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是蓝星》:神舟十三号航天员掌镜,带我们见从未见过的清风与山河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23:52 2

摘要:“我看见,一束光照在洞幺脸上。”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乘组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翟志刚开启对接舱门,一束光透了过来。王亚平把中国空间站当宫殿来拍,导演朱翌冉知道“成了”。

“我看见,一束光照在洞幺脸上。”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乘组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组合体,翟志刚开启对接舱门,一束光透了过来。王亚平把中国空间站当宫殿来拍,导演朱翌冉知道“成了”。

电影《窗外是蓝星》9月5日正式公映。作为中国首部8K实拍的太空电影,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创意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出品,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亲自掌镜拍摄,王亚平旁白,翟志刚书写片头。2022年春天,神舟十三号乘组完成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任务返回地球,特别的太空摄影师们带回珍贵的拍摄素材,那是独属于他们的职业馈赠——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太空,看我们生活的蔚蓝星球。

5日晚间的上海首映礼,朱翌冉带来了最新的特别彩蛋、来自此时此刻中国空间站的影像。“窗外是蓝星,窗内是中国心。”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用航天人的方式为影片打call,“我已观影,感觉良好”。

距离太空摄影机第一次升空已经4年。来自4年前的太空拍摄,与此刻的地外传送,恰与中华民族自古的向往互文、呼应。从古人仰头画星图、吟“九天揽月”,到中国载人航天走过30多年征程,我们不曾停止对宇宙的探索。

我们从未见过的清风与山河

在电影工业已从满屏CG迈向AI时代的当下,为什么还要用真实的太空取景来拍一部纪录电影?

一切始于2021年。彼时,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计划于当年4月在海南文昌发射。这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将全面展开。面对中国航天领域里程碑式的事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团队萌生了个疯狂的念头:摄影机能不能上天,用真实的太空取景来呈现太空题材?

“这是我们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拍电影。”朱翌冉说,世界范围内有过太空实拍的先例。法国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以自拍形式完成了《16次日出》;同一时间段,俄罗斯筹拍故事片《挑战》,计划到国际空间站取景;美国影星汤姆·克鲁斯也早就透露自己对于在国际空间站拍电影的向往。“当时,我们感觉到只有航天大国、航天强国才拥有这样的能力、资本,可以到太空拍电影。随着中国空间站时代到来,我们应该去尝试一下。”

疯狂想法要落地,头等大事是要研发一款适合太空拍摄的摄影机。那是拍给今天观众,也是留给未来的。朱翌冉说,你很难想象,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英雄杨利伟入舱的画面如今看来已是“座机像素”了。

火箭发射不等人。短短一个月,总台团队协同航天科研团队研制出“8K、50帧、全画幅”高格式太空摄影设备,总共做了四套。两套及时送抵文昌,随“天和”上天,在空间站完成拍摄任务后,又随天舟货运飞船坠入大气层,永留苍穹。另外的在地面用作教学。

“我们的想法是,先教神舟十三号乘组,如果这一次不成功,那么拍摄任务交给十四号、十五号、十六号,总有一天中国人太空实拍可以实现。”让导演组惊喜的是,来到拍摄教学现场的,不仅有十三号、十四号乘组航天员,连杨利伟都来了。所有人的目标只有一个,“8K摄影机记录的是真实地球的影像,是中国航天的足迹,也是中国航天员带给观众的宇宙级浪漫”。更大的惊喜在于,神舟十三号乘组使命必达、一次成功,从他们的视角,带我们见从未见过的清风与山河。

硬核科技之外的鲜活与远征

作为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以神舟十三号乘组在轨6个月的工作生活为蓝本。技术上创下了多个“人类之最”:影像指标最高、调动资源最多、内容覆盖最广、拍摄体量最大。拍摄过程中攻克的难题也不胜枚举:火箭震动测试、空间环境测试、空间站内适配性充电存储等。

但在主创看来,他们想展现的,不仅仅是航天科技的硬核实力,还有人的温情、梦想与生命力。

导演组希望三位航天员把自己当成普通人来拍,也请王亚平以女性独有的声线来配旁白。最终的成片,有空间站内外的珍贵画面,从失重状态下的空间站日常,到舷窗外缓缓掠过的蔚蓝星球;从太空实验室里的科学实验,到夜幕下星河般璀璨的地球灯火,当山东半岛、贺兰山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拉伯半岛等等逐一出现在太空传送来的画面里,大银幕也成为观众近距离见证中国航天发展的窗口。

在经过以人性感受为线索的剪辑后,观众得以沉浸式体验航天员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先揭秘进驻空间站后的基本生存问题,吃喝拉撒、抵抗噪音等,然后是出舱行走,这部分完成了,再去看看窗外的风景,思考一番人生;再往后,时间久了,有对家人的思念,有彼此间松弛互动,有抵抗漫长孤独感的自娱自乐。饺子上桌,白菜猪肉馅和鲅鱼馅换不换?过年理发,叶光富忙中出错被翟志刚调侃,这段影像“能不能留”?离家“出差”,给家人带回什么礼物?凡此种种,无异于平常的你我他。

“只要你抬起头看看漫天的繁星,其中有一颗最亮的,就是我们中国的空间站。”空间站的睡眠舱里,王亚平用手机录音给女儿留言。飞离地球前,她允诺孩子要摘回天上星。在中国空间站6个月后,她告诉女儿,这趟旅程、中国空间站自身就是天上“最亮星”。

科幻作家刘慈欣将《窗外是蓝星》比作一份“来自现实的礼物”,让“太空探索”从遥远的想象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9月中旬起,影片的球幕版本《窗外是蓝星之太空旅行》将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多地科技馆公映,也许会从此种下新的种子。

像王亚平在影片旁白里说的,“人类终将星际远航”,中国人的深空之旅,苍穹之下永无止境。

来源:文汇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