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毒气室的铁门缓缓闭合,门缝里传出的惨叫声越来越弱,最终只剩下令人窒息的寂静。
短短54秒的预告,却让我看完后久久无法平静。
今天,电影《731》推出的新预告突然刷屏,央媒纷纷转发支持。
点开预告,瞬间被扑面而来的压抑感击中。
毒气室的铁门缓缓闭合,门缝里传出的惨叫声越来越弱,最终只剩下令人窒息的寂静。
这画面让我想起哈尔滨731罪证陈列馆里那些触目惊心的档案。
这电影里的每一秒,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人间地狱。
看完预告,我瞬间说不出话,内心悲愤至极,写下了这篇文章。
电影《731》将镜头对准了二战期间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东北地区实施的细菌实验。
讲的是东北小贩王永章(姜武 饰)一家被日军骗入哈尔滨平房区的“特设监狱”,遭受细菌实验、冻伤实验、活体解剖等非人折磨的故事。
它用平民的视角,揭开了上千名中国及国际遇难者被作为活体实验材料的黑暗历史。
新发布的“勿忘”版预告,没有用大量血腥画面对观众进行感官刺激,而是把仅存的文献记载提取并融入场景,让故事更真实。
预告开篇就被绝望的哀嚎声所淹没。
一名小孩撕心裂肺的哭着,瞳孔中映照着周围地狱般的景象。
旁边,日本人说着“天皇亲善,健康换取自由”的虚伪宣导。
这种强烈的视听语言,无情撕裂了侵华日军伪善的画皮。
鼠疫实验、跳蚤实验、冰冻实验、活体解剖、人体标本……
预告片中每一帧画面所揭示的,都是刺穿人类伦理底线的反人类暴行。
最让我头皮发麻的是“冻伤实验”那段:
日军将受害者的手塞进零下30度的冰柜,等皮肤冻成紫黑色后,直接用热水浇淋。
预告里,受害者的手指像腐烂的木头般剥落,露出森森白骨。
而日军军医竟像观察标本一样记录数据。
这种“科学”外衣下的暴行,比恐怖片更令人毛骨悚然。
更讽刺的是,预告中出现的手术刀、防毒面具、实验日志,都与731罪证陈列馆的文物完全一致。
据说导演赵林山为了还原历史,不仅查阅了10年史料,还带着团队在东北实地搭建了6.1平方公里的实景基地。
除了视觉冲击,预告的声音设计也让人喘不过气。
冰柜门开合的吱呀声、受害者被注射细菌时的闷哼声、焚尸炉里骨头爆裂的脆响。
这些细微的音效像无形的手掐住喉咙。
当画面定格在“731部队”的门牌上,那句“历史不是故事”的旁白响起,我突然意识到:
银幕上这些会呼吸、会惨叫的“人”,正是教科书里“细菌战”三个字背后的鲜活生命。
这些都是731部队实打实干出来的事情,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惨剧。
影片导演赵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历史要被记住,历史当中的人也更加应该被记住。”
这种创作理念,让电影不仅是一次视听体验,更成为了一次历史记忆的唤醒仪式。
电影《731》汇聚了姜武、王志文、李乃文、孙茜等实力派演员。
他们的表演在这部影片中达到了新的高度。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姜武的那副撕心裂肺痛苦的面孔。
被强行抓到监狱的他,面对未知数的未来,内心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他那滴泪,深深的“刺”入观众心里,让观众记住了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
王志文饰演的角色,身后背景是类似十字的标记。
光看预告就感受到那种压抑、充满创伤感的氛围。
这不是简单的折磨,而是能让人心理产生极度压抑的感觉,折磨的程度无法用肉眼去看清。
还有李乃文的表演堪称预告中最真实的片段之一。
他呈现出崩溃、痛苦的神情,直观展现了在731部队暴行下,人物遭受的精神摧残与绝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脚下的水渍暗示了“吓尿”。
这是一个普通人最本能的身体反应,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非人般的对待,让一个人彻底失去了所有的防御。
孙茜饰演的角色被身着实验人员装束的人控制,直接体现出受害者失去自由、任人摆布的悲惨处境。
林子烨演的少年眼中充满恐惧,他的眼神仿佛在告诉世界:如果知道世界如此模样,他后悔来到这里。
这些角色的痛苦、挣扎与被迫状态,从个体视角印证了731部队反人类罪行的广度与深度。
演员们通过细微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将那种极致的恐惧和绝望刻画得淋漓尽致。
每个细节都在还原历史的伤痛,让观众不是通过血腥画面,而是通过情感共鸣来感受那段历史的黑暗与残酷。
预告的最后,一行字幕刺痛了我:
“历史不会沉默,真相不会湮灭”。
这句话让我想起张纯如女士在《南京大屠杀》里写的:“遗忘就等于第二次屠杀。”
是的,这样一段惨痛的历史,我们不能遗忘,也不敢遗忘!
9月18日,这部电影将在全国上映,而这天本身就是最沉重的一天。
1931年的这一天,日军点燃了侵华战争的导火索。
94年后的今天,我们用银幕上的血泪告诉世界:有些历史,永远不能忘。
正如央媒所说,《731》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要让下一代知道,和平来之不易。
每一个中国人都该挺直脊梁,守护这份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安宁。
电影票已买好,坐等上映那天,大家是否要去观影呢?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731》
来源:古木之的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