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讨厌当时的德国社会环境,他想回归那种刀耕火种的自然原始生活。
很少有一部电影,集齐了我喜欢的三位好莱坞女神:
“白寡妇”凡妮莎·柯比、“邦女郎”安娜·德·阿玛斯、“亢奋”悉尼妹西德尼·斯维尼。
就连男演员也是来头不小:
“华生”裘德洛、“泽莫男爵”丹尼尔·布鲁赫。
全员大咖局,但剧情却是恐怖惊悚。
毒害、背叛、爆头……荒岛硬核大逃杀即将上演——
《伊甸》
故事发生在一座远离大陆的小岛。
他,叫里特(裘德洛 饰),曾经是一名医生。
因为讨厌当时的德国社会环境,他想回归那种刀耕火种的自然原始生活。
而且他认为这样的环境对伴侣朵拉(凡妮莎·柯比 饰)的多发性硬化症也有帮助。
于是里特说动了朵拉跟他一起,来到了这座名为弗洛里安纳的小岛上定居。
两年后的一天,一艘船正向小岛缓缓驶来。
船上搭乘着一家三口。
他们变卖所有家产,购买了一张通往小岛的单程票。
丈夫泽莫男爵,啊不是,是维特默(丹尼尔·布鲁赫 饰)。他是里特的粉丝,想效仿里特的“陶渊明”做法。
加上儿子哈利,当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和眼病,他们承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
所以决定来岛上定居。
妻子玛格丽特(西德尼·斯维尼 饰)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要倒退回农耕时代。她看着离开的船,久久不愿离开。
也许是这个世界太疯狂,逃离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维特默上岛如愿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但里特并不欢迎这些后来者。
朵拉嘲讽他们像是慕名而来的观光客,只是想来岛上打卡。
维特默说里特的信件被刊登,已经在国内轰动了一年。
里特面不改色,但明显看出一丝喜悦从脸上划过。他拿走维特默手上的报纸扭头往屋里走。
然后回头示意让他们进来,要带他们参观岛上唯一的“豪宅”。
有种植瓜果蔬菜的菜园,有接雨水的泉眼,搞定生活所需的一切,里特花费了一年时间。
他跟维特默说不要被自己的成功所迷惑,这里的生活毫无魔力可言,残酷得让人绝望。
维特默说自己也没有退路了,儿子的病让他寄希望于大自然馈赠的奇迹。
里特很慷慨地让朵拉把她的“亲儿子”小驴借给维特默一家,帮助他们把行李搬到山的另一边。
最终,他们找到了一处地势高,有岩石遮光,附近还有泉眼的好地方。
朵拉不喜欢这一家不速之客,一个家庭主妇、一个天真的公务员、还有羸弱的儿子,注定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打道回府。
里特故意把他们带到那个地方,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难而退。
没过多久,又有其他人登岛了,为首的是自称男爵夫人(安娜·德·阿玛斯 饰)的一个女士,她带了两个情人,一个仆人。
看这个配置就知道,她不是来过田园生活的。
她有一个小目标,想在岛上建一座豪华的度假酒店,专门为有钱的富豪服务。
但就这几个人,怎么看也不像来搞事业,更像是搞颜色的。
男爵夫人一行人的出现,打破了岛上微妙的平衡。
2她来到里特家登门拜访,还保持着一副贵族的姿态。自我介绍完之后,她希望朵拉可以亲吻自己的玉手。
朵拉才不惯她的臭毛病,顺出沾满“巧克力”的手握住男爵夫人。
里特一丝不挂地走出来,男爵夫人随即开启夸夸模式,把里特的行为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里特听得有点飘飘然,朵拉察觉到了伴侣的细微变化。
