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2025年暑期档累计票房119.66亿元,超过2024年暑期档总票房成绩(116.43亿元)。档期内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票房前五名影片分别为《南京照相馆》28.9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捕风追影》8.79亿元,《
经过三个月鏖战,2025年电影暑期档(2025.6.1—8.31)圆满收官。
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2025年暑期档累计票房119.66亿元,超过2024年暑期档总票房成绩(116.43亿元)。档期内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票房前五名影片分别为《南京照相馆》28.9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元,《捕风追影》8.79亿元,《长安的荔枝》6.78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5.67亿元。此外,暑期档观影人次3.19亿,超过去年的2.84亿人次。
今年暑期档共有134部电影上映,档期内诞生不少高分佳作。《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戏台》《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等多部电影豆瓣评分在8分以上,一些影片凭借过硬质量实现票房逆跌。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暑期档较去年同期,实现票房、人次双增长。这是优质内容供给和观众理性消费“双向奔赴”的结果。暑期档票房佳绩让全年电影市场看到新的可能——即便在竞争激烈的娱乐环境中,院线电影依然有能力制造话题与观影热潮。
1
票房走势后劲十足
今年暑期档的一大特点是低开高走,后半程发力。
前半程表现较为平淡,《酱园弄·悬案》《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等国产片市场反映不如预期,全国票房大幅落后于去年同期。《恶意》《聊斋:兰若寺》《长安的荔枝》等影片虽质量不错,票房上却后劲不足。
引进片则在前半程表现较为出色。《侏罗纪世界:重生》以5.67亿元票房位居今年暑期档票房第五名,《F1:狂飙飞车》以4.29亿元排名第七,《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和《碟中谍8:最终清算》也在档期内分获3.98亿元、3.55亿元票房。
7月中旬以后,市场热度攀升明显,《南京照相馆》的亮眼表现迅速带动大盘上涨,《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戏台》等影片形成合力,单日大盘连续两个周末稳定在3亿元以上,观影热度稳步上升。
8月下旬,临近暑期档尾声,市场又冲出一匹黑马——成龙、梁家辉、张子枫等主演的动作电影《捕风追影》。影片凭借超强口碑持续发酵,上映次周末票房大幅逆跌,扛起8月底至9月初的市场大盘,为暑期档最后半个月的冲刺阶段发挥关键助推作用。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今年暑期档后劲十足,进入7月后,连续三周大盘票房环比上涨,连续三个周日大盘票房实现逆跌,单日大盘票房更是连续39天破亿元。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胡建礼分析,“今年暑期档票房前四名全是7月18日以后上映的国产影片。票房前十名中的七部国产影片,也都是7月18日以后上映的。”胡建礼提到,今年6月票房仅19.07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2.32亿元;7月票房40.67亿元,不及去年同期的53.78亿元。然而,8月票房59.9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40.31亿元。“大盘在下半程绝地反击,最终实现逆风翻盘。”
胡建礼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
今年暑期档观影人群发生一些变化。灯塔研究院联合抖音发布的《2025暑期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显示,暑期档观众年龄成熟度大幅提升,40岁以上用户占比首次突破20%。
各类影片的观众构成呈现差异化。陈晋告诉记者,《南京照相馆》以30—39岁女性观众占比突出,《罗小黑战记2》集中25岁以下年轻女性观众,《戏台》则吸引超四成年长观众。此外,《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等影片,多人结伴观影比例显著,亲子组合成为主流。
区域分布上,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华东地区表现亮眼。值得注意的是,《南京照相馆》强力激活三四线下沉市场,《长安的荔枝》《戏台》等喜剧片则在北方地区表现突出。
城市方面,上海连续3年摘得暑期档票房冠军,北京、深圳、广州、成都、杭州、苏州、武汉、重庆、南京分列第2至第10名,江浙沪及华南地区今年暑期档同比票房增幅突出,广州、苏州、南京票房排名同比提升。
2
佳作频出 口碑制胜
“影片类型方面,暑期档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上映影片涵盖历史、动画、喜剧、古装、动作、运动、悬疑、剧情、战争、犯罪等多元类型,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陈晋告诉《综艺报》。陈 晋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影《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山河为证》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从不同视角展现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彰显伟大的抗战精神。其中,《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故事围绕“日军罪证照片”展开。电影以历史照片为依据,揭示日军罪证照片的来源,展现罪证得以曝光的艰难险阻,目前全球票房约30亿元。影片传递正确史观,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地热映,让更多海外观众通过光影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国产动画电影在今年暑期大放异彩。陈晋表示,《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两部二维动画电影覆盖全年龄段观众,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其中,《浪浪山小妖怪》上映两周即刷新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最高纪录。《罗小黑战记2》超越前作票房成绩,展现强劲的市场号召力。这两部二维动画作品的成功,与春节档三维动画《哪吒之魔童闹海》相呼应,“充分印证中国动画产业在美学高度、工业水准、叙事内核及创作模式上都有突破性进步。”
