运作了。

蔡子明凭空捡了一个金饭碗,当然也想大干一场。

拍什么呢?

当他听说了《新龙门客栈》的事情后,也组建了一个团队,也想要翻拍这个大IP。这是当初胡金铨从“邵氏”出走,前往台湾后的第一部作品,一举掀起了台湾武侠片的热潮,影响力不同凡响。

翻拍热门IP,黄飞鸿系列已经证明了行之有效。于是,蔡子明也加进了运作,而且迅速推进,拟定由徐克执导,李连杰为男一号、杨紫琼为女一号、莫少聪为反一号,分别对应了周淮安、丘莫言、曹少钦。

但是,拍电影是正经生意,不能没有版权,不然的话舆论一起,票房肯定砸锅。

蔡子明来找吴思远,就是通知他自己要拍《新龙门客栈》,要吴思远将拿到的版权转让给他。

蔡子明约吴思远在香港的丽晶酒店见面。

他对吴思远说,“我已经在银川搭好外景了,你要转让给我,你同意也行,不同意也行,反正我是要拍了。”

这的确把吴思远吓了一跳。

吴思远说这个项目我都筹备了一年了,而且这部影片是香港和内地的合拍片,拍摄事宜都已经展开合同已经签订。

蔡子明说这个我不管,我就要拍摄《新龙门客栈》。

自己苦心经营许久,却突然成了为他人作嫁衣。吴思远哪里甘心,四处寻求援手。

过了几天吴思远接到潇湘电影制片人的电话,说《新龙门客栈》有别人要拍,对方实力很强已经搞定内地领导。吴思远知道这个“别人”就是蔡子明。

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商人来内地投资,是很香的,到哪里都是座上宾。这蔡子明以港商的名义去接洽,能量甚至超过了身为艺人的吴思远。他那边,徐克已经写好了剧本,李连杰、杨紫琼、莫少聪的定妆照都已经确定了,摆明了就是要硬上,吴思远必须让,没有商量的余地。

吴思远接到电话后,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他还是不想就范,于是双方就陷入拉锯战之中。

某日吴氏与合拍方在酒店谈判,做最后的挣扎。正当谈判进入死局,无力回天时,突然接到姐姐的电话,说刚看到新闻插播,蔡子明被乱枪打死了。

吴氏回忆道:“所以当时我听了,是又吃惊又好笑,我还说他们不要以为是我找人打的呢。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一个公理在。我就过去跟那两位先生说,我们也不要争论了,我刚刚接到电话,你们那个好友蔡先生,给乱枪打死了。哇,他们两个人的脸刷一下白了。”

蔡子明这边的项目推进,原定是于三天后开机。他们的计划是,边拍摄边跟吴思远谈判,反正定档前拿到版权即可。

没想到啊没想到。

其实,徐克得知消息的时间比吴思远要早,那天他突然接到施南生的电话,告诉他:“李连杰经纪人蔡子明被枪杀了,咱们的周淮安没了!”

在徐克版设定中,原定周淮安非李连杰莫属。1991年底,徐克已与他签下合约,戏服都按李连杰尺寸定制。谁料开拍前夜,1992年4月16日,经纪人蔡子明在办公楼下的停车场身中九弹,尸体旁散落着《新龙门客栈》剧本。李连杰吓得连夜飞往北京,连行李箱都来不及收拾。

徐克在自传里写:“蔡先生的血溅在剧本第28场戏的批注上,那场戏正好是周淮安雨夜救孤。”

就这样,峰回路转。

两个版本的《新龙门客栈》最终合并在了一起。吴思远那边还没有物色好导演,也没有成型的剧本,这下有了徐克,一切都成为现成的了,复杂的事反而变简单了。

反正,随着蔡子明的离世,他那边的麻烦也跟着烟消云散。

胡金铨不想徐克参与改编自己的IP,吴思远也一口答应。没想到,兜兜转转,最后还是来到了徐克名下。但聪明的吴思远,为了避嫌,选择让徐克做出牺牲,不署名导演。

既然是项目重组,一切就得重新来过。杨紫琼那边,眼看蔡子明被杀,项目无法开机,于是选择了成龙的《警察故事3》,同样打了一场胜利战,让她的复出熠熠生辉。

吴思远与徐克是老友,合并一起工作,皆大欢喜。为吴思远打工,也更能激发徐老怪的创作热情,比给黑社会打工舒畅多了。

眼看李连杰、杨紫琼都用不上了,剩下一个莫少聪也就成了鸡肋,恰好那时候他爆发了吸毒丑闻。于是,也遭遇换角。

(△当年杨紫琼和莫少聪的定妆照)

