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半段突然一扯,啪一声,所有碎片拼成一张完整的图,可惜图边被撕掉——凶手到底怎样?
曼谷唐人街的潮湿味还没散,郭富城就拎着相机在巷子里晃,晃得人犯困。
前半段像被拉长的橡皮筋,线索碎得捡不起来,观众只能干瞪眼。
后半段突然一扯,啪一声,所有碎片拼成一张完整的图,可惜图边被撕掉——凶手到底怎样?
没人知道。
豆瓣6.8,三万多人打分,像一场小范围试吃会,吃完就散了。
另一头,日版《嫌疑人X的献身》开场三分钟就把尸体摆上桌,节奏像地铁早高峰,挤得人喘不过气。
石神用数学公式给邻居靖子造了一个完美壳,汤川学用物理定律一层层敲壳,敲到最后壳碎了,观众也碎了。8.4分,二十三万人打分,像全民公投,票票带泪。
慢与快,不只是节奏差,更是给不给观众“玩”的权利。
《C+侦探》把线索藏得太深,像在密室门口挂了锁,钥匙却揣导演兜里;《嫌疑人X》把线索摊在桌面,观众边追边猜,猜错了也爽。
前者让人看,后者让人参与。
氛围也分两路。
曼谷的闷热、庙街的油烟、泰语夹杂粤语,像一碗冬阴功加鱼蛋,味道冲但陌生;东京的灰楼、便当店、安静的铁轨,像便利店关东煮,熟悉却藏着滚烫。
异域感与亲切感,各吃各的胃。
演员?
郭富城后半段眼睛里的血丝是真拼命,可惜戏被剪得七零八落;堤真一演石神,一句“我赢了”说得像数学定理,冷静里炸出心碎。
一个好演员被剧本拖,一个好剧本把演员托上天。
选片其实简单:想闻曼谷的霉味、看郭富城流汗,就点《C+侦探》;想被数学天才的温柔暴击,就点《嫌疑人X》。
别指望一部片给全部,推理片的乐趣本来就不是答案,而是“原来人心可以这样拐弯”。
来源:碧水涟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