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6日,“新浪潮论坛X海浪电影周”特别场现场,中影董事长傅若清谈电影成本控制,并回答主持人王红卫的提问往后是否会有投资天花板:“现在电影票房过10亿得完全破圈,以前随随便便就10亿,10亿是个及格线,现在3亿是及格线,10亿是3000万观众观影,要怎么让观众
9月6日,“新浪潮论坛X海浪电影周”特别场现场,中影董事长傅若清谈电影成本控制,并回答主持人王红卫的提问往后是否会有投资天花板:“现在电影票房过10亿得完全破圈,以前随随便便就10亿,10亿是个及格线,现在3亿是及格线,10亿是3000万观众观影,要怎么让观众走进市场?10亿如果是票房天花板,加上大档期5000万到1个亿宣传费,那么一个大片成本不应该超过2亿。小一些的片子应该就是七、八千万。投资人都是这样去做每个片子的核算。
我一直说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创作良好的电影生态,追求正常的回报,要让所有投资人有理智的回报心理。投资电影,很多人觉得投1块钱能挣100万,总是以超出常规的回报去幻想自己的投资,觉得里面有大咖有流量有什么特殊的东西。
求新,要有独特的东西,没法复制,再拍一个《好东西》可能也不行。所以要以理智心态做投资回报的估算,才能控制好成本。可能一部影片我们这么去核算成本,但是也会整体核算,今年投资10部影片希望什么回报,再去看成本。
86年到89年,一部电影就70万成本,一个戏摄影组就4个人,那时候还是胶片,工作量更大,但现在随随便便摄影组50人起,这不是成本的浪费吗?一个演员一带三五个助理,所有成本就上去了。我们能不能倡议,开始是客观的成本,成功后再分红,如果能把投资生态控制好,我们这些每个环节都不能奢华,要讲究效率效能。麦特在把控成本时值得学习。
《抓特务》成本就控制得很好,导演也做了很多贡献。我们讨论成本的问题,更多是讨论电影大生态的健康,和每个小生态的健康,这样机体才能健康。”
同场的华谊兄弟CEO王中磊分析暑期档经验,也提到控制成本:“第一给成本要控制好,给自己解压,成本控制好,自然对市场压力减小。第二不做过高的预期目标,让你的动作变得从容,营销宣传发行的动作,和创作者配合的动作都从容了。
营销千万别说十年磨一剑,多不容易,以前这个能打动观众,但现在观众觉得容不容易跟我没关系,好不好看才是关键。现在很重要的是和观众的情感共鸣,可能五年磨一剑,情感共鸣磨没了,这是迭代很快的时代。《长安的荔枝》我的感受,一是成本控制得不够好,二是营销策略。投入这么大,拍得又很好,承受的压力就是投资人制片人的压力。
电影人现在也有点醒悟了,五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剑,拍摄多辛苦,但你只有一个周末地机会,电影产业链没有学到好莱坞,95%的收入靠票房。
我看网友聊,今年暑期档成功率不高,好莱坞也不高,为什么这些厂牌都活着,是因为他们的产业链好,而且是全球市场。
提到《南京照相馆》,申奥我们关系特别好,太聪明太专业的导演了,他用剪辑逻辑拍摄,不浪费一条拍摄,不浪费任何资源,心中有数,他拍得时候指导怎么剪辑了,他不需要重来一遍拍二三十条,拍完两周之后导演剪辑版就出来可以试映了,然后定剪做后期。这是未来年轻导演的方向。不要都把导演当成艺术家,导演要表达,但要能快速表达。你的情感和所有东西要快速表述给观众。
大家都不要灰心,因为电影太被关注了,我们的数字都是真实的,这个成功率的比例好像有点丧,150部电影只有七八部赚钱。这是因为被拿出来计算很容易,有时候我们在饭桌上和其他企业聊,说电影挺惨的,投了半天没赚钱,人家说自己的行业1%赚钱,我觉得听完不灰心,我们比例还是高的。我们如果把成本和时效控制好,可以获取更高的比例,电影依然是一门好生意。”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辉谈到选择投资《捕风追影》的原因,一个是电影作为动作类型片的快节奏,二是情感上有共情和共鸣,三是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控制成本或已成为下一个阶段电影业的关键词。
来源;@新浪电影;@娱理
来源:电影叭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