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小人物冒死守护南京大屠杀血证!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22:08 3

摘要:2025年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真实历史事件,以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至暗时刻为背景。影片没有宏大战争场面,而是通过一家普通照相馆里的小人物故事,展现那段痛彻心扉的历史。

一间死里逃生的照相馆,七位普通中国百姓,用生命守护了让日军罪行昭告天下的血色底片。

2025年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真实历史事件,以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至暗时刻为背景。影片没有宏大战争场面,而是通过一家普通照相馆里的小人物故事,展现那段痛彻心扉的历史。

邮差阿昌(刘昊然饰)为了在屠杀中保命,冒充照相馆冲洗工,为日军服务。他收留了一众中国军民,使吉祥照相馆成为暂时的避难所。这里不仅有照相馆老板老金(王骁饰)和他的家人,还有演员林毓秀(高叶饰)、警察宋存义(周游饰)等人。

01 意外发现:底片中的滔天罪行

照相馆因为被日军需要冲洗照片而被划为“安全区”。这群原本只求活命的普通人,在为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时,意外发现了记录暴行的罪证。

底片上不是日常照片,而是“百人斩竞赛”后的狰狞合影、江边屠杀染红水流的场景、攻占南京后的“胜利”留影。这些影像展现了日军在南京城内的种种暴行。

当阿昌在暗房红光中显影出同胞被砍头、活埋的画面时,他颤抖的双手不仅定格了日军的暴行,更唤醒了他对守护历史真相的意识。

02 人性挣扎:从自保到觉醒

影片细腻刻画了这群普通人的心理变化。阿昌起初只为保命,却在目睹同胞惨状后良知觉醒。他从偷偷加印照片、冒险藏于城隍庙佛像腹中,到最终面对日军摄影师,撕心裂肺地怒吼“我们不是朋友”。

照相馆老板老金同样令人动容。他用力拉开照相馆的背景墙,展示北京故宫、杭州西湖等一幅幅美丽山河画卷,并大吼道:“把幕布拉出来!看看咱中国!”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日军士兵嫌婴儿啼哭吵闹,当街将其摔死,军官却微笑着将死婴塞给毓秀和阿昌扮作“幸福夫妻”继续拍摄。这种伪善与残暴的扭曲共生,揭示了日军令人发指的罪行。

03 生死传递:用生命守护真相

面对日军的暴行,这群普通人最终决定冒死保存这些底片,让日军罪证公之于众。他们从最初只求自保,转变为真相的守护者。

影片高潮部分是众人如何团结一心,拼死将记录日军南京大屠杀真实情况的照片传递出去。最终,只有戏子和一个婴儿成功逃离被日军侵占的南京,并将记录罪行的胶卷底片带了出去。

这些照片后来成为揭露战争罪行的重要证据,并在日本战败投降后的军事法庭上作为关键证物,将南京的罪人绳之以法。

04 历史回响:真相永不湮灭

《南京照相馆》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历史上,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在冲洗日军军官送来的胶卷时,确实发现了记录暴行的底片。他偷偷加洗了照片并制作成相册,配上了“耻”字封面。

这些照片后来在1946年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成为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的“京字第一号证据”。

影片结尾,黑白照片中凋敝的南京城墙渐变为今日璀璨的秦淮灯火,完成了一次跨越88年的显影。那些被鲜血浸泡的底片,终于在时间暗房中洗出民族不屈的底色。

电影最终,照相馆里的人们用照相馆背景布拍下了一张特殊的“合影”——背景是祖国各地名胜古迹,配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台词,在观众脑海和心中久久回荡。

这些普通中国人守护的底片,后来成为揭露日军罪行的重要证据,最终将战犯绳之以法。影片结尾,黑白照片中的南京城墙渐变为今日璀璨的秦淮灯火,完成了跨越88年的历史显影。

来源:追剧小甜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