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徐峥在与投资人签合同时商定,可获票房扣除发行成本后收入的 47.5%。拿到这份收益协议后,他进行了巧妙操作,找到香港上市公司欢喜传媒,称《泰囧》票房 12 亿,《港囧》票房保底也有 12 亿,扣除 4 亿发行费,收益近 4 亿,现以 1.5 亿将收益权卖
作为演员的徐峥,他根本不靠拍电影赚钱,一招秒变18亿,徐峥的资本运作到底有多野?
2012 年,徐峥因《泰囧》成名,票房达 12 亿,他赚得 4000 万。到 2015 年拍摄《港囧》时,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徐峥在与投资人签合同时商定,可获票房扣除发行成本后收入的 47.5%。拿到这份收益协议后,他进行了巧妙操作,找到香港上市公司欢喜传媒,称《泰囧》票房 12 亿,《港囧》票房保底也有 12 亿,扣除 4 亿发行费,收益近 4 亿,现以 1.5 亿将收益权卖给对方,上市公司老板当即同意。
徐峥此举看似亏了,实则不然,因为 4 亿需电影上映后卖出才能拿到,而卖掉收益权可立刻得钱。
接着,徐峥又用这 1.5 亿购入欢喜传媒 19% 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由于电影收益权已卖出,《港囧》票房与他密切相关。
果然,《港囧》大卖 16 亿,欢喜传媒市值大幅上涨,涨幅超 925%,股价达 3.7 港元 / 股,而徐峥买入时仅 0.4 港元。
徐峥通过欢喜传媒股权收益达 18 亿港元之多,且仅用时 3 年。若徐峥仅靠拍电影赚钱,即便每年赚 4000 万,也需 40 年才能赚到 18 亿。
但是你反观现如今很多老板做生意总缺现金流,其实就是缺一个融资的具体方案,为什么方案总是设计不出来,就是你没钱了,只会找银行贷款。
如果你转变一下思路,甚至可以把债务变成利润。
来源:九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