徐克的加入,让吴思远有了现成的剧本。在选角上,吴思远提议周淮安由他心水的梁家辉来饰演。徐克接受了。

一度,李连杰辞演之后,武术指导程小东甚至提议让甄子丹顶上,但徐克摇头:“子丹杀气太重,演不了儒侠。”

对的,周淮安是一名“儒侠”,不是谁都能演的。

说到“儒家”的设定,就得回到胡金铨的《龙门客栈》上去了。

1966年,胡金铨为“邵氏”拍出了石破天惊的《大醉侠》,打开了中国武侠电影的大门,与紧随其后的《独臂刀》的导演张彻一起,被称为“绝代双骄”。但是邵逸夫看不清形势,并没有《大醉侠》就对胡金铨高看一眼,依旧对他不冷不淡。胡金铨愤而出走,前往台湾与“联邦影业”签下合作协议。

那时候的台湾,面临什么样的局势呢?

1966-1967年的台湾,血雨腥风,具体细节不聊了。总之,台湾局势非常混乱,民众充满了对当局的不信任。

胡金铨拍摄《龙门客栈》,就是这种不满情绪的外显化。

当时,好莱坞盛行的是007。胡金铨就想怎么拍一部华语版的007。据胡导自己回忆:“那时007很卖钱,因为007是特务,特务怎么能杀人如草芥?影响不好。于是就想拍一个反特务的,东厂啊什么的就来了。风气一开,几十部戏都是东厂什么的(笑)。”

他想到的是东厂,一个反007的故事。东厂想尽一切办法去抓人,主角要想尽一切办法逃出生天,这么个故事。至于故事背景,胡导想到了他最为熟悉的明朝。

《龙门客栈》,最初叫《充军》,讲的是明朝“夺门之变”后的事。原本,明英宗朱祁镇受太监蛊惑,御驾亲征,前去讨伐瓦剌。结果在土木堡遭遇瓦剌围攻,发生“土木堡之变”,身败被俘。随军出征的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了铭、王永和等50多名朝廷重臣战死。太监喜宁投降了瓦剌,将明朝内部的虚实情况全部供出。

瓦剌可汗也先大喜,欲以朱祁镇为人质,一举攻入北京,推翻大明王朝。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有人主张迁都南避。兵部侍郎于谦等人等反对迁都,并拥立郕王朱祁钰即位为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朱祁钰即明代宗,年号为景泰。

随后,在于谦的指挥下,在北京城下击败了来势汹汹的瓦剌大军,大明王朝转危为安。

瓦剌见朱祁镇在自己手中失去了作用,就将其放还北京。朱祁钰没有杀了自己的哥哥,而是将其软禁于南宫。

7年后,朱祁钰身体不好,处于病危状态,于是召见大将军石享议事。结果,这石享眼见代宗垂危,加上太子已经病逝,景泰帝后继无人,便心中产生了新想法。离开代宗后,石享便与太监曹吉祥密谋叛变。

最终,石享与曹吉祥里应外合。曹吉祥从皇宫内部,打开大门,石享携裹了朱祁镇进入皇宫。

当日,等群臣上朝跪拜,结果发现龙椅上端坐的不是朝拜了8年之久的朱祁钰,而是突然变成了先帝朱祁镇。一阵面面相觑之后,还是接受了局势,正式接纳朱祁镇复辟。

这就是“夺门之变”,太监曹吉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先帝复辟,势必要诛杀拥护代宗的大臣们。于谦,首当其冲,因为当初就是他主谋拥立的朱祁钰。

于谦,被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于少保,他拥立朱祁钰,是迫不得已,并无私心。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于少保被以“谋逆”的罪名诛杀,满门抄斩。

太监曹吉祥因为拥立有功,获赐大量庄田,并协理京营军务。其嗣子曹钦被升为都督同知,后封昭武伯;曹吉祥的侄子曹铉、曹铎、曹䥧等被任命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逐渐升迁为都督;其门下客冒功得以当官的多至数百上千。朝中官员亦有依附曹吉祥,希望因此得到晋升的。曹吉祥这时权势颇大,与忠国公石亨被并称为“曹石”。

4年后,同样有拥立大功的石享从子石彪图谋镇守大同,以便与石亨里外掌握兵权;私造违禁的绣蟒龙衣、寝床等不法事。被关到诏狱,按谋反律判处死刑。

曹吉祥看到石享的遭遇,心中大恐,开始有自保的打算。据《明史》记载,他经常厚赏那些蕃将,尽量满足他们对金钱、物质的要求。蕃将们也害怕曹吉祥一朝失势后,自己的地位不保,因而愿意为曹吉祥卖命。曹吉祥的嗣子曹钦曾问门客冯益,“历史上有没有宦官子弟当天子的?”冯益说:“您的本家魏武帝就是。”曹钦听后非常高兴。所谓嗣子,就是太监无法生育,从别家过继给他的养子。

