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卫平)暗房中渐渐显影的,不只是日军的暴行,更是一个民族痛彻骨髓的觉醒。电影《南京照相馆》中普通人的抉择,与胜利日阅兵雄壮的画面交相辉映。它们以强烈的对比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从来不是一句空谈。当今世界,依然纷乱。俄乌战争烽火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张卫平)暗房中渐渐显影的,不只是日军的暴行,更是一个民族痛彻骨髓的觉醒。电影《南京照相馆》中普通人的抉择,与胜利日阅兵雄壮的画面交相辉映。它们以强烈的对比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从来不是一句空谈。当今世界,依然纷乱。俄乌战争烽火未熄、加沙平民背井离乡……我们并非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2025年盛夏,电影《南京照相馆》热映。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该片凭借一段照相馆中的隐秘往事,将观众重新拉回历史的现场。影片上映十几天内,观影人次就突破6000万,不仅因为故事的感染力,更因为它触动了中国人共同的历史记忆。
影片中,照相馆学徒冒死保存日军罪证的情节,并非虚构,而是源自真实的历史。1938年寒冬,年仅15岁的罗瑾在南京估衣廊的华东照相馆做学徒,发现日军冲印记录暴行的照片。罗瑾毅然选择冒险复制留存,以一己之力守护真相的火种。
《南京照相馆》以“吉祥照相馆”为叙事核心,透过馆主一家在战火中的坚守,折射出整个民族的不屈与尊严。刘昊然饰演的阿昌,在暗房中发现所谓“亲善照”背后骇人的真相:“百人斩”、集体屠杀……艺术再现的背后,是血写的历史。事实上,罗瑾当年藏匿相册、吴旋接力守护,最终在1946年将相册作为南京大屠杀案“京字第一号”证据提交审判席。这段真实的经历,成为战犯谷寿夫犯下滔天罪行的关键证据。
这部电影的成功,不只在于票房突破20亿,更在于它完成了一次国民历史教育的使命。正如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所言,某些场所与物品是“记忆之场”,承载着超越物质形态的历史意义。这座照相馆,就是这样一处记忆的象征。
自鸦片战争的烽火燃起,至南京大屠杀的惨痛降临,积贫积弱的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被迫签订了多达700余个不平等条约。日本军国主义之所以肆无忌惮,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一盘散沙”。国际关系的现实从来残酷,丛林法则至今仍在某些角落上演。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在当下依然振聋发聩。今天的中国,虽已站起来、富起来,却依然面临芯片卡脖子、产业链受限等挑战。华为被断供、TikTok遭打压,无不在提醒我们:唯有实力,才能赢得尊严。
真正的自强,不是煽动仇恨,而是掌握命运。这种能力不会从天而降,它来自科学家勇攀高峰、工程师精益求精、教师传道授业、农民辛勤耕耘、工人匠心制造和军人的牺牲坚守,甚至来自于每一个普通人的不懈努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向前的力量。如今,估衣廊巷口飘来小吃的香气,毗卢寺内游人安闲。旁边小学校园中,孩子们奔跑嬉笑,穿过曾经运送旧衣的官廊。他们脚下的斑马线,安静地躺在昔日战火之上。我们今天生活的和平环境,正是80年前先烈用生命与鲜血争取的终极愿景。那两个少年用生命守护的,不正是如今平凡而珍贵的人间烟火吗?
“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还在耳边回响。影片虽已结束,但历史从未退场。“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自立!”这不只是过去的教训,更是走向未来的箴言。让我们合着大阅兵铿锵有力的脚步,万众一心,迈开新的时代!
来源:荆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