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亏8.5亿!《蛟龙行动》重映惨败,于冬破防,却应了赵本山的话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18:06 2

摘要:到《南京照相馆》突出重围,《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全都笑到最后。

文案 | 易幸

编辑 | 南枫

今年的电影市场还是蛮给力的。

从春节档《哪吒2》冲进全球榜单,《唐探1900》突破36亿。

到《南京照相馆》突出重围,《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全都笑到最后。

怎么看,都不像是业内反复强调的“寒冬”期。

再加上《731》蠢蠢欲动,央视下场力挺,提前半个月预售。

可见这次电影市场真想来一波大的。

然而,无人在意的角落,有些“炮灰”已经扑到血亏。

《再见,坏蛋》几十万票房灰溜溜撤退,众多网友对投资的吴京开启了群嘲模式。

实际上,有一部电影更丢人——

《蛟龙行动》

《蛟龙行动》的片方,原本选择的是春节档上映。

没错,在主旋律早已不吃香的时期,于冬还是决定硬冲。

毕竟出自林超贤之手,再加上《红海行动》续集作为噱头,本以为能赚得盆满钵满。

没想到偏偏遇上《哪吒2》,这种现象级大爆作品问世。

不过一开始,博纳董事长于冬还信誓旦旦。

在朋友圈直接发一篇小作文,表示《蛟龙行动》绝不撤档,仿佛片方受到了某种不明势力的打压,文字间难掩本人激情澎湃。

然而,没想到都上了半个月了,片方发现票房实在是不行。

于是连解释都没有,甚至正规声明海报都没做,直接以文案形式,表示要“择日与观众见面”。

说实话,电影都上了半个月,才想着要撤档,这本来就不常见。

最搞笑的是,一部电影上了之后,竟然要重新剪辑再定档重上。

有谁在意过之前买票的观众,他们看到的第一版电影算什么。

算他们倒霉吗?

而从片方官宣要重新制作来看,显然《蛟龙行动》第一版的质量就是难评。

其实当时豆瓣开出的分数,已经跌破及格线。

可见观众并不买账,而且完全没有宣传的那样震撼。

无论是讲故事的节奏,还是内容本身都完全无法与《红海行动》相媲美。

而且从演员的调度来看,也完全比不上之前林超贤的手笔。

确实很神奇,明明林超贤与徐克合体《长津湖》能爆得轰天动地,可分开来,又是“前扑后继”。

一方面,观众对硬汉主旋律已经视觉疲劳。

两部《长津湖》几乎将主旋律大盘吸干,爱国主义情怀也达到了无法超越的顶峰。

如果全方位都无法与其相媲美,那么上映只会让观众感到乏味。

就算是当年的《红海行动》放到如今,也未必会有当时的效果。

另一方面,阵容实在是没有吸引力。

前四番中,黄轩、张涵予、段奕宏都没什么票房号召力,而且就连他们仨的表演风格都不太相同。

与此同时,流量明星戏份实在是太多了。

于适二番出镜,已经是极限了。

观众或许还能尚且忍耐一下,毕竟这哥的身材与性格的确与题材适配度极高。

可王俊凯的出现,着实让人两眼一黑。

怎么演怎么尴尬,强行凹硬汉人设,在与其他戏骨同框时,对比真的不要太明显。

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就算重头再来借机让粉丝再冲一冲。

那也是无用的。

说好的永不撤退,结果还是被啪啪打脸,为了重映能有好成绩,于冬面对采访自然要体面一些。

不过也没体面到哪去。

要问为啥春节档还是选择撤退,于冬给出了详细的答案。

其一,是《哪吒2》太火了。

是因为这部影片吸引了几乎全部票房,其他影片都激不起太大水花。

事实上,与《哪吒2》对打的《唐探1900》票房还是能突破34亿。

人不行别怪路不平。

自己电影不行,倒是怪别人比自己好了。

其二,过审定档太晚。

由于题材的特殊,在同档期落后在起跑线上了,所以后面就追不回来。

观众:?

这个理由,我也是头一回听到。

作为手握《长津湖》系列,这种曾经捅破票房天花板工业电影的老牌制片。

当电影扑街,竟然甩锅给发行?

观众看不看,跟定档时间还能扯上关系,咋的,还赖广电审核慢了呗。

《无名》口碑崩塌,于冬耿耿于怀,将锅推到观众身上。

这回怪过审慢、定档完,还怪同行太优秀。

好家伙,只要没达到你的预期,所有人都逃不掉是吧,那看了第一版的观众,掏的票钱能退吗?

赵本山的含金量,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这,就不得不搬出那句“名言”——

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儿,哪里大环境就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当然,于冬大破防也是有原因的。

或许是吃到了《长津湖》的红利,为了拍《蛟龙行动》,于冬也是豁出去了。

网传他先是砸了8.9个小目标制作影片,后期回炉重造又花了不少,最后的成本大概有10.3亿。

显然,片方分到的报酬,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第一版,票房3.9亿,片方大概能分到1.3亿。

亏得实在是太多,所以才会宁愿“打脸”,也还是要撤档再上。

或许是以为,卷土重来成绩能好一些。

没想到更是无人问津,上映一周日票房就已经跌破40万了,片方竟然只能分到500万。

算来算去,亏了8.5亿,妥妥的血本无归。

结语

事实证明,烂片就是“报看”。

一开始票房不行,说明市场已经做出了选择。

而选择重映,无疑就是让电影烂得更加客观,谁破防了一目了然。

只能说片方过于自信了,《长津湖》的成功汇集了“天时地利人和”。

从制作班底到阵容,再到上映时期都是其他作品完全无法比拟的,并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而且,在我看来片方实在是太不尊重观众了。

为了回本,不惜抛弃之前贡献了近4亿票房的观众,还要重新制作特别版重战暑期档,扑街不是活该吗。#头条活动市集##电影《蛟龙行动》#

来源:南枫娱乐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