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暑期档正式收官,119.66亿元的总票房背后,折射出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意味深长的转型。多位曾经备受推崇的知名导演,其新作在票房上未达预期;也有一批影片,凭借精准的类型叙事和深切的情感共鸣,成功赢得观众认可。如今,电影能否卖座已越来越难以沿用过去
2025年暑期档正式收官,119.66亿元的总票房背后,折射出中国电影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意味深长的转型。多位曾经备受推崇的知名导演,其新作在票房上未达预期;也有一批影片,凭借精准的类型叙事和深切的情感共鸣,成功赢得观众认可。如今,电影能否卖座已越来越难以沿用过去的经验预判。一个显著的变化正在发生:观众不再轻易为“名导光环”和IP叙事买单,转而追求那些更贴近个体命运、更能呼应内心情绪的作品。更为私人化、内在化的观影诉求,正在成为电影市场的新风向。
名导光环褪色,市场风向真的变了?
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呈现出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多位曾备受赞誉的知名导演,其新作在票房上集体遇冷,未能突破5亿大关,甚至有的未能跨过1亿元门槛,这一结果令不少观众和业内人士感到意外。
影评人孙女士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从创作层面看,这种现象与导演们坚持个人风格密切相关。部分导演对当前观众偏好和市场动向的判断存在偏差,也有人未能及时顺应审美趋势做出有效调整。而从消费端来看,观众不再盲目迷信‘名导+大IP’的黄金组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先观望口碑再购票,电影的实际质量成为决定票房成败的关键。”
暑期档开局阶段,陈可辛执导的《酱园弄·悬案》曾被寄予厚望,业内预测其有望掀起2025年暑期档首波观影热潮。该片以“民国时期女性杀夫奇案”为题材,试图借女性主义视角切入市场,宣传策略也侧重明星阵容与话题营销。然而,由于成片质量未达预期,上映后口碑迅速下滑,最终票房仅收3.7亿元,远低于最初期待。
姜文新作《你行!你上!》则延续了他一贯强烈的作者印记和情绪叙事。无论是时代感浓郁的故事背景、鲜明的人物塑造,还是视觉语言中频繁使用的近景特写与高饱和色调,都体现出其鲜明的个人风格。然而,这种作者电影的表达方式与当下主流观众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该片豆瓣6.7分的评分与不足1亿元的票房成绩,似乎也印证了市场对这类风格化作品的接受度正在下降,观众也对这种个人风格强烈的作品充满质疑。
管虎、费振翔执导的大制作影片《东极岛》同样未能摆脱票房低迷的命运。上映前,该片凭借大规模宣发和较高的关注度,首周即获得30%的高排片率和5000万元预售票房,开局表现强劲。然而,影片上映后却因叙事视角陈旧引发争议,导致票房断崖式下跌。上映近一个月后累计票房仅3.86亿元,成为暑期档“高开低走”的典型代表。
陈佩斯执导的《戏台》同样值得关注。影评人冯小强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影片取得8.0分的评价,这个分数来自陈佩斯多年积累的口碑,以及观众对陈佩斯本人的喜爱。不过这部影片改编自陈佩斯在10年前创作的话剧,因此影片也存在一定的时代感,例如,片中存在部分调侃女性和男旦的并不适宜的桥段,并不符合当下审美,因此影片票房止步于4亿元。”
喜剧类型片在今年暑期档也遭遇了明显的市场降温。回顾近年成绩:2022年豆瓣6.6分的《独行月球》以31亿元成为当年暑期档一枝独秀的档期冠军;2023年《超能一家人》虽口碑仅3.7分仍获得3亿元票房;2024年沈腾马丽主演的《抓娃娃》以33亿元再度夺得暑期档冠军,豆瓣评分7.1分。反观今年暑期档唯一喜剧片《奇遇》,虽获得近四年喜剧片中的最高评分7.2分,票房却仅有1.6亿元,跌至票房低谷。这一反差凸显出当前喜剧创作所面临的瓶颈:演员阵容重复、叙事模式固化、造星能力持续减弱等问题。
进口大片中,曾经极具票房号召力的“超级英雄”电影遭遇市场“冷遇”:《超人》票房仅0.63亿元,《神奇4侠:初露锋芒》也仅收0.4亿元,在今年暑期档中票房表现惨淡。这些影片失利的核心原因,在于其内容创作与中国观众审美需求的脱节,以往依靠IP光环就能所向披靡的时代已然终结。
专业化与创新性重塑电影创作
除了那些在口碑与票房上遭遇挫折的影片,今年暑期档同样涌现出一批展现电影工业成熟化、职业化与专业化创作方向的作品。与一些执着于个人风格的老一辈电影人不同,这些成功的影片并未过度强调导演的作者印记或个性才华,而是将创作置于观众审美与情感需求之上。
《南京照相馆》正是这一趋势的正面范例。该片以超29亿元的票房成为2025年暑期档最大黑马,凭借对战争中小人物生存状态的群像塑造,真实呈现了普通人在战争时期的恐惧、挣扎与觉醒,成功唤起广泛的情感共鸣。影片的成功也折射出中国新一代导演趋于理性的创作观念:他们将导演视为一门职业,拍摄视为系统化的工作,而观众则是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生产出的电影,往往具备更清晰的类型叙事、更高效的情感传达,以及更强的市场适应性。
票房亚军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也以14.55亿元刷新国产二维动画票房纪录,预计周末前突破15亿。影片借底层小妖怪的日常生活映照当代普通人的奋斗与压力,被观众称为“职场真实写照”,情感共鸣成为其破圈传播的核心动力。
在警匪、功夫与动作等传统类型片领域,创新已成为实现市场突围的关键动力,影片《捕风追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脱颖而出,为经典商业类型片注入新鲜元素——该片不仅塑造了年轻潇洒的新型高科技犯罪集团,设计了酒店变装追逐等高概念桥段,还别出心裁地让警方组成了一支“萌宠跟踪小队”,既接地气又不失幽默。这些从日常与当代语境中提炼出的新奇设定,成功赢得观众好评,使该片成为近五年华语动作片的新标杆。截至目前,上映20天的《捕风追影》票房已逼近10亿元大关。
同样以“老类型、新表达”获得市场认可的还有好莱坞赛车题材片《F1》。尽管属于经典类型,但由于该题材在国内银幕较为少见,仍为观众带来了新颖的视听体验。
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中,部分电影人正以更为谦逊和开放的姿态,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观众需求与市场环境。导演大鹏与其作品《长安的荔枝》正是这样一个案例。该片虽然在内容质量和口碑方面获得了肯定,但由于结尾处理偏向低沉,限制了其破圈传播的潜力,最终票房报收6.78亿元。大鹏在宣传过程中展现出真诚的反思态度,不仅深夜通过微博主动征集观众对影片的批评与建议,还在宣传期临近结束时自发组织路演活动,与观众展开毫无保留的面对面交流,现场开放提问、坦诚互动。
无独有偶,十年未见的好莱坞知名演员斯嘉丽·约翰逊也再次来华亮相《侏罗纪世界:重生》中国首映礼。该片凭借IP影响力和明星效应,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较为可观的5.67亿元票房,显示出在适应本土观众方面,国际制作团队同样在不断调整策略、积极贴近市场。
记者:邢媛 编辑:邢媛 校对:汤琪
来源:热点情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