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两天阅兵直播我看啦,好多弹幕刷屏说刘老庒连的旗子写错了。那会儿我正吃炸鸡腿,差点把骨头呛住。记者对着镜头说这是异体字,馆长出来解释说是老写法。网上炸锅了,说这错字比抗日神剧还离谱。
前两天阅兵直播我看啦,好多弹幕刷屏说刘老庒连的旗子写错了。那会儿我正吃炸鸡腿,差点把骨头呛住。记者对着镜头说这是异体字,馆长出来解释说是老写法。网上炸锅了,说这错字比抗日神剧还离谱。
专家们急得跳脚,翻字典查资料忙活半天。其实这事早有伏笔,我老家村里还有人用老写法记家谱。那些说错字的网友,怕是连微信都懒得打字,整天刷短视频长大的。
刘老庄纪念馆馆长姓石,他说话挺实在。说当年打仗哪顾得上写对错,就认得这个字。现在旗子分两面,一面是传承用的老字,一面是新字体的正经旗。这叫啥?叫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听起来像放屁。
最逗的是网友评论,说什么英雄找不到回家的路。这话听着带劲儿,但仔细想想有点扯。要是真这么简单,当年打鬼子的人早该回来了。不过话说回来,这错字旗子确实让人心里发毛,感觉历史就在眼前晃悠。
新华社那个记者拍得清楚,那面旗子破洞也没换。可能有人觉得这是作秀,但我觉得能保留下来挺不容易。现在连故宫的匾额都改过,这旗子算老几?
有人说这是为了蹭流量,我倒觉得不是。现在哪个单位敢拿这事碰瓷?要我说,这事透着股倔劲儿。就像我表舅,坚持用狼毫笔写春联,说圆珠笔写的没年味。
专家们解释说"庒"和"庄"早就是同音字,这倒是真的。但老百姓认死理,非得按书本上的来。以前我爷爷写信总写错别字,我妈看见就骂,现在倒成了活化石。
有网友说这是让先辈找回来路,这话听着假大空。可转念一想,人不都是爱念旧吗?就比如我,现在还在用老式搪瓷缸,就因为是爷爷传下来的。
这事闹得教育局都出来说话,说语文课要教这些老字。我寻思现在学生连拼音都懒得打,弄这些有啥用?不过话说回来,连队旗子都敢保留,教育部门跟进也不稀奇。
网上有人说要举报,我劝你别费劲。部队的事儿你懂个屁。人家留着这旗子,可能是想让后人知道,打仗时连写错字都来不及,就这一面旗子死了八十二个烈士。
现在到处都是电子屏,找个手写体都难。这面旗子好歹留着,给后人留个念想。反正我看了直播激动得不行,比看那些假模假式的纪录片带劲多了。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