动作、喜剧等类型也备受欢迎。《捕风追影》回归传统警匪动作片,以硬桥硬马的对打、凌厉的枪战场面、紧凑的追逐戏份,重现观众熟悉的“硬核质感”。该片口碑一路走高,票房已破8.79亿元。喜剧片《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讲述唐代小吏为完成“荔枝使”任务踏上征途的故事。主创团队表示,希望观众通过李善德的故事,感受普通人的生命力与坚持。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暑期档口碑表现堪称近年最佳。在豆瓣平台,《南京照相馆》评分8.7分,《浪浪山小妖怪》评分8.5分,《捕风追影》评分8.2分,今年暑期档票房前三名影片都在8分以上。其他票房表现亮眼的国产影片也取得不错评分:《长安的荔枝》7.6分,《罗小黑战记2》8.7分,《戏台》8分,《F1:狂飙飞车》8.7分,《新驯龙高手》8.3分。
孙佳山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
干部学院研究员
高分佳作影片数量较往年明显增长。对此,胡建礼认为,“好口碑的电影足够多,是今夏电影市场能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逆袭的重要原因。”
他还谈到,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是掀起观影热潮的制胜因素。“今年暑期档冠亚军影片《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尽管题材和类型迥异,却都是能让观众共情、引发社会热议的出圈佳作。”
胡建礼分析,《南京照相馆》承载着中国人民沉重和惨痛的历史记忆,以“大历史,小切口”的叙事策略,通过片中平凡人物的细腻情感表达和真实历史呈现,直抵观众内心深处;《浪浪山小妖怪》讲述四个底层小妖怪努力寻找自身价值和出路的故事。观众观影时,很容易将自己的生活境遇与小妖怪的冒险经历相联系,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今年暑期档,新一批导演带着锐气与想象力登场,为市场注入新活力。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孙佳山表示,2025暑期档一大特色是中国电影新力量崛起。《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长安的荔枝》导演大鹏、《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以及《罗小黑战记2》导演木头、顾杰……新一代导演、编剧都有着突出表现。
3
“点映”助力口碑发酵
每年暑期档,电影片方都在营销宣传上各出奇招,助推影片破圈传播。
根据拓普数据《2025年暑期档电影洞察与营销战略》,《南京照相馆》以点燃爱国情怀为核心宣传策略,通过在映前发布真实历史向预告片等方式,成功激发观众爱国情感并吸引观影。《浪浪山小妖怪》凭借《中国奇谭》班底和“小妖怪视角看西游”的设定,成功激发观众兴趣,并通过抖音、B站等平台持续推动话题发酵。《罗小黑战记2》面向粉丝群体进行内容宣传,同时在B站推动用户二创,有效巩固粉丝基础。
与此同时,“点映”成为暑期档一种主要的发行+宣传方式。《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戏台》《捕风追影》《酱园弄:悬案》《无名之辈:否极泰来》《恶意》《你行!你上!》等影片,都采取了这一宣发策略。
以《南京照相馆》为例,影片7月25日全国上映,片方于7月19日开启大规模点映。随着好口碑发酵,观众纷纷自发为影片宣传,“自来水”效应显著。该片6天点映票房9798万元,为正式上映后的票房大卖奠定坚实基础。
8月16日,成龙主演的警匪动作片《捕风追影》全国公映。然而,该片此前已展开长达两周的超前点映,点映票房8719万元。凭借点映积累的好口碑,影片上映首日赢得21.9%的排片占比,首周末票房2.17亿元,被观众誉为近年来精彩的动作片之一,还被赞扬是2017年《英伦对决》之后,口碑和市场表现最好的成龙电影。
“点映是最实在的宣传,能给片方带来真金白银。高质量影片通过点映高效积累好评,形成正向传播;反之,对于质量不佳或口碑两极的影片,点映则会加速负面效应扩散。强大的倒逼机制,正成为驱动影片质量提升和市场优胜劣汰的重要引擎。”胡建礼如是说。
影院端的创新营销是今年暑期档另一大亮点。多家影院通过影旅联动、场景复刻、电影主题陈设等方式,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厅。例如,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影院,在《浪浪山小妖怪》首映日推出“西游日”主题活动,以全影厅放映、全时段互动和全场景体验的模式,让观众从“看电影”变为“玩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期间,部分影院复原1937年南京街景,打造沉浸式历史现场。这些创新举措为票房增长注入新动力。
随着暑期档电影票房一路飘红,电影周边衍生品销售热度同步攀升。据报道,《浪浪山小妖怪》IP已与3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与电影同期上线的衍生品超800款。该片上映首日,上海联和电影院线周边衍生品销售额突破700万元。《罗小黑战记2》片方在全国千家主题影城设置快闪小店,快闪活动期间共推出116款周边衍生品,累计销量近14万件。丰富的文化IP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共同构筑中国电影衍生产业强劲发展的底气。
4
全年票房冲击500亿元
政策层面的支持,为暑期档电影市场注入强大助推力。4月18日,国家电影局在北京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推出观影补贴、票务优惠、跨界合作等一系列促进电影关联消费的举措。“跟着电影去旅游”“跟着电影品美食”等活动多点开花,票根引发的链式消费效应凸显。
6月6日,财政部官网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披露2025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预算数为2.70亿元,6月下达0.81亿元,加上提前下达1.89亿元,全年共计下达2.70亿元补助。此外,中国银联、猫眼、淘票票等机构共同投入逾10亿元补贴,为暑期档票房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暑期档良好的成绩,为全年票房冲击500亿元目标打下坚实基础。”陈晋表示。随着暑期档落下帷幕,后续影片同样值得期待。官宣定档9月18日的电影《731》,目前猫眼、淘票票双平台“想看指数”超650万人。定档国庆假期的《刺杀小说家2》《熊猫计划2》《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等影片有望再掀观影热潮。待映新片中,冯小刚导演的《抓特务》,吴京、谢霆锋、李连杰主演的《镖人》,文牧野导演的《欢迎来龙餐馆》,以及贾玲的《转念花开》等作品,引发广泛关注。
尹 鸿
清华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暑期档的热闹景象表明,观众并未远离影院,中国电影正在重新认知社会与观众的变化,完成自我调适与转型升级。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优质内容供给充足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市场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图片:豆瓣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来源:综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