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爱情,没苦硬吃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18:15 3

摘要:映前不少人好奇蒋奇明x张艺凡这对新鲜组合能碰出什么火花,映后评论两极分化。喜欢的赞轻盈、灵动、细腻,不喜欢的骂矫情、莫名其妙、无病呻吟。

遥记得6月飘去上影节时,一部叫《七天》的国产爱情片热度不小,根本抢不到票。

直到上两周七夕终于在院线上映。

映前不少人好奇蒋奇明x张艺凡这对新鲜组合能碰出什么火花,映后评论两极分化。喜欢的赞轻盈、灵动、细腻,不喜欢的骂矫情、莫名其妙、无病呻吟。

正如导演/编剧邱玉洁所回应的,“矫情和诗意说的可能就是一件事”。

批评和欣赏常常聊的也是一件事。

批评的说“你们异性恋真的好没意思啊”,欣赏的说“如果你仍然相信爱情,就会感受到《七天》的可贵”。

而这两种意见我竟然都赞同,既觉得它没意思,又觉得它可贵。

没意思的地方在于,国产爱情依然在没苦硬吃,人为制造磨难,从前是出轨、堕胎、车祸的伤痛文学,现在是时空穿梭、未卜先知的奇幻纯爱,形式越花哨,越显内容贫乏。

可贵的地方在于,女性编导摄组合太擅长捕捉最私密又最汹涌的情感暗流了,让人即便不相信故事设定,还是会猝不及防卷入电影营造的温柔细腻的内心空间。

这也是此片尽管口碑一般,飘依然想聊的原因。

为了让大家理解以上悖论,我们先举个例子看。

与离别数年的热恋男友再相见会是什么反应,激动热吻?感动落泪?都不大准确,也有些直给。


那一刻的情绪是复杂的,是躲闪,是近乡情怯,是根本不敢抬头看他,是羞怯欢喜混杂着害怕紧张。

片中,女主温倩(张艺凡 饰)看见七年未见的男友陈丑时(蒋奇明 饰),她全身心都在对方身上,随着对方逼近,她羞怯地笑着往后退,不小心磕到花坛被提醒后,更不好意思了,机械地按着浇水壶,胡乱给花浇水。

两人围着花坛站立了一会,女主透过大叶植物的罅隙偷看他,终于慢慢从植物后挪出来,对上对方灼灼的目光。那一刻还有点难过,男主比约定时间提前了一天,他说“最后一天太难熬了”,接下来的床戏顺理成章。

以前看的国产爱情片,多是用密集台词、抓马情节填充每一寸空间,此片把汹涌的情绪暗流拍出来。主角的反应,尤其男主,是那么真实、细腻、反套路,如果你喜欢影片风格,会很容易掉入它的情绪漩涡。

但是,这样的沉浸仅止于电影的单个场景,一旦联系起设定和前因后果,沉浸就会被迫中断。

这就要聊到该片离奇的奇幻设定。

男主陈丑时有个特异功能,能看到跟恋爱对象的恋爱时长,跟女主温倩的恋爱时长是七天。

面对一个注定要分手的恋爱,陈丑时的态度是他对抗不了命定之事,今宵有酒今宵醉,好好谈完七天再好好离别。

他从前的女友都不相信他的特异功能,只有温倩相信了,然而温倩的做法很决绝,谈一天两天后强行断联,让时间暂停,因为此前验证过只要他们不在一起,倒计时七天的时间就会自动暂停。

(影片后半段会揭示温倩这么做的立场,这里就不做剧透)

所以,你会看到两个才认识三天的人,自顾自上演生离死别,分开的桥段如丧考妣。千年等一回的白娘子许仙,好歹一起共同生活了三年,才有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等生离的哀鸣。

之后他们七年才见一次,到达上文提及的场景,是七年又七年后,他们做了什么,编剧要这么惩罚这对苦命的恋人,破坏天规的牛郎织女好歹一年还能见上一次。

即便后面女主的动机,可以让这个故事自圆其说,从观众角度也是很难代入的。

不是相不相信爱情的事,而是我们人生中就只剩下爱情这件事了吗?

就算真有这样一对延迟满足狂热爱好者,一辈子跟你匹配也就这一个了吗?世界上那么多人,即便灵魂伴侣也不会只有一个的。

这种感觉就像玻璃房中自成体系的生态景观,值得观赏但外人进不去,也无法产生交互。

但面对这么离地万里的设定还是不忍心否定它,因为除了设定真的有用心营造一幕幕场景,除了爱情本身不值得品味,值得回味的还有不少有趣的台词、浪漫的细节、舒服的桥段以及蒋奇明绝佳的表演。

电影开篇是如《花束般的恋爱》一般奇特又莫名契合的两个灵魂的相遇。

他们聊的事,在别人听来可能无聊、不着边际,可两人就莫名对上了,被彼此吸引。

男女主在夜晚的海边行走,海风刮过像刀子划过脸庞,女主形容这是穷奇一家来过——

有种叫穷奇的妖怪,他们一家三口乘着大风出行,爸爸负责麻醉,孩子迅速用镰刀划人,然后妈妈撒药让伤口迅速愈合,所以大风刮过,人觉得脸被划开了口子,可又看不到伤痕。

一般人听到这种怪言怪语,顶多投给一个脑回路清奇的眼神,然后……没有然后了。

男主却被这个故事吸引了,后来男主也讲了小时候想当调屁师,想调出世界上最香的屁的梦想,女主竟也听得津津有味,两个怪诞的灵魂相遇了。

遇见的两天,他们游走在这座不像有海的海滨小城,没日没夜聊天,那些无聊的、幼稚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废话,在他们看来却是彼此才能听懂的暗语和情话。

像不像物质发达之后才有的闲散文艺爱情片?