一年后,甘州、凉州告急,英宗命怀宁侯孙镗西征发。曹吉祥发现京城守备空虚,计划发动叛乱,由曹钦拥兵由外攻入宫中,曹吉祥则率领禁军从内部接应。

结果,事情败露,尚未出发的孙镗听闻消息后,立即转兵镇压,最终曹氏一家被判磔刑处死于市中。曹钦则于镇压过程中投井而死。

胡金铨熟稔明朝历史,《充军》一片,就是讲于谦就在被诛杀之时,一对年幼的子女因为年幼,没有被杀,而是充军西北。

片中大反派东厂厂公曹少钦,就是以曹吉祥与曹钦为原型,捏合在一起的人物。他意图谋反,欲对于家斩草除根。所以,说是充军,实际上曹少钦派出东厂东厂档头皮绍棠(苗天 饰)和毛宗宪(韩英杰 饰),在半路上截杀这对孩童。

诛杀于家子弟的地方,被定为龙门客栈。这是通关西北边陲的最后集结地,一旦过了龙门,天地为之一阔,就再难追踪了。

于谦身为兵部尚书,掌管天下兵马,手下众多。所以,于家孩童充军之时,就有于家军旧部朱骥、朱辉兄妹暗中守护,一路跟随。

龙门客栈的掌柜吴宁,同为于家军旧部。

东厂也很清楚吴宁的身份,也深知朱骥、朱辉的存在,之所以选择龙门客栈才采取行动,就是为了将于家军旧部一网打尽,尽数诛杀。

吴宁等人以为自己在暗处,却不知早已是案板上的鱼肉。

天平,倾向了东厂。

只是,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叫萧少镃的人,却改变了这一切。

是敌是友,无人可知。但是,他又身怀绝技,武功高深莫测。他倒向哪方,天平就会倒向何方。

于是,在龙门客栈之中,店方、朱氏兄妹、东厂番子,以及萧少镃,各方势力就上演了一场大戏。

胡金铨创作《充军》这个故事时,参考对象是《野猪林》与《茶馆》。水浒故事中林冲被发配充军的故事,得到鲁智深的暗中相护,终于在野猪林中矛盾爆发。

解差董超、薛霸押送林冲,早就接到高衙内的贿赂,计划就是在野猪林里杀死林冲。没想到有个从天而降的鲁智深,破坏了董超、薛霸的恶行,林冲得以抵达沧州。

《龙门客栈》前半段的套路就是抄写了《野猪林》,就是一个藏有预谋的押解案件,然后都有暗中守护者从天而降。《水浒传》后半段里另有燕青护送卢俊义的桥段,与野猪林模式大致相同。鲁智深是草莽英雄仗义救护朋友,燕青则是义仆救主。《龙门客栈》里也将这两种情义都容纳于内。

《龙门客栈》的故事焦点在于客栈,《水浒传》只提供了前面故事的框架,之后客栈成为矛盾焦点。又在于胡金铨对于老舍的痴迷研究,他后来自述龙门客栈的创作颇受《茶馆》启发,曾说:

“我一直觉得我国古代的客栈,尤其是荒野的客栈,实在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地方能像它这样时间、空间集中,一切冲突都有可能在这里爆发。”

1960年代的电影,还带有明显化的戏剧化特色。《茶馆》是中国舞台剧经典中的经典,各大阶层人士聚集于一家茶馆之内,能够演绎出复杂的社会乱象,老舍不愧是中国著名的剧作家。胡金铨借鉴了《茶馆》的模式,也将《充军》的矛盾集中于一家客栈之中,并因此将剧名改为《龙门客栈》。

剧中的萧少镃,现实中也有原型,即明朝的萧镃,他是代宗时期的户部尚书,太子少师。对于萧镃,值得一提的是他入阁,是靠太监王诚等人援引的,这标志着太监援引入阁的现象由此产生。

代宗时期,朱祁钰欲废掉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地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萧镃明确表示反对,因此被罢官。

“夺门之变”时,萧镃已经不再掌权,朱祁镇也就没有难为他。只让他告老返乡了事。

胡金铨将萧镃变名为萧少镃,而是成为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他基于同情原因,出于义气,一路保护于谦后人远赴充军。

胡导曾特意交待饰演萧少镃的石隽:“在保护于谦一行的过程中,体现出文人指挥官的特质。”