人一多,资源分配本来就不够,尤其是淡水资源。
偏偏男爵夫人和情人,跑到了玛格丽特一家挖的储水池里鸳鸯戏水。
两家人以这种尴尬的方式见上了面。
男爵夫人故技重施,维特默果然被她的虚张声势唬住,男爵夫人随即认定,他们一家是好拿捏的。
她看中了玛格丽特挖的这口淡水井,提出想和他们共用淡水资源。
并且开始找机会暗戳戳地挑拨维特默和里特两家人的关系。
里特和维特默都参加过战争,在战场上,他们目睹过人性最真实且黑暗的一面。
两家人一致认为,男爵夫人来者不善。
维特默去找男爵夫人对质,质问她为何要挑拨他和里特两家人的关系。
男爵夫人此时还用罐头喂狗,在这个人都吃不饱的岛上,这样的行为简直是暴殄天物。
她反问维特默,有没有可能里特也在挑拨你和我之间的关系,好让我在这个岛上待不下去。
说着说着就开始聊起她在这里盖酒店的宏伟计划。
她还放话,一年之内,一定会有人从这个岛上离开。
三拨人相安无事地过了一段时间。
玛格丽特怀孕,成为了岛上第一个孕妇。
岛上的纷扰,让里特无法安心写作。
打猎的一声枪响,仿佛敲开了一道名为人性炼狱的大门。
维特默猎杀了一头牛。
里特带着一窝小鸡,来和维特默交换一个牛头。而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里特则标榜自己是素食主义者。
朵拉看着眼前的里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里特开始羡慕玛格丽特一家的小日子,有菜有肉,生活有滋有味。反观自己这边,跟苦行僧似的。说着说着,里特还不忘内涵朵拉,暗示她没有玛格丽特健康。
朵拉反问里特是不是已经忘记他们为何来此。
里特哑口无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男爵夫人的酒店计划逐渐变成了笑话。
其中一个情人把地挖了个遍,没有找到淡水资源。
没有食物,没有菜园,没有酒店,无家可归,分头小哥要被逼疯。
随着资源的加速紧张,男爵夫人先按耐不住了,她指挥男仆带着枪去即将临盆的玛格丽特家偷食物。
道德和规则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崩塌。
3就在这个时候,玛格丽特即将临盘。
两个男仆于心不忍,把东西都带回男爵夫人那请求去帮助玛格丽特,随即遭到了夫人的拒绝。
另一边,玛格丽特羊水破,一群恶犬把她逼到死角。
玛格丽特撕心裂肺地喊叫,当着恶犬的面把孩子生了下来。丈夫维特默及时赶到赶走了恶犬。
虽然顺利把孩子生了下来,但玛格丽特还没脱离危险期。
维特默跑去找里特帮忙。
里特按了下玛格丽特的肚子,发现是她的胎盘还残留在子宫,需要动手术把胎盘取出来。
另一边,男爵夫人得知玛格丽特生孩子,里特去帮忙。非常生气,责怪仆人为何不去阻止,现在他们已经成为盟友了。
仆人看清了男爵夫人的真面目,盖酒店什么都是假的,她只想和两个情人来岛上过没骚没燥的日子。
孩子出生,玛格丽特一家算是在这里扎根了。
日子虽然苦,但哈利的病情有了好转,远离大陆和城市,也让这一家三口的感情联结更加紧密。
这一天,男爵夫人上门邀请他们一家还有里特一家一起吃午餐。
这顿饭注定没能人安心吃完。
朵拉看不惯男爵夫人的虚伪和浮夸,不爽全写在了脸上。
一桌子的饭菜,全是玛格丽特家的存粮。
有点坟头蹦迪那意思了。
在餐桌上,男爵夫人每一句话,都在同时冒犯两家人。
孩子的话题引爆了朵拉身上的一个秘密:她因为子宫被切除无法生育。
所以她才会示那只小驴为自己的孩子。
朵拉不忍被羞辱,起身离开。
里特也火冒三丈,让男爵夫人滚出自己的小岛。
男爵夫人笑了,说这是我的小岛,随后拿出一张地契,整个小岛目之所及,都是男爵夫人的地盘。
要滚的人,是里特才对。
岛上的环境越发恶劣,天气干旱、食物紧缺困扰着每一个人。
男爵夫人其中一个分头小伙,上门求玛格丽特一家,分他一点吃的,他好几天没有吃饭。
边吃小伙边爆男爵夫人的料。
所谓男爵夫人的头衔,还有她那些宏伟小目标,全部是假的。
