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还记得张颂文主演的《狂飙》吗?热度席卷全国,不仅让演员张颂文跻身一线,更让其取景地江门迎来旅游热潮,带动了江门相关景区消费人次环比暴涨,网友对取景地的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这一幕,不禁让人想到同样由张颂文主演、全程在惠州拍摄的《扫黑决战》,但许多人不知道是
大家还记得张颂文主演的《狂飙》吗?热度席卷全国,不仅让演员张颂文跻身一线,更让其取景地江门迎来旅游热潮,带动了江门相关景区消费人次环比暴涨,网友对取景地的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这一幕,不禁让人想到同样由张颂文主演、全程在惠州拍摄的《扫黑决战》,但许多人不知道是在惠州拍摄的,这座城市却也没有抓住影视剧带来的流量红利。
来惠州之前,珊姐姐其实已经看过《扫黑决战》了,只是当时压根没意识到这部电影是在惠州拍的。直到最近来惠州旅行,我来到在“乌记苗屋”吃饭时,才意外得知这座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屋竟是《扫黑决战》的取景地之一。
这之后,我特意查了资料,才发现整部电影居然全是在惠州拍摄的。我又翻了张颂文的微博,发现他不仅记录过在惠州的拍摄日常,还晒过不少惠州的美景照片。
2020年8月至11月,《扫黑决战》在惠州市区完成拍摄,影片中的西湖宾馆、东江大桥、老船厂、滨江路等场景均为实景呈现,未做特殊伪装,真实还原了惠州的城市风貌与人文生态。2021年8月影片公映时,当地既未借开机、上映节点发声宣传,也未对取景地进行联动推广,导致不少惠州本地市民直到很久之后才知晓这部“家门口的电影”,更鲜有人注意到张颂文曾在微博多次为惠州“打call”。2023年《狂飙》让张颂文火遍全国,可即便他热度如此之高,那部全程在惠州拍摄的《扫黑决战》,依然没被多少人提及。《扫黑决战》没能带火惠州,到底是什么原因?
第一、有人猜测,惠州的“沉默”或许源于对剧情的顾虑——担心观众将影片中魏河县的黑恶故事与惠州产生关联。但,可能更关键的因素,或许是未能预判到影视剧的流量潜力。正如《狂飙》若未爆火,江门也难获如今的关注度;张颂文若未因《狂飙》走红,《扫黑决战》中的惠州元素也可能继续被埋没。
第二、从内容上看,《扫黑决战》与《狂飙》核心均为扫黑题材,前者作为电影虽在黑恶细节呈现上较电视剧精简,且张颂文饰演的魏河县县长“黑化”痕迹更明显,与《狂飙》中“鱼贩到黑老大”的反差感塑造不同,但姜武、尤勇智等老戏骨的演技同样在线,影片质量并不逊色。可惜的是,缺乏热度加持与本地推广,让惠州错失了借影视破圈的契机。
如今,各地纷纷斥巨资建设影视拍摄基地,却往往忽略了“现成的流量”——当影视剧选择本地实景拍摄时,能否及时联动宣传、挖掘取景地价值,直接决定了能否将“影视IP”转化为“城市名片”。影视、音乐等文化作品的流量爆发虽需机缘,但“抓住机会”的主动意识更为重要。
在惠州停留的日子里,我特意循着《扫黑决战》的镜头,打卡了片中几处标志性取景地:选择住在西湖宾馆附近,清晨沿着滨江路散步,看着东江大桥上车水马龙,眼前的实景与电影画面渐渐重叠。行走在这些未加修饰的街巷里,更能感受到惠州独特的城市韵味——既有老城的烟火气,又有滨江城市的舒展从容。不得不说,这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专程打卡的城市,想起它曾因未能及时借势影视IP而错失流量红利,实在令人惋惜。
其实,除了《扫黑决战》,还有不少影视作品选择在惠州取景,这些都是当地旅游宣传的宝贵财富,通过短视频、旅游平台等渠道推出专题内容,就能让更多人看到惠州的城市魅力。
惠州是座被低估的“影视取景地”,从不缺值得挖掘的亮点,缺的只是将影视流量转化为城市吸引力的主动布局。当取景地成为连接观众与城市的桥梁,当影视IP与文旅资源形成合力,惠州完全有机会像江门借《狂飙》出圈那样,打开属于自己的流量入口。真心期待这座有味道的城市,能抓住这次机会,让更多人愿意为它而来。
提醒:文中图片“珊姐姐爱旅行爱美食”实拍作品(张颂文微博截图及剧照除外),版权所有,谢绝无偿使用,禁止未经授权转载使用,如需合作请私信沟通,谢谢!
来源:珊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