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确的决策,绝不是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的结果,它要在人民群众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才能产生。黄克诚一生倡导调查研究,强调“涉及重大问题,调查研究要蹲下来”。他下部队时,喜欢到连队找干部战士谈心,不带警卫,不打招呼,走到哪里问到哪里。一次在湘西视察,正赶上午饭,他就蹲在
《前线》| 主题教育谱新篇
“蹲下去看清蚂蚁” 践行群众路线
蚂蚁在哪里?在基层、在一线。基层蕴藏着群众的无穷智慧,蕴藏着人心的无穷力量。抓好调查研究,要变“蜻蜓点水”为“下水捉鱼”。
正确的决策,绝不是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的结果,它要在人民群众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才能产生。黄克诚一生倡导调查研究,强调“涉及重大问题,调查研究要蹲下来”。他下部队时,喜欢到连队找干部战士谈心,不带警卫,不打招呼,走到哪里问到哪里。一次在湘西视察,正赶上午饭,他就蹲在地上边吃边拉家常,大家还以为是后勤派来了解伙食的,便七嘴八舌讲了不少真实情况。为什么说群众智慧是无穷的?因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应对和处理各种问题的经验,就是时刻进行着的千千万万、各不相同的社会实践。
困难在基层,难题不该给基层。焦裕禄生前有一个习惯:白天到群众中调查访问,晚上回来“过电影”,把白天所见所闻在脑子里重新“播放”一遍。通过“过电影”,他掌握了兰考的水、沙、碱之间发生、发展的规律,拿出改造盐碱地的具体详细方案,使抗灾斗争的战略部署建立在科学决策基础上。党员干部向下扎根,扎得越深,越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调查知全貌、研究获真知、决策有灼见,就能以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研究,一个矛盾一个矛盾突破,竭尽全力解决在当下、解决在任内,真正让调查研究的成果惠及百姓、推动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项目标任务最终都要落实在基层,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向前推进。调研不是图形式、走过场,不是为调研而调研,而是为了解决问题。1961年,周恩来同志连续4个昼夜在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调研,为党中央作出取消集体食堂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蹲下去看蚂蚁,要“蹲”得久点、“看”得细点,把最鲜活的情况“打捞”上来,防止浮在面上,避免箭离靶心。正如解开缠了疙瘩的毛线球,不是一拉一扯那么简单,而是要找准“线头”,从千丝万缕中厘清关键点、找准突破口。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哪些是体制机制弊端造成的,哪些是工作责任落虚落空造成的,哪些是形势发展变化造成的,精准“拆弹”、对症下药。多走走“自选路线”,多找找“盲点盲区”,眼睛始终向下看,脚步一直朝下走,访贤于百姓,问计于基层,求知于实践。
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收获的不能仅限于形成一份份调研报告、一份份政策文件,必须落实在一项项具体工作、推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上。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才能让思路更接地气、决策更有温度。
来源丨前线客户端
编辑丨李馨亚 刘元贞
审核丨任瑛 赵文斌
来源:房山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