她被父母赶出家门,只身前往欧洲,想靠美貌攀上高枝,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摆烂的她索性带着两个情人,来岛上醉生梦死。
吃饱饭的小伙,想反抗男爵夫人,结果挨了一顿揍。
这一天,一艘大船靠近小岛。
是一支探险队知道这里恶劣的天气,时隔两年来慰问里特他们。
男爵夫人也对那个探险队的金主打起了主意,结果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才不是因为年纪大)。
而她也因此丧失了可以离开小岛的机会。
饥饿已经快把里特逼疯,他把男爵夫人的食物搜刮干净。
朵拉对他是越来越不满。
这一次,轮到里特按耐不住了,他让维特默时候站队。
他们选择用武力,驱赶男爵夫人和她的男人们离开小岛。
4男爵夫人也不甘示弱,眼看就要发生枪战了,幸亏玛格丽特及时赶到。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是这次,就是下一次。
男爵夫人继续使用她挑拨离间的把戏,让维特默误杀了朵拉的小驴,想破坏两家的关系。
朵拉因此崩溃。
维特默终于选择和里特联手,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分头,分头承认是男爵夫人指使他这么做的。
于是,三个人去找男爵夫人讨说法。
男爵夫人仅剩的一个情人,和三个人扭打了起来。
苟了这么久的维特默,刹那间战狼上身,一顿输出KO了男爵夫人的情人,把另外两人看呆了。
此时的男爵夫人,穿戴整齐,缓缓走出帐篷,一把搂住维特默。
哭着说自己终于得救了,多亏他们,自己才能逃离男人的魔掌。
她还试图用酒店的股份,来换取自己的平安。
但这一次,里特不愿意再听她的胡说八道,一枪爆了她的头。
三个人把二人的尸体扔进了大海。
之后在朵拉和玛格丽特面前演了一出戏,要让她们相信男爵夫人和男宠已经乘船离开。
只有玛格丽特察觉到丈夫的不对劲。
在她的追问下,维特默坦白了当天发生的一切。
一向给人感觉是绵羊和恋爱脑的玛格丽特,目光凶狠了起来,表示任何人都不得破坏他们一家在岛上辛苦建立的一切。
这次轮到玛格丽特先发制人,她找到朵拉,告知里特开枪杀人的事。
至此,里特在朵拉心中的完美形象完全坍塌。
玛格丽特送上最后的助攻,一窝已经染病的小鸡。
朵拉心领神会,回去,她给里特做了很丰盛的烤全鸡。
另一边,没有了男爵夫人,小分头拦了一艘船离开了小岛。
里特吃完鸡肉中毒,临死前,他诅咒朵拉,但话没说完就咽了气。
岛上死了人,总督派人上岛调查。
玛格丽特言之凿凿,警方没从她的身上找到任何破绽,最终带上朵拉离开小岛。
而玛格丽特一家,选择继续在岛上生活。
他们成了荒岛大逃杀里最后顺利“吃鸡”的一方。
让人最炸裂的不是这个结局,而是片尾那些真实的影像,这个故事竟然还是真人真事改编。
玛格丽特一直活到96岁,她的后代至今仍然生活在岛上,开了一家小型旅馆为生。
朵拉离开没多久因病去世;
死前,她把在岛上的见闻写成信公开发表,对于当晚情况的描述和玛格丽特大相径庭。
男爵夫人和男宠的尸体一直没有被找到。
小分头和船长也被发现了倒在了沙滩上,折腾了一圈,他还是没能真正离开小岛。
《伊甸》这部电影通过这起世纪迷案展展现了人性极端情况下的脆弱和异化。
在与世隔绝孤岛环境当中,资源匮乏、秩序崩坏、生存压力会将人性中潜藏的欲望和恶意无限放大。
当曾经的道德文明、法律约束被剥离之后,人类从试图构建乌托邦社区的理想主义者会逐渐退化为被生存本能驱使的动物。
而这种转变并不是单纯的人性本恶,更多的是极端环境对于道德底线的碾压。
当生存成为第一要务的时候,文明会被抛弃,群体会不可避免的从合作共生走向分裂竞争。人类暴力自私的本能也会被激发出来。
在生存面前,你很难定义谁是好人,谁又是坏人。#我的宝藏兴趣#
来源:无尾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