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刚过,新版星球大战(撞击小行星)又来,郭帆《流浪地球3》怎么拍?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11:54 2

摘要:而就在大家还在回味阅兵盛况的时候,我国航天领域又放出一个重磅消息:中国将开展小行星撞击演示验证任务,打造我们自己的行星防御体系。

刚刚过去的93阅兵,不仅让全国人民热血沸腾,更让不少科幻迷直呼“现实比电影还带感”。

而就在大家还在回味阅兵盛况的时候,我国航天领域又放出一个重磅消息:中国将开展小行星撞击演示验证任务,打造我们自己的行星防御体系。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星球大战计划吗?

9月4日至5日,第三届深空探测国际会议在合肥召开。

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利用等前沿课题。

这场会议看似低调,却关系着地球未来的安全大局。

会议期间,深空探测实验室与7个来自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国际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国际深空探测学会也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这些合作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地球防御联盟正在从设想走向现实。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会上指出,小行星既是风险,也是宝藏。这些太空来客富含铁、镍、铂族金属以及水冰等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说得通俗点,小行星就是漂浮在太空中的金矿,谁先掌握开发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太空经济中占据先机。

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的带动下,合肥已经集聚了160多家上下游企业,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生态。从设计研发到载荷制造,从星座运营到通信终端,一条完整的深空探测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这不禁让人感叹:中国的航天产业,真的要起飞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正在紧张拍摄中的《流浪地球3》。

这部电影本来已经开机数月,拍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谁知道现实发展这么快,93阅兵展示的尖端装备已经让郭帆导演压力山大,现在又来了个小行星防御计划,这剧本怕是又要改了。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但生活跑得比艺术还快,这让艺术家们很为难啊。阅兵式上展示的太空军部队、智能作战系统,简直就像从科幻电影里走出来的。

网友们都在调侃:郭导,现实已经这么超前了,您的电影还能更科幻吗?

这让人想起那句俏皮的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现在的郭帆团队,怕是也在对着现实发展干瞪眼。

逆风局打惯了,突然给个满级号,反而不知道该怎么玩了。

不过,以郭帆团队追求极致的性格,肯定会迎难而上,把最新最前沿的科技融入电影创作中。

说起来,这小行星防御计划还真有点像星球大战的现实版。

不过我们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守护地球家园。

通过动能撞击改变小行星轨道,这技术要是成熟了,地球就多了一层保护伞。到时候,说不定真能像电影里那样,实现“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梦想。

值得注意的是,小行星探测和防御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事,更需要国际合作。这次会议期间,我国就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提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毕竟在宇宙面前,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中国航天人的远见卓识。

他们一边着眼于当下的科技创新,一边规划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精神,正是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秘诀。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些动态也预示着新的投资方向。

太空经济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从小行星资源开发到深空探测技术,从卫星应用到航天材料,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眼光长远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布局这片蓝海。

就像投资大师巴菲特所说,最好的投资是投资未来。

那些能够改变人类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和产业,往往能带来超额回报。而深空探测和相关产业链,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潜力的赛道。

回到电影本身,虽然现实科技发展迅速,但《流浪地球3》仍然值得期待。

毕竟电影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人性的表达。如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人性之光,如何在外来威胁面前守护人类文明,这些命题永远都不会过时。

相信郭帆导演和团队一定会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

就算现实再超前,好的故事永远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让我们期待2027年春节,一起见证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高度。

最后抛个问题给大家:如果你有投资太空产业的机会,最看好哪个细分领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

补充说明: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