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没想到后期上映的作品就逊色太多了,只有一部《捕风追影》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其他作品用“烂片”二字来形容,也并不夸张。
文案|风潇潇
编辑|忆梦
2025年暑期档前期的好电影接踵而至,观众们都差点看不过来。
但没想到后期上映的作品就逊色太多了,只有一部《捕风追影》能够让人眼前一亮,其他作品用“烂片”二字来形容,也并不夸张。
比如吴京公司出品的《再见,坏蛋》,上映6天后票房才26.7万,还不如热映影片的零头多。
眼看着票房涨势乏力,这部电影居然撤档跑路了,里子面子全都丢尽了。
还有蒋奇明和张艺凡主演的爱情片《7天》,上映后也是差评一片。
网友吐槽该片是“侮辱文艺又侮辱爱情”,烂俗的剧情还不如回家看古早偶像剧。
不过,最让人失望的一部影片,还是高群书执导的历史战争片《生还》,首日票房仅73万,排片占比只有0.8%,第二天下降到0.2%,相当惨淡的数据。
而且豆瓣一星、二星满屏飘,有人直言:“这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无数烈士的侮辱”,那么到底为什么电影会引起大众反感呢?
01 剧情太散,高群书水平严重下滑
《生还》讲述了12岁女战士李童(邵正一饰)的视角,讲述了耿团长、裴大姐、白连长等普通东北抗联士兵们拼死战斗的故事。
从题材来看,这部电影非常适合今年暑期档,有着明显的优势存在。
尽管电影阵容不强,但只要能将故事拍到位,让角色可以令观众共情,也不愁会赔本。
然而高群书似乎江郎才尽了,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剧情不够连贯,每一条线都很松散,由于生活场景太多也导致内容有流水账的既视感。
像这类作品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真实感,令人感受到战士们艰苦的作战条件。
可前一秒主角们还挖野菜,一副每天都吃不饱的样子,下一秒大家就开始揉白面,这合理吗?
同样是以东北抗联为主题的作品,电视剧《归队》就用心多了。
胡军饰演的男主出场就捡起马粪,从中掏出没消化的玉米粒吃。
恶心是恶心了一点,可在当时连饭都吃不饱,严重缺少粮食的情况下,只是唯一的活命机会。
所以同样类型的故事,导演的水平真的会影响整体呈现效果,至少高群书拍不出来影片的精髓。
还有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下,《生还》里角色的冻伤妆固然挺逼真,可每个人都没有沉浸在场景中的感觉,甚至还挺活跃的,看着也没冻得多严重,这就让观众很难产生代入感。
我们当然希望可以在电影市场中看到聚焦东北抗联的故事,铭记那段艰苦的岁月,以及中国军人永不言败的精神,但烂片只会毁掉观众的激情,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看完电影后,有观众忍不住发问:“很难想象他(高群书)当年拍过《风声》。”
这部经典谍战片让高群书走进观众视野,成为他多年来的金字招牌。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不是他一个人独自拍摄的《风声》,还有另一个导演陈国富对影片进行把控。
如今看来,影片的成功或许还是要归功于后者。
至于高群书,早就不停用烂片败光了自己的路人缘。
02 向资本低头?导演行为引争议
在《生还》的路演现场,高群书没有向观众过多介绍电影,表示好坏由大家判断,一副对影片很自信的样子。
后面他着重介绍了身边的小演员张慧子,透露对方家里特别有钱,有十几亿的资产。
而她来当演员只是为了体验一下生活的残酷和战争的残酷,特别值得敬佩。
其实听到他这一番话,别说现场观众愣了,就连张慧子都懵了。
就这么水灵灵地把她富二代的身份告诉大家了?
由于高群书的表现太离谱,观众一时间都分不清他是真的为资本捧臭脚,还是故意跟资本抗议,用阴阳怪气的方式表达对“关系户”的不满。
但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这种行为都是非常不利于电影宣传的。
尤其是影片题材特殊,应该展现出演员和剧组的正能量,注意公众形象的塑造。
高群书的骚操作,难免会引起不好的争议,连他本人也收到许多骂声。
合着他得罪了资本,又得罪了观众,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而且高群书现在的精神状态跟他社交账号的昵称非常契合,在电影没有热度,上不去热搜的阶段,居然开始对某博痛骂,跟平台硬刚。
如果他真的有资本、有底气也没问题,但很明显高群书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冲动行事只会自寻死路,难怪这段时间都没有在热搜上看到《生还》的相关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卖惨说阵容不行,也没有钱做宣发,真是让人觉得又无奈又可笑。
而且他不止一次翻车了,2023年执导的谍战片《刀尖》,邀请张译担任男一号,还有沙溢、黄志忠等多位戏骨坐镇,这阵容相当强悍了吧?
可最后票房才仅有5000万,豆瓣评分5.1分,口碑都没有到及格线。
2024年上映的《三叉戟》,同样是高群书亲手操刀,4.7分的成绩依旧引起观众质疑。
一部电影的失败确实有很多方面上的问题,不过,导演水平绝对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高群书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多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这些年拍的电影越来越烂,一次次让观众失望。
03 结语
从目前《生还》这个票房趋势来看,电影血亏出局的可能性极大。
即便是没有明星大咖加盟,成本也不算多,但现在的票房数据还是暴露出影片无人问津的惨状,想要回本都是一个问题,何况赚钱了?
而从这个电影翻车的情况,观众也应该意识到题材不是决定影片成绩的关键,还是需要剧情、质感和演技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只有全方面展示出诚意,才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
高群书最大的问题就是自视清高,从来不懂得尊重观众。
如果创作者都是这样的态度,那么他的作品不会拍好的。
不过,电影才上映不久,只要后面营销宣传到位了,还是有票房好转的机会,就看导演舍不舍得花钱了。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
——END——
来源:娱乐圈笔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