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本上某个动作片要是请到了成家班,别的不敢说,动作这方面绝对没问题,他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演员特点以及影片成本做出观众喜欢的动作。
这个夏天的暑期档充斥着努力的老头儿。
年轻的他们魅力四射,老年的他们依然是法拉利。
他们还在加班,也暴露出一个问题,电影动作演员为什么老龄化严重?年轻动作演员为啥也青黄不接了?
成家班更新换代很快,还跟得上时代,他们的动作不老派,很新潮。
像《捕风追影》里,梁家辉根本不会打,但给他设计的凌厉小刀近身战就让人胆寒,老宗师的杀气扑面而来。
基本上某个动作片要是请到了成家班,别的不敢说,动作这方面绝对没问题,他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演员特点以及影片成本做出观众喜欢的动作。
成家班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他们还做动作理论研究,这在全世界都比较少见。
可参考《成龙的特技》,成家班的动作完全是成体系的,技术、脑力、创意、美学、胆量、专业、用心、勤奋、巧妙。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有理论支撑,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这么设计的好处在哪,讲得明明白白。
成龙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也是因为成家班在动作片领域的贡献太大了,完全是升级换代,可以写论文的级别,这也是成家班的动作人才层出不穷的一大原因。
换句话说,成家班养得起。
哪怕他们不走向台前,只在幕后也能有高工资,高待遇,不仅仅能接国内的单子,国际上他们也是炙手可热。
成龙前段时间采访说,成家班现在有八队人,一队大概30人,一队在广州,一队在英国拍《蜘蛛侠4:崭新之日》,两队在横店,之前的《阿凡达》《地狱男爵》《王牌特工12》《神奇女侠》《环太平洋》也是成家班在保驾护航。
但好归好,一般片子确实请不起成家班,正儿八经的动作团队很贵。
别说成家班了,比他低一个档次的甄家班都不便宜,而且甄家班也不像成家班那么吃得开。
那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在这个行业要想吃饱饭就得做到顶尖,否则又累又受伤,赚的钱可能都不够医药费,一个行业来钱太慢,入局的人自然少,成家班又凤毛麟角。
此外,不一定所有动作演员都愿意干幕后,都愿意熬。
吴京在《幸福三重奏》上跟于谦聊天,一哥们儿拍戏,三十个孩子练了八个月,刚选完角色,觉得没选上主角,一孩子就要走。
可是他忘了他的能力是这八个月培养出来,并非自身有多强,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的心态也让这个行业的人才青黄不接。
再者是影视工业化的流程完善了,明星不用懂武术也能拍打戏。
借助剪辑、分镜、替身,演员只需站桩摆几个姿势即可,这套模式在好莱坞盛行,国内更新换代后也学到了精髓。
况且主演一般是整个剧组的核心,一旦受伤停工多日,开支增加,风险太大,承担不起,几乎没有哪个剧组愿意冒此风险。
还有一个扎心的事实,动作片不流行了。
《捕风追影》已是近十年最好的国产动作片了,在暑期档,票房才堪堪过10亿。
翻开中国影史票房榜,20亿票房以上只有两部动作片,《战狼2》和《红海行动》,前100也就多了《功夫瑜伽》《怒火·重案》《湄公河行动》《叶问4》,就连诚意十足的《碟中谍8》内地也才4.64亿。
前两年流行现实主义,女性主义,这两年流行牛马+喜剧。
题材不停的换,唯独没有动作片的身影,哪怕《捕风追影》带出了养子军团,大家也都喊出了动作片后继有人了,可前路漫漫。
就像成龙所言:“某个人很能打,但不会有人投,几百万都不愿意,如果换一个长得帅有流量的,老板就愿意花大价钱。”
可见,时代变了,观众的喜好变了。
洪金宝这种灵活的胖子不会有了,甄子丹放到现在也很难大红,他也是熬到了45岁才等到了《叶问》,吴京也是默默无闻十几年才有了《战狼2》。
成龙没割双眼皮前也被古龙说太丑了,之后长相变的顺眼了才有了观众缘,李连杰这种出道即巅峰,又帅又有英气又能打的动作演员太少了。
所以不是他们不愿意拍,也不是年轻人不想入行,是时代淘汰了动作片,让它从主流滑向了次一级,不再是第一选择,风吹过,一阵呜咽,动作片终究成为了时代符号。
来源:闲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