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无奈发感慨,《哪吒2》影响《蛟龙行动》票房,理由牵强了些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09:30 2

摘要:在《蛟龙行动》特别版重映3天,拿到1406+万的票房后,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终于肯面对媒体,谈一谈今年《蛟龙行动》“败北”的心路历程。

在《蛟龙行动》特别版重映3天,拿到1406+万的票房后,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终于肯面对媒体,谈一谈今年《蛟龙行动》“败北”的心路历程。

首先他复盘了《蛟龙行动》春节档票房失利的原因,最核心的表达就是:没想到《哪吒2》在春节火爆迅速形成了一种虹吸效应,导致其他影片再做任何投入都激不起太大的水花。”

接着又阐述了《蛟龙行动》题材的特殊性,导致过审定档都比较晚,在春节档起跑时就落后了,后面再追就很难了。

对于东的这一波发言,我个人很不以为然,他将自家电影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哪吒2》的爆火?

可事实上但凡关注过2025年春节档票房排名就可以得知,在今年春节档最关键的8天当中,《哪吒2》当时拿下的票房成绩是48.39亿元。

这个票房数字在历届春节档票房冠军中,并不算逆天,更谈不上因为这一部片子挤压其他电影。

因为跟在《哪吒2》后面的还有拿下了22.78亿的《唐探1900》,连备受吐槽的《封神二》和《射雕英雄传》也拿出了9+亿和5+亿的票房成绩,真人电影中唯有《蛟龙行动》票房垫底,只拿了2+亿票房,这怎么能说是因为《哪吒2》爆火,影响了你家电影的票房?

要知道《哪吒2》后来被全国“托举”,票房彻底杀疯的时候,你家的《蛟龙行动》已经撤档了,《哪吒2》后来冲到100+亿票房,跟你有啥关系?

再说了,现在9月份《哪吒2》早就下线了,当下也没有特别出色的电影“霸场”,你将《蛟龙行动》改编版放了出来,3天依然只有1000+万的票房成绩,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和于东有一样表达的还有《蛟龙行动》的导演林超贤。

他在电影撤档后曾经表示,“当时的状态很不好!” 因为这个春节档每部电影都很猛,在这个情况下大家都去争取排片,确实花了很大力气。

同时他也强调了《蛟龙行动》是最后一部定档的电影,排片因此有很大的“困难”,很多观众都说买不到票,慢慢的电影就没有声音了。

看到没有,《蛟龙行动》两位重要的主创人物,都强调自己的电影在市场上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找客观原因,于冬更是公开表示,有一部分人针对他拍的《蛟龙行动》。

可事实上《蛟龙行动》从初上映到现在,已经有8个多月过去了,两次上映后,电影的口碑并没有明显的好转。

尤其是特别版上映后,评论区的观众口碑更客观。(非热门档期,也没有其他强片刻意做市场)。

观众老爷们对《蛟龙行动》的豆瓣评分,依然保持在三星和6.2的评分中,甚至从一些很接地气的评论中可以看出,普通大众对这部主旋律电影的最直观印象。

“前面的剧情稀碎,几度在电影院昏昏欲睡,最后半个小时达到及格线,难以置信我还专门看的imax厅。”

“摄影机太晃了,并且毫无有效文戏,这两点无疑是和红海的巨大差距。”

“水下作战拍摄难度更大,但就是吃力不讨好。”

看到没有,以上的这些评论,都在强调《蛟龙行动》的文戏差,选择的主题“不讨喜”,即便特别版充分聆听了观众的意见,重新做了剪辑,可已经定型的故事架构,不会因为你们减少了16分钟,就真的能“重生”。

而且在《蛟龙行动》重映这三天,足以塑造一部电影口碑的时间段内,该片做足了噱头,依然没能改变大众口碑就证明, 这部电影在观众心中就是这个级别。

于冬这般找借口式的解释,真的很不大气。

而且市场并没有对《蛟龙行动》进行特别对待,所谓的排片问题,是和观众反馈挂钩的,在电影市场不景气的当下,如果《蛟龙行动》很受欢迎,院线欢喜还来不及,毕竟他们拿的是票房分成的啊!

甚至我感觉在某些时候,官方对《蛟龙行动》还进行了托举。

比如说“央视新闻”在8月30日电影重映日,还及时的发布了《中国海军核潜艇之歌》MV,帮助电影宣传,可特别版首日票房还是只有570万,次日更是跌至330万,目前预测《蛟龙行动》这次重映,票房只能拿下仅3500万。

电影还是巨亏,还亏的不“漂亮”,整个操作让人看的五味杂陈!

来源:最爱酷电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