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人 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9月5日上映!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7:24 3

摘要:该片主要画面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作为摄影师在中国空间站拍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导演朱翌冉执导,故事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首次执行在轨驻留6个月任务为蓝本,向观众呈现一场充满中国式太空美学的非凡旅程。

9月的首个周末,

大家准备怎么过呢?

不妨约上朋友、带娃娱乐,

走进影院,

观看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

《窗外是蓝星》

导演/编剧: 朱翌冉

主演: 翟志刚 / 王亚平 / 叶光富

01

宇宙、飞船、真·实拍片!

该片主要画面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作为摄影师在中国空间站拍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导演朱翌冉执导,故事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首次执行在轨驻留6个月任务为蓝本,向观众呈现一场充满中国式太空美学的非凡旅程。

由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亲自拍摄,记录其在空间站的工作与生活,以及科幻片中才有的场景——

比如,缜密的飞船间的机械对接,舱内失重环境中漂浮的发丝与水珠,王亚平出舱时阳光掠过面窗的刺眼光芒。

每一帧都是真实太空的展现。

02

首映式活动举行 将于9月5日公映

“电影让我仿佛置身浩瀚宇宙,非常‘上头’!”

“我已观影,感觉良好!”

……

8月29日,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在京举行发布会及首映式活动。数百名观众走进影院,在七夕佳节与中国航天这份浪漫的事业相约。近3个小时的首映现场,情真意切的感动,满载自豪的掌声,此起彼伏的好奇,化作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诸多好评:我已观影,感觉良好!

电影的“太空天团”主演,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来到现场,与大家共同观影。他们三位是这部电影的“太空摄影师”,影片的主要画面均由他们在太空拍摄,王亚平还为影片担任旁白。

当三位航天员站立起身跟观众挥手致意时,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这是中国首次将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生活,真实细致地呈现于大银幕之上,很多画面给人带来了深刻印象。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多次赞叹、欢笑、眼眶湿润。而拍摄下如此令人动容画面的三位“跨界”摄影师,只接受了约三小时的培训。

“今天是我们整个剧组第二次见面,第一次是神舟十三号发射前。我们只见了一上午,用了大概三小时,让三位航天员学会了使用8K摄影机,还一起探讨了电影如何拍摄,然后他们就消失了。”朱翌冉幽默地说:“我只能通过电视看到他们在干什么,一直在想:他们为什么还不拍电影。我应该是唯一一个要通过新闻去看我的剧组什么时候工作的导演。”

朱翌冉坦言,曾特别担心三位航天员能否拍好,直到看到拍回来的第一段素材,“第一个镜头就震撼到我了——舷窗外的地球太震撼了。”

“如果以专业电影摄影师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是不公平的。他们的首要身份是探索宇宙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拍摄是在巨大风险和繁重工作之余完成的。他们最大的优势不是技巧,而是百分之百的在场性和真实性。”

王亚平担任旁白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给整部电影的配音时间只有一天,这对于专业配音员来说都是有难度的。”朱翌冉介绍,王亚平从早到晚一遍一遍地去配,到后面嗓子都劈了,“但她声音的磁性也出来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她非常丰富的情感。她的声音既专业又温暖,形成了电影中独一无二的中国式浪漫。”

为何选用8K拍摄?

03

导演朱翌冉:把真实的沉浸感带给观众

《窗外是蓝星》是中国首部8K拍摄太空电影。之所以选择8K拍摄,朱翌冉表示希望为历史、为人民能够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有一个感触很深,杨利伟第一次飞向太空时拍摄的影像,到今天已经需要修复了。总台有一个理念是5G+4K/8K+AI,我们希望用这种形式把更真实的沉浸感带给观众。”朱翌冉介绍,现场大家看到的是4K50帧版本,这样的质感在以前载人航天中是不可能的。

在现场,主创团队展示了8K摄影设备。据介绍,设备一共做了四套,全球也只有这四套。现场展示的是地面备份机之一,两套摄影机在空间站完成拍摄任务后,随天舟货运飞船坠入大气层。

沉浸、震撼、感动、自豪、备受鼓舞……是很多观众的观影感受。

“这部电影对于航天迷来说太宝贵了,看一遍根本不过瘾。”赵一豪激动地说,影片中能看到空间站很多细节,可以感受到每一位科研人员付出的努力。

“如果你也有一个太空梦,请来看这部电影吧。”

“当你看到这颗星球时,便会明白:生活中的烦恼、心灵上的困顿,其实如此渺小。愿每个人在凝望蓝星时,都能感知到自身生命存在的辽阔与珍贵。”

来 源:央视新闻 CMG观察

编 辑:廖文奕

来源:肇庆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