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浪电影周举办了“新浪潮论坛”,中影、华谊、麦特等头部电影制作、宣传公司老总回顾并总结了暑期档电影,带给我们启发的同时,也透露了接下来创作方向、题材选择和用人逻辑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海浪电影周举办了“新浪潮论坛”,中影、华谊、麦特等头部电影制作、宣传公司老总回顾并总结了暑期档电影,带给我们启发的同时,也透露了接下来创作方向、题材选择和用人逻辑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先来看看大佬们都说了什么。
中影傅若清谈了《南京照相馆》的缘起。他表示中影每年都会在历史事件节点推出一些反映时代要求的电影,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就要有对应的影片,并和申奥导演一拍即合,把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搬到大银幕上。
接着重点来了,傅若清表示“当时在相关的剧本里,《南京照相馆》是最感人和完整的,所以我们上上下下一致决定拍这个。”傅若清的这个说法,证明当时相关题材的剧本其实不止观众看到的这一个,而是至少有好几个供选择,最终各方从中选择了最优秀的一个,也就是《南京照相馆》。
这本身就和大部分电影的创作模式和逻辑不同,按照目前的创作流程,往往是有了剧本去找投资,或者是资方有了大纲和创意再去找编剧写好剧本,一般来说剧本会写几稿、不断修改,但不太可能同时有几个剧本去做选择。可以说,从剧本选择阶段,《南京照相馆》就已经比其他影片有更大的成功机会了,以及也说明了作为“国家队”的中影,其实在剧本选择和项目拍摄上有更多资源和更大优先权。
大麦娱乐李捷在分享中,表示《捕风追影》票房完全超出预期,在他看来,这部电影是近年来少有的好剧本,但上映前预期确实不高,因为电影有港片气质,而港片近几年票房下滑肉眼可见,基本上已经被踢出主流题材了。所以当时内部预估是保本,结果现在票房远超预期,口碑也远超预期。
麦特总裁陈砺志则总结了《东极岛》。他表示自己很喜欢这部电影,不认为它不是好电影,只是可惜被低估了。他说:“这个电影有吃亏的地方,《里斯本丸沉没》这个纪录片,让大家知道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东极岛》的一些负面评价都是因为对照了真实。但是美国的英雄电影很多都是虚构的,为什么大家不能接受中国的虚构呢?《里斯本丸沉没》极大影响了大家对《东极岛》主观客观的评价。”
但电影公司都是逐利的,这无可厚非,只有追求利益,公司赚钱盈利,才能继续经营下去、才能给员工发工资、才能继续有钱投资拍电影。
尽管陈砺志、王中磊等在论坛上还是支持《东极岛》,但他们可以不在乎口碑,但一定会在乎票房,可以依然坚持认为这是部好电影,但不能不承认电影的失败。
这个暑期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年轻导演上位,上了年纪的“老登”导演纷纷折戟。虽然电影公司大佬们没有明确表态,但从他们称赞年轻导演的说法和态度上,能明显感觉到,以后主要是年轻导演的天下,“老登”导演们,会越来越难有拍摄机会。
比如傅若清谈《南京照相馆》,重点夸了导演申奥,说他“对影片的把控创作非常尊重剧本,按照剧本去推进整个制作,整部电影很有效率,成本控制得也很好。”
李捷夸了《捕风追影》的导演杨子,他表示这部电影的动作指导和剪辑指导都很年轻,新人能呈现非常好的效果,导演杨子近三部电影成长非常明显。而且电影有好故事、足够低的成本。
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也在论坛上称赞申奥,说他“太聪明太专业”,他用剪辑逻辑拍摄,不浪费一条拍摄、不浪费任何资源,心中有数,他拍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剪辑,不需要重来一遍和拍二三十条,拍完两周之后导演剪辑版就出来可以试映了,这是未来年轻导演的方向。
更重要的信息,同样是李捷提供的。
他表示作为投资方,现在投拍电影研究哪种类型片好卖,不如挑导演:“行业现在是主旋律好大家就拍主旋律,哭片好就拍哭片,但电影是拍给18个月甚至24个月后的观众,所以对类型的研究没有意义,未来如何无法判断。从我们自己来看,成功的点在于选择导演,《捕风追影》可能在很多公司过不了会,因为看起来不像能卖,但我们投资,是因为相信导演杨子,他很谦虚、善于学习、反思,他永远觉得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不是观众的问题,不是宣发的问题,这样的人很少,申奥也是这样的人,善于反思自己,倾听观众的声音,尊重出品人。”
纵观当下电影市场,“三足鼎立”的形势已经相当明显了,国家队就是中影,领衔出品和参与出品了很多影片,几乎超过上映院线电影的一半;另外两家就是掌握了互联网售票的猫眼和大麦娱乐,对应的app一个猫眼一个淘票票,他们有充足的资金启动项目。
而过去的传统主流公司,除了光线日子好过外,华谊兄弟、博纳、万达等日子过的都不好。所以李捷的观点可以视为是行业共识,保守点说能决定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项目。
他所谓的“挑导演”,不管是杨子还是费振翔,其实都是新生代的年轻导演,这也是大麦娱乐未来选择,否则他在肯定费振翔的时候,为什么不提管虎呢?
所以,今年暑期档其实是上一代资深导演和年轻导演的同台PK,结果肉眼可见,管虎、姜文为代表的“老登”导演已经跟不上年轻主流观众的审美,被市场淘汰或处在淘汰边缘了。
来源:光影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