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年《战狼2》56亿,央视采访一句“坦克没后视镜”被剪成鬼畜,全网笑他吹牛。
6天26万,影院直接挂零,吴京这次真被嘲麻了。
不是片子烂,是“战狼”两个字成了靶子。
当年《战狼2》56亿,央视采访一句“坦克没后视镜”被剪成鬼畜,全网笑他吹牛。
现在旧梗又被翻出来当新刀,谁还管原采访后面那句“我们真把坦克开进非洲炸”。
票房扑街,骂声却涨十倍。
点开短视频,全是“吴京劝非洲人戴口罩”的表情包,底下高赞:“爱国饭吃到吐”。
可这片子撤档前,豆瓣没出分,猫眼想看人数不到两万,宣发几乎隐身。
真看过的人吐槽节奏慢、反派弱,没人提“爱国”。
怪就怪在,骂声全冲着吴京本人,而不是电影。
有人总结了三类人最嗨:
1. 流量资本,恨他当年砸烂“天价片酬”玩法;
2. 好莱坞拥趸,嫌他抢了超英蛋糕;
3. 键盘侠,生活不顺,拿“战狼”当出气筒。
其实路人最直观感受是:疫情后兜里没钱,看到“热血”俩字就烦。
不是讨厌吴京,是讨厌被提醒“你该燃”。
就像网友说的:“加班到十点,真没空关心坦克后视镜。
”
但转头一想,要是没《战狼2》,现在连吐槽的素材都没有。56亿那天,朋友圈全是“护照背面那句话”,谁还记得?
热闹过去,吴京还是吴京。
新片撤档,他一句话没说,默默剪下一部。
有人嘲讽,有人叹气,也有人留言:“下次别拍坏蛋了,拍个打工人翻身,可能更卖座。
”
笑归笑,门已经撞开,回不去了。
来源:溪边旁观鱼的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