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看《新闻联播》才知剧组拍到哪了: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上映 网友:把郭帆导演打上天去,空间站里体验生活,不然拍啥科幻片?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18:36 2

摘要:说起这个剧组,可能是全世界最特别的——导演朱翌冉只能通过邮件和航天员沟通,甚至还要看《新闻联播》才能知道“剧组”今天拍到哪了。

说起这个剧组,可能是全世界最特别的——导演朱翌冉只能通过邮件和航天员沟通,甚至还要看《新闻联播》才能知道“剧组”今天拍到哪了。

而三位“太空摄影师”在完成每天超过12小时的繁重科研任务之余,扛起全国产8K超高清摄影机,用第一视角记录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出发前,导演只有3小时对他们进行培训:“半小时教机器,剩下两个半小时都在聊‘我们到底要拍什么’。”

你能想象吗?

有一部电影,导演在地球,演员和摄影师却远在400公里外的太空——而且,摄影师还是咱们的航天英雄!

这就是已经登陆全国院线的《窗外是蓝星》,中国第一部用8K摄影机在太空实景拍摄的电影。

没有绿幕,没有特效,没有影棚。

所有的画面,都来自神舟十三号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亲手拍摄的183天真实记录。

“最牛剧组”:导演在地球,摄影师在太空。

说起这个剧组,可能是全世界最特别的——导演朱翌冉只能通过邮件和航天员沟通,甚至还要看《新闻联播》才能知道“剧组”今天拍到哪了。

而三位“太空摄影师”在完成每天超过12小时的繁重科研任务之余,扛起全国产8K超高清摄影机,用第一视角记录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出发前,导演只有3小时对他们进行培训:“半小时教机器,剩下两个半小时都在聊‘我们到底要拍什么’。”

导演说:“我不要英雄叙事,我要让每个观众感觉。你就是01(翟志刚)、02(王亚平)、03(叶光富),你就是航天员本人。”

太空生活大揭秘:原来你们是这样的航天员!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部“正经”的科教片,那就错了!

《窗外是蓝星》更像是一部真实、幽默、接地气的“太空Vlog”。

王亚平的女儿送她的小兔子挂件在飞船上升时缓缓飘起,瞬间失重;叶光富变身“太空托尼”,帮队友理发,头发屑要小心地用吸尘器接住;春节那天,三人穿着红色唐装吃太空饺子,翟志刚一句东北味十足的“飘了啊~”逗乐全场;

还有如何在太空洗头、刷牙、睡觉……甚至如何把尿液净化成饮用水,全都拍给你看!

最经典的是出舱前的“感觉良好”三连:翟志刚:“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王亚平:“我待会儿出舱,感觉良好!”叶光富:“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全场爆笑。

原来航天员不止是英雄,更是可爱、真实、幽默的普通人。

绝美蓝星:每一帧都是屏保级画面。

除了生活日常,航天员还用8K摄影机拍下了从太空看地球的震撼画面:祖国山河在太空视角下如同巨幅水墨画;阿拉伯半岛、尼罗河如同大地图般清晰可见;地球夜晚的灯火,像星星一样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每90分钟经历一次日出日落,航天员常常“等光来”就为捕捉最美的一刻……

有一段翟志刚拍摄的云海画面,美到很多人以为是CG特效。他说:“这是真的,我们只是等到了最好的时刻。”

技术挑战:全国产8K摄影机如何上天?

把专业电影设备送上太空,绝不是“打包发货”那么简单。航天科研团队攻克了:火箭发射时的剧烈震动;太空的极端温度辐射环境;在空间站内安全充电和存储……

他们最终定制出一套符合航天标准的“8K、50帧、全画幅”拍摄系统,全部国产。这也是中国航天与影视工业一次了不起的跨界合作。

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

导演朱翌冉交流时说“这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种热爱+责任。”

当时,俄罗斯宇航员已在国际空间站拍电影,法国宇航员用镜头记录了16次太空日出。

“只有航天大国才能做这样的事。如果我们今天不做,十年后还是要做——那为什么不现在做?”

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我们走出了第一步,也许下一步,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就能上空间站实拍了!”

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大片”,但它提供的真实感与亲近感,是任何特效都无法比拟的。

或许正如一位观众所说:“以前觉得宇宙很远,航天员很伟大但也很遥远。但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太空就像我家窗外,而他们,就像我身边的朋友。”

这才是中国航天的浪漫——把最硬的科技,变成最柔软的叙事;把最远的太空,拉进最近的人心。有网友这样说:把郭帆导演打上天去,空间站里体验生活,不然拍啥科幻片?

来源:风云圈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