一言以概之,萧少镃是一名“儒侠”,文人气十足,首先是一名文人,然后才是一名大侠。玉树临风、温文儒雅,是他的特质。

胡金铨特意突出了萧少镃的书卷气,温和有礼,风雅自存,气度浑然天成。

吴思远改编《龙门客栈》,是看懂了胡金铨的精髓的,所以他心目中的第一人选,从来都是梁家辉,就是因为梁家辉身上难得的文人气度。李连杰,只是徐克的第一人选,那是因为蔡子明主控,必须是李连杰才行。

阴差阳错,最后还是落入梁家辉手中。

回说《龙门客栈》的故事,于家子女类同于林冲,朱氏兄妹与吴宁类似护主的燕青,萧少镃类似鲁智深,皮绍棠和毛宗宪类似于董超与薛霸,一切都能对得上了,就是一个扩展性的《野猪林》,然后加上曹少钦,就变成了《茶馆》。

胡金铨的影片,还向黑泽明致敬,学习了不少黑泽明的影像风格,在人物塑造上,萧少镃起初正反难分的身份,就非常像《用心棒》里的武士三十郎,看起来就是为了“义”义无反顾地出手,选择站在正义的一方。

而且,萧少镃还看起来与《七武士》里的武士们非常类似,最初不过是被雇佣过来的人,报酬极其低微,但主角却毫不计较,心甘情愿舍身相助,坚决不接受东厂的收买。说是为了报酬,其实更多的就是为了公义。就是路见不平,就是要拔刀相助,然后事了拂衣去。充分体现出了“侠之大者”的精义。

一个优质的创意,就是明明各有来自,从经典名著《水浒传》到现代戏剧《茶馆》,再从日本剑戟片到好莱坞特工片,胡金铨都借鉴了一些元素,却融为一体,让人无从看出,变成了自己的,还以武林客栈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独特标签与风格,影响了后世众多武侠影片的故事创意,后来者纷纷有一个客栈。

当然,胡金铨拍摄本片是基于台湾当局的阴暗进行拍摄的,他以“龙门”做隐喻,以“鱼跃龙门”的形式,暗示龙门是最后的庇护所,龙门以内是黑暗的东厂,龙门以外则是自由世界,离开龙门,就可以逃出生天,进入自由安全的地带。

当时,影片1967年在台湾上映,引起巨大轰动。1968年香港公映,创香港开埠以来,中外影片卖座最高纪录,是首部票房过200万的电影。台湾文化部门觉得台湾电影有救了,不必再仰香港电影鼻息了,于是非常兴奋地邀请台湾当局最高领导人小蒋进行观看。

结果,小蒋看是看了,但看过《龙门客栈》后,并未表示赞赏,反而是一脸铁青,一言不发就走了。

此举让台湾文化部门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辗转试探,后来传出小蒋一眼看出《龙门客栈》存在严重的政治问题,指出它存在一定左翼的“反动”情结,认为东厂即暗讽台湾当局,而江湖人士希望通过龙门客栈这一通道跳向西北地区,龙门客栈其实就是台湾海峡,这个逃出生天的做派,表达了左翼人士对大陆的渴望与想象,是希望能够从台湾乱局中逃出生天。西北望,射天狼。

剧本到了徐克的手中,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作的故事格局,依旧是“发配-投店/暗助-反杀”的路子。

只是,将原作里的客栈老板吴宁的戏份加大,而且由男变女,名叫金镶玉,借鉴了胡金铨另外一部电影《迎春阁之风波》。

《迎春阁之风波》由胡金铨执导,李丽华、田丰、徐枫等主演,于1973年上映。影片讲述了元末汉人反蒙,在迎春阁客栈展开的一场斗智斗力的血腥厮杀。金镶玉的原型就是片中李丽华饰演的客栈掌柜。2017年3月20日,金马影后李丽华逝世,享年93岁。

对于怎么改编的问题,首先是要找到对方的弱点。徐克觉得《龙门客栈》充满了阳刚之气,没有任何喜剧嬉闹的成分,这种风格在新时代环境下,显得压抑。在武打方面,原片的动作风格简洁明快,镜头缺乏变化,过于写实的感觉,缺少了想象空间,这就给新作带来了巨大的空间。

在徐克看来《龙门客栈》充满了“侠义”精神,影片始终充满了凝重、严肃、阳刚之气,新作要改变这种风格,需要灌注于不同的气质。这种气质,就是“情义”。

从“侠义”到“情义”,就是两种风格变换的关键所在。

江湖义士搭救忠良之后的精神不可少,这是武侠的精神。人必有情,用人性的角度去看英雄侠士,这就有了情义的世界。英雄义,儿女情,两者统而融之,便是对传统武侠电影精神的延续与创新。

