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激发民族共鸣 台藍媒《联合报》却批其“煽动仇恨”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18:48 2

摘要:趁着从北京返台前的午后,特别去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虽然看了网上点评,普遍都很肯定,但仍想著是否会过度脸谱化,或缺少情节逐步的演进?结果不但是我多虑,而且有相当多令人不由得泪目的画面,不只是对侵华日军残酷的兽行满腔悲愤,更是为今天的祖国山河无恙、繁荣富强,而

趁着从北京返台前的午后,特别去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虽然看了网上点评,普遍都很肯定,但仍想著是否会过度脸谱化,或缺少情节逐步的演进?结果不但是我多虑,而且有相当多令人不由得泪目的画面,不只是对侵华日军残酷的兽行满腔悲愤,更是为今天的祖国山河无恙、繁荣富强,而对前人的牺牲由衷感念。

在北京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

像是当藏匿在吉祥照相馆的一群人,最终只能有两张通行证逃离南京这座人间炼狱,金老板在这生离死别之际,给儿女展示了相馆里多张描绘祖国锦绣河山的背景图——北京故宫、天津劝业场、武汉黄鹤楼、万里长城……正是在看到长城的那一瞬间,我本想抑制的泪水还是夺眶而出!建筑长城的本意,就是我们热爱和平的民族性,重防守而非扩张,但正是侵略者的铁蹄蹂躏吾土,掠夺、奸淫、杀戮我同胞,中华民族才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曾经,在这照相馆中,留下许多人庆祝新生、毕业、成家、团圆……的欢声笑语。然而,当日寇“进城”后,一切都灰飞烟灭,这些美好照片中的主人翁,沦为惨遭滥杀的死尸,把江水染得鲜红……

电影中出现至少两次和婴儿有关的情节,一次是日寇逼迫中国人配合演出“和乐融融”的画面,好拿来拍照作为向国际宣传“日华亲善”的假象,但有婴孩忍不住哭泣,竟被日寇当场摔死。又如金老板企图逃亡时,将襁褓中的幼子藏于行李之中,深怕其哭嚎。这些景象,与我故乡台南佳里,曾经在1895年经历日军大屠杀时的惨况,几乎是一模一样。根据代代相传的口述记忆,佳里当年遭日军屠镇,逃亡者就怕婴儿哭声引来日寇追杀,全家便皆不保……

事实上,日本殖民台湾统治五十年间,杀戮台湾同胞达六十万人。1895年日军登陆台湾,从北杀到南。1915年台南人余清芳抗日起义的噍吧哖事件,除了参与抗日的上千志士被处决,当地更惨遭灭村,前些年还有大量被屠杀的先人遗骨被发掘。南京大屠杀中,无数妇女被先奸后杀,《南京照相馆》为避免对中国妇女二次伤害,对相关史实已做了隐晦处理,更别说日寇卑鄙龌龊的心理,有大量逼迫近亲相奸,将孕妇开膛破肚的变态行径,令人发指!

侵华日军将中国人当作牲畜屠杀。

这些不堪入目的画面,我在十二岁时无意间读到张纯如的《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南京浩劫》一书,因而首次看见。《南京照相馆》展示的日军暴行并非无据,而是建立在罪证确凿的史实之上,正如它的英文译名一样:Dead to Rights。

12岁首次读张纯如记录南京大屠杀铁证的专书,至今难忘。

然而,才刚回到台湾,就惊讶于一向归属深蓝底色的《联合报》「黑白集」社论,竟批判《南京照相馆》和民进党当局资助的“台独”电视剧《零日攻击》一样,是煽动仇恨的劣质作品。然而,就像我前面已经说的,南京大屠杀是铁一般的史实,岂可与“台独”虚构想象的“武统”情节相提并论?更何况大陆屡次强调,视台湾民众为骨肉同胞,因此始终不愿对台动用武力,这能与日寇将中国人作为牲畜一般屠杀一样吗?

《联合报》指控《南京照相馆》「煽动仇恨」的根据,就因为刘昊然主演的年轻邮差死前对著日军摄影官伊藤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但是,对于一个一面看似崇尚中华文化,一面却因临时找不到专业人手,而让中国人替他冲洗日军屠杀“战绩”的日本军官,这真是能够一起附庸风雅的“朋友”吗?难道非要像台湾的媚日影剧,一旦涉及日本殖民时期的故事,就非得要安排几个日本“好人”,大演特演“台日友好”、“台日相爱”这种肉麻戏码,这样才符合《联合报》认为的“避免人物过度扁平”吗?

台蓝媒《联合报》发表批判《南京照相馆》的谬论

联合报竟将《南京照相馆》与“台独”影剧《零日攻击》相提并论。

《南京照相馆》呈现当时在南京某相馆里的中国人,意外发现日军送来的是屠杀“战绩”的底片,背后都有历史上真实故事的原型。《联合报》作为深蓝底色的舆论阵地,就像部分“老蓝男”仍不断纠缠国共历史恩怨,可对于日本至今回避的侵华罪行却又大谈“淡化仇恨”,这究竟是什么心理?

感谢《南京照相馆》,感谢祖国大陆,鼓舞了我们这些在台湾的中国人,面对岛内这样群魔乱舞、崇洋媚日的环境,仍能继续坚守中华民族的尊严。

来源:王炳忠台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