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压神器!全网夸的口碑好片,看一集立马被治愈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9 02:07 2

摘要:每到周末,总想吃点美食,来犒劳辛苦一周的自己。那么,你肯定想问,吃什么呢?这部纪录片,或许可以供你参考。它深入中国乡土、探寻地道风味。它以原生食材和传统技艺为线索,记录食物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共生关系。镜头不仅捕捉大地的馈赠,更挖掘食物背后质朴的情感与智慧。这部

每到周末,总想吃点美食,

来犒劳辛苦一周的自己。

那么,你肯定想问,吃什么呢?

这部纪录片,或许可以供你参考。

它深入中国乡土、探寻地道风味。

它以原生食材和传统技艺为线索,

记录食物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共生关系。

镜头不仅捕捉大地的馈赠,

更挖掘食物背后质朴的情感与智慧。

这部美食纪录片叫做——

《源味中国》

开篇镜头里的河流山川、日出流岚,

农人劳作的精致航拍配上旁白解说,

似乎熟悉的《舌尖》味儿窜出来了。

但接下来,画风马上就变了。

柴达木的枸杞,马家沟的芹菜,

宁夏的大米,新乡的小麦,

贵定的云雾茶,滏河的贡白菜…

没有名厨掂勺,没有工匠手艺,

更没有创业史和心灵鸡汤,

《源味中国》里全是新鲜食材…

比如,新鲜的宁夏中卫西瓜。

新鲜的浙江慈溪杨梅。

新鲜的广西钦州青蟹。

按官方的解释是:

以源说味,以味探源…

用大白话总结“源味”,

就是三个字:土特产!

本片和一般的美食纪录片不同,

因为它竭尽全力讲述“土特产”“土味”。

比如,镜头先后聚焦↓

内蒙古阿拉善的驼奶做成奶皮,

卖相似乎有些粗陋。

宁夏中卫的西瓜和油饼拌着吃,

味道颇为猎奇。

洪泽湖大闸蟹明明是高级食材,

却做成一锅粥。

山西右玉的盐煎羊肉新鲜细嫩,

奈何如此豪放 。

而片中的人物的吃相更是风格成谜…

甚至吃瓜,都是在田里,

拿起大刀就开劈开吃。

还别说,奶奶切瓜的刀工,

比那些切丝切片的豪迈多了!

本片没有炫技慢镜头和精致装盘的摆拍!

说实话,《源味中国》里呈现的美食,

大多是出自民间厨房的日常饮食…

但镜头纪录了食材特有的土滋味,

这样的土丝毫不做作,

反到催生了一丝好奇:

这些食物在原产地,

有着怎样特别的吃法?

值得一提的是,

本片由中国农业部协助拍摄。

片中的土特产,也都是——

经过农业部认证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拥有官方“土特产证明”…

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的特产,

不仅独特优质,它们大多还有——

隐藏的额外加分项…

具体来说,

片中的土特产,之所以受欢迎。

除了品质外,还有“人文因素”起作用!

举个例子:

长江三峡西陵峡的北岸,

盛产秭归桃叶橙…

这个品种因叶似桃叶而得名,

而当地产的桃叶橙——

果形饱满、皮薄肉厚、香甜无渣!

秭归桃叶橙的产地是屈原的故乡…

据历史记载在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

种植柑橘类作物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屈原笔下的《橘颂》灵感正来自桃叶橙!

屈子颂橘借橘树表达坚贞不渝的品格,

而桃叶橙也有诗人风骨,

别的地方种不出这味儿!

当然不是什么人杰地灵的玄学…

而是西陵峡北岸的地势,

造就了特有的峡江地山河谷的小气候,

十分适宜桃叶橙生长。

桃叶橙其实是当地人勤劳改良的品种。

但他们更愿将秭归的桃叶橙,

视为屈子“橘颂”里穿越千年的果实,

带着对祖先的崇敬。

当儿孙离开峡谷去往外面的世界时,

心中最想念的是家乡桃叶橙的酸甜…

最铭记的或许就是和祖先一样的风骨与志向吧!

你看,一颗橙的意义远比酸甜滋味更丰富。

片中有一个画面,令人记忆犹新:

重庆奶奶辛苦的挤着双眼挑选藤椒…

这才是劳动者真实的样子!

他们不会说漂亮台词,

只会用实际行动来讲述自己是如何劳作,

而劳作又如何回报自己。

尽管并不享受,并不轻松,并不心甘情愿…

但等到炊烟起落,即便餐盘再简陋,

盛满的也是亲手创造出的珍贵财富。

一碗人间烟火,就是生命里的岁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很多人对劳动最早的认识。

而本片则让我们见识到——

广阔土地上的劳动者们,

用勤劳智慧赢取生活的画面。

山西大娘马随兰放羊身影和原野融为一体…

宁夏瓜农袁兴民带着全家品尝成熟的西瓜…

建设兵团老兵张永清还会采罗布麻挫绳子…

这些画面有血有肉有泪有汗,真实而踏实!

我国地理标志产品已超过2000种。

涉及农产、副食、手工等多个种类,

相关保护法也应运而生,

尊重保障了劳动者的成果。

源味饭菜并不养眼,

但却养活了为它付出的人。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而这方人也在不断改变着脚下的土地!

来源:是个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