拍成《爱在》三部曲那样,由美丽风光、和煦阳光、精辟台词、舒缓节奏、隽永主题组成的文艺特供片,未必不会成功。

片子有些场景,拉出来是可以N刷的程度。

离别戏,两人难分难解,女主的帽子忽然被吹掉,男主顺着台阶拾级而下去追帽子,帽子捡了起来,女主不见了,通常情况下男主会难过会伤心。

蒋奇明在那刻展现了他的神妙演技,反其道而行之,先是怔住,然后笑了,轻摇着头,转身时,一只猫走过后面的雪地。

戏的设计精巧浪漫,构图、镜头充满诗意,恰好到处,绝不无聊。

你能感觉到主创在一个个场景里一定倾注了很多心血,演员一定很投入,才交出了准确又不俗的表演。

还有,一座桥伸缩拱起,恋人被隔在两边,平展铺开,恋人相遇了,运用城市建筑物营造浪漫的场景宏伟、奇特。

可惜的是,再诗意的镜头也抵不过爱情主题的贫瘠,甚至看完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它想表达什么。

用爱情抵抗命运?

前提是得让观众相信片中的爱情,还得相信片中爱情真有那么大能量,前者显然不可信,再看后者,女主对爱情的坚持,间接延长了男主生命,但这是阴差阳错之下达成的,并不能证明爱情的能量。

能看出影片也想探讨爱的永恒与短暂,人人都想追求长久的爱,可在当下恋爱大多短暂,明知这个概率,你还会认真投入一段恋爱吗?这个主题是有当下性的,然而影片通过女主的选择,还在强求一辈子的爱。

想来想去,这些花哨、自相矛盾的设定,实际更多是为了追求剧情的转折与跌宕,解读不出什么可信的内涵与主题。

“异性恋真的好没意思”,再次拎出开头网友的批评。

发展到现在,异性恋有个很大的问题,没有外部阻碍了,爱情路人的绊脚石基本清除殆尽。

梁祝最大的阻碍是门第,罗密欧朱丽叶的阻碍是世仇,贾宝玉林黛玉的阻碍是封建礼教,到了现在这些障碍都没了。

现代爱情谈不上世仇,就算有也会让位于利益,此外,年龄、阶层、性别、国别……唯独剩下一个同性我们不能拍,其余没有什么值得电影去审视的客观外部阻碍了。

没有阻碍怎么办?创造阻碍。

出轨、车祸等狗血桥段被厌弃后,这些年开始用时空穿梭来增加爱情的难度,剧情的跌宕,如《想见你》《闪星》。

这就要考验奇幻设定的合理性,《七天》的问题正在于此,在没有内部生活厚度,也没有《泰坦尼克号》那样的外部灾难的基础上,偏要让人相信几天的相处可以抵达一辈子的纯爱设定,这太理想化,也容易变成无病呻吟。

那除了奇幻,爱情片就没有出路了吗?

有,但难度更高。

可以将经典的爱情模版跟其它艺术形式结合,比如人物内核与歌舞结合的《爱乐之城》,看似抓马,实则把情感流动与现实困境落地得很扎实,非常触动人。

此外,还有一大类,解决内部阻碍。

有已经被我们拍烂的“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式爱情,主题是现实物质腐蚀爱情。

还有一类正欣欣向荣,观众迫切需要的冲突型爱情片,探讨亲密关系的隐形裂痕。

正在上映的今年北影节最佳影片获得者《爱的暂停键》,影片对歇斯底里型妻子、回避型丈夫关系模式的探索,完全可以套用来分析《再见爱人》好几对嘉宾的相处模式。

在大众对爱情不再抱有甜蜜幻想时,就需要直视爱情的千疮百孔,这类剧作显然需要创作者具备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女性执导筒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轻盈、细腻、诗意的视角,但跟上观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和深度化的审美需求,任重而道远。

聊这篇其实也是出于感慨,如今已经很少见高度提纯爱情的国产电影了。

《七天》并没有创新,但主题尚算纯粹,让人久违地瞥见一些爱情模样的瞬间,在麻木中唤醒了一点对甜蜜的渴望。

当世俗已经太多杂音告诉我们“爱情不值得”时,或许我们更需要尝试着以一种抽离于现实之外的目光,去审视人与人之间是否真的不再相信爱情了?还是不相信自己有爱的能力?

当下社会中疲于奔命的男男女女,已难在生活中实践出真知了。

在这样的语境下,爱情片何尝不也是一种实验片。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