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重映第一天,《长空之王》的想看人数就突破了65万,把同档期的《营救飞虎》《生还》等影片远远甩在身后,成了2025年9月电影市场里最大的惊喜。这部讲空军试飞员故事的军事大片,为啥两年后再上映还能让这么多人想看?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点个关注支持一下,你的鼓励对我很重要。)
9月3日重映第一天,《长空之王》的想看人数就突破了65万,把同档期的《营救飞虎》《生还》等影片远远甩在身后,成了2025年9月电影市场里最大的惊喜。这部讲空军试飞员故事的军事大片,为啥两年后再上映还能让这么多人想看?
其实早在2023年,《长空之王》第一次上映时就火过——当时拿了五一档票房冠军,票房超8.5亿,还拿下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它最特别的是把镜头对准了平时少见的试飞员群体,让大家知道了歼-20、歼-16这些尖端战机是怎么来的。这次重映不只是画质升级,出了IMAX、CINITY这些高清版本,还多了30分钟新内容,里面有歼-20和F-35模拟空战的场面,甚至还有中国第六代战机的概念图。
导演刘晓世说,这些新增的内容都来自真实的试飞数据,“就是想让观众看看中国航空工业现在有多厉害”。
线上线下的热度都跟着涨。优酷预约的时候,网友三天就完成了“预约50万解锁独家花絮”的任务,超20万人领了专属的电子僚机证,还在社交平台晒图打卡。
重映第一天,好多地方的IMAX厅都抢不到票,有观众说:“歼-20从峡谷里飞过来的时候,感觉就在眼前,引擎的轰鸣声震得手心都出汗了!”连南部战区空军的官方账号都引用了电影里试飞员的英语警告台词“Turn back!This is Chinese airspace!”,这条内容的点赞量超百万。
不过争议也跟着来,主演王一博的表现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有人觉得他“原声台词听着有力量”,也有人说“是不是太靠流量营销了”。但数据不会说谎,2023到2025年的五一档里,《长空之王》的观众满意度排第一,专业观众评价的10项指标里,它也拿了档期最高分。导演刘晓世回应争议时说:“是试飞员的真实故事打动了观众,王一博为了演好角色,还专门接受了三个月的军事特训。”
有意思的是,影片选在9月3日重映,这天既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对新中国国防力量的一次“检阅”。
片里那句“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的台词,和开国大典时“飞机不够飞两遍”的历史画面一对比,让人心里特别有感触。就像有观众在豆瓣写的:“看到歼-20划过银幕的那一刻,突然懂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句话。”
互动话题
你觉得新增的歼-20对抗F-35戏份值得看吗?会为了这份情怀再去影院刷一遍吗?来评论区聊聊吧!
来源:京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