《龙门客栈》里,石隽与上官灵凤饰演的江湖义士,风尘仆仆赶到龙门客栈,虽有男女之分,但两人都是头梳发髻,一袭布衣,手持长剑,一起并肩作战,一道出生入死。那是一个完全绝欲的世界,男性与女性之间只留存淳朴的战友情谊。

徐克要改编的,就是这个关系。侠客既要注重大仁大义,也要有普通人的感情。而且,感情的纠葛,反而要成为故事的主要脉络。

因为改编者是徐克,为了避免与胡金铨不必要的冲突。于是于谦改名成了杨宇轩,被流放充军的也变成了杨氏一对子女,身为杨氏部下的邱莫言一路暗中保护杨门孤儿,自不在话下。

萧少镃被改编成了周淮安,但这里的周淮安不再是杨宇轩的同僚,不再是他的同情者,他来到这里,主要是为了邱莫言,为爱而来。

至于龙门客栈的老板,原版里的吴宁是于谦旧部,新版里的金镶玉变成了与双方都没有关系的第三方。将原作里萧少镃的部分戏份转移到了她的身上。原作里萧少镃最初身份不明,偏向谁谁就会赢。这里这层戏份转到了金镶玉的身上,她偏向于谁,谁就会赢。

萧少镃的偏向,是基于“侠义”,基于公理。金镶玉的倾向,就变成了“情义”,谁动了我的真性情,我就偏向谁。

金镶玉的改编与出现,改变了原作的格局,她的风骚与多情,使得她成为了影片绝对的看点,也成为了当仁不让的第一主角,而且对传统武侠电影的观念进行了挑战。

那么,究竟该由谁来演金镶玉呢?

看过剧本,林青霞是想演金镶玉这个角色的。

但是,徐克意中张曼玉。

在这之前,张曼玉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花瓶,怎么可能由她来演呢?

这是因为在之前一次香港电影界的聚会上,有张曼玉、梁朝伟、徐克、王家卫等,香港演艺圈的人几乎到了大半。

张曼玉那天喝的多了点,没有了平常淑女的样子,东倒西歪的躺在沙发上,一伸手指着梁朝伟说:“把那酒给我拿过来”。

这一幕正好被徐克看个正着,徐克当即闪过一个念头,那一刻的风情,那种散漫与风骚的劲儿,正是徐克想要的情欲感。因此,就让她出演《新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一角。

开始选择张曼玉出演时, 几乎所有人都反对。

众人认为, 张曼玉从没有演过古装片,不合适, 最后还是吴思远、徐克力排众议, 顶着巨大压力使用了张曼玉。

对于林青霞,只好由李惠民去好言相劝,告诉她邱莫言是一位旷世侠女,就像香港武侠电影里的传奇角色“金燕子”,很不错,是一个非常好的角色。

就这样,林青霞被连哄带骗,就选择了邱莫言这个角色。

可是在拍到后面,林青霞才知道邱莫言这个角色并不是很出彩。

于是很生气的和李惠民说,以后我再也不拍你的戏了。后来拍戏过程中,林青霞眼睛受伤,干脆退出了剧组。

徐克也没办法,毕竟林青霞要好好哄着,得罪不得。只好找补,从剧情上做出改编。

最后黄沙中大决战,周淮安、邱莫言、金镶玉迎战大反派曹少钦。按剧情的发展逻辑,殉死的应该是金镶玉。

一者因为金镶玉的性格设置,本已暗示了她在大漠中自生自灭的结局。二来因为金镶玉与周淮安的感情戏,已经摆明了这俩人无论如何不可能走到一起。周淮安与邱莫言,才是正宗,是必然要在一起的。

可是,为了给林青霞找补,片中的苦情戏加到了邱莫言的身上,让她陷入黄沙之中,看傻了观众们。

片尾,剧情安排金镶玉一把火烧了龙门客栈,前去寻找周淮安,但一身豪气干云的周淮安怎么会选择与她呢?

这个设置,倒是为后来的《龙门飞甲》预留了空间。但是,当初它只是一种补偿,为了平衡林青霞与张曼玉之间戏份的差异而已,特意给了林青霞一个高光时刻。

所以,这是一个妥协。

至于其他的问题。文章先写到这里吧,已经一万字了,下一篇大概还有同样的字数在等着呢,届时让我们再具体走进《新龙门客栈》的世界,看看在黄沙滔天之下,一众英雄女儿都经历了什么样的情义世界。

明天见。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