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把票房榜前三占了,听着挺风光,可再往下看,《长安的荔枝》6.7亿直接扑街,回本线都没摸到。
“今年暑假,你进过几次电影院?
”——别急着回答,先摸摸钱包,它可能比你更诚实。
院线:三部电影撑场子,剩下全在陪跑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把票房榜前三占了,听着挺风光,可再往下看,《长安的荔枝》6.7亿直接扑街,回本线都没摸到。
说白了,观众不是没钱,是懒得为“还行”买单。
一张票四五十,外卖都能加俩鸡腿,凭啥要替平庸的剧情买单?
网大:老牌打星集体翻车,情怀碎一地
樊少皇憋了7年的《危情风云》,2000万成本,70分钟片长,票房60.8万,连盒饭钱都不够。
赵文卓拉来马楚成+武术冠军,9小时535万听着唬人,一算账还是亏。
最惨的是陈浩民,《狄仁杰之降魔咒》3000万砸下去,3天83.8万,裤衩都快赔没了。
当年段誉、哪吒的滤镜碎成渣,网友辣评:“这不是狄仁杰,是‘狄仁愁’。
”
唯一笑得出来的是张浩,《新逃学威龙》蹭着星爷IP,2000万票房稳了。
但别急着鼓掌——翻拍就像开盲盒,张浩抽到了隐藏款,陈浩民直接抽到“谢谢参与”。
为什么连明星都带不动?
观众早不是十年前那批“给张熟脸就掏钱”的冤大头。
抖音3分钟讲完一部电影,B站5分钟吐槽烂片,套路还没开场就被剧透个精光。
樊少皇的子弹飞了7年,飞不过网友一句“老梗”;陈浩民的狄仁杰,探案不如探网友的笑点。
更扎心的是成本——3000万在网大圈算巨制,可特效依旧五毛,剧本依旧硬伤。
钱砸在明星片酬上,留给制作的只剩碎银子,观众一眼看穿:这不是大片,是“大冤种”。
下次拍片前,建议制片方先扪心三问:
1. 剧本能不能让路人甲听完梗概就想看?
2. 明星是锦上添花,还是唯一的遮羞布?
3. 3000万预算里,有多少钱真的花在“能让观众爽到”的地方?
暑假档的教训就一句话:别再喂观众吃冷饭,还指望他们夸香。
来源:city电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