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电影《南京照相馆》①

快播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2 10:28 1

摘要:8月2号上映的一部电影《南京照相馆》,好多网友看完哭得稀里哗啦,说“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伤痛,也是不能忘的历史”。今天咱们就来唠唠,电影背后那些让人痛心又敬佩的真实过往 。

8月2号上映的一部电影《南京照相馆》,好多网友看完哭得稀里哗啦,说“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伤痛,也是不能忘的历史”。今天咱们就来唠唠,电影背后那些让人痛心又敬佩的真实过往 。

先得说说南京大屠杀前的局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八月的时候,中日双方在上海那可是拼得你死我活,一百多万人在战场上厮杀,打了整整三个月,最后咱中国军队因为各种原因大溃退 ,上海一沦陷,南京可就危险了,当时南京可是首都,战前有一百多万老百姓呢。那些有钱有势的高官豪绅,一听上海没守住,麻溜地就带着家眷跑了。车票船票那叫一个抢手,价格飞涨,很多人砸锅卖铁才勉强买到一张离开南京的票 。可穷人呢,就算掏空家底也买不起,只能留在南京,指望政府和军队能保护他们 。谁知道,日军一路推进,国民政府居然迁都了,就留了少量军队守南京,对那些没钱离开的老百姓也不管不顾 。面对装备精良、火力强大的日军,留下的中国军队根本挡不住,节节败退,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就此拉开帷幕 。

电影里最让人愤怒的,肯定得是“百人斩”这个情节。这可不是虚构的,是真实发生过的人间惨剧 。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九联队第三大队在进攻南京途中,副官野田毅和步兵炮小队长向井敏明,这俩恶魔居然搞起了“百人斩竞赛”,比谁先杀够100个中国人 。他们从无锡就开始杀人,到常州会合的时候,向井杀了56人,野田杀了25人,一看都没到100,那就接着杀 。12月10号中午,两人在紫金山碰面,这时候向井说自己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两个变态还哈哈大笑,因为分不清谁先到100,居然决定继续比赛,目标提高到150人 。更气人的是,日本随军记者为了炫耀,全程跟拍,还在《朝日新闻》上报道,甚至给他俩拍了合照登在报纸上 。电影把这个场景还原出来的时候,好多网友都说:“隔着屏幕都想冲进去揍这两个恶魔,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这两个恶魔的行径,就是南京大屠杀暴行的一个缩影 。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破南京城防,南京大屠杀全面爆发 。日军进城后,各种惨无人道的暴行不断上演 。他们把中国人骗到一起,说只杀军人,要检查手上有没有老茧 。连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还故意把孩子放在最前面,就怕有人能活下来 。等大家举起手,日军立马露出狰狞面目,开始疯狂屠杀 。长江岸边、中山码头、燕子矶这些地方,到处都是尸体,集体屠杀成了常态 。成千上万的军民被赶到江边,挖好坑后,就被机枪扫射、刺刀捅杀、汽油焚烧,甚至直接活埋 。秦淮河的水都被染红了,尸体把河道都堵住了,空气中全是血腥和焦糊味 。有一张15000人被集中起来,在屠杀前拍的合照,人多得镜头都装不下,这得是多大的灾难啊 !还有被烧焦的遗体、挂在大街上的人头、被杀害的几十名中国人的照片,以及堆满尸体的街道,这些都是日军暴行的铁证 。

电影里“藏底片”的情节,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当时在南京大屠杀现场,有一些人在记录这场灾难,他们是大屠杀的证人 。其中有国际友人,也有日本自己人 。日本随军记者拍照片本来是为了炫耀、邀功,没打算公开 。可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国百姓接触到了这些照片 。就像电影里演的,一群普通老百姓躲在吉祥照相馆避难,为了活下去,被迫给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 。结果意外冲印出了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这些照片刺痛了他们的心 。虽然都是小人物,但在危难关头,他们意识到了这些底片的重要性,决定拼死保护,完成了从保命到保证据的觉醒 。这就像网友说的:“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住了历史的真相,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

《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超级英雄式的人物,却用一群小人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它提醒着我们,历史不能忘,那些为了守护真相、守护尊严的普通人,更不能忘 。我们记住这段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珍惜现在的和平,让这样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家人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这部电影,感受那段沉重的历史,也感受小人物身上的伟大力量 。

未完待续...

来源:星河温柔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