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宛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电影市场的夜空,以 17.8 亿的票房成绩,稳稳地站在了动画电影的顶流位置 ,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爆款。这部电影延续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神话,从前期宣传到上映后的话题热度,都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影片
2025 年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宛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电影市场的夜空,以 17.8 亿的票房成绩,稳稳地站在了动画电影的顶流位置 ,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爆款。这部电影延续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神话,从前期宣传到上映后的话题热度,都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影片中精美的画面、热血的剧情,尤其是哪吒等角色的再度演绎,吸引了无数家庭观众、年轻群体走进影院,首日票房就轻松破亿,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在这看似辉煌的成绩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担忧的隐患。猫眼专业版数据就像一盆冷水,无情地泼向了这份热度。数据显示,在看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观众里,近 60% 的人在观影之后就再也没有踏入过影院的大门。更令人咋舌的是新观众的流失情况,新观众流失率竟然高达 82%。在这些被《哪吒 2》吸引而来的新用户中,仅有 2.4% 的人在暑期档观看了 3 部及以上的影片,超过八成的新观众在看完《哪吒 2》后,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和电影院彻底 “失联”。这样的数据,创下了近五年单一影片拉新留存率的最低纪录,无疑给电影行业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回顾电影市场的过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但如此严重的新观众流失,还是让人不禁将它与其他爆款影片进行对比。2023 年,《流浪地球 2》上映时,凭借着宏大的科幻场景、深刻的家国情怀以及精彩的剧情,不仅收获了高票房,还在新观众留存方面表现出色,新观众 30 天留存率达到了 35%。观众们被影片中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人类面对危机时的团结所打动,不少人在看完《流浪地球 2》后,对科幻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继续关注同类型影片 。
到了 2024 年,《长安三万里》则另辟蹊径,以唐诗为线索,讲述了大唐盛世的兴衰和诗人们的传奇故事。这部影片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细腻的情感表达,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共鸣,新观众留存率更是提升至 42%。很多观众在观影后,被影片中展现的唐诗魅力所吸引,不仅二刷、三刷,还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走进影院感受这份文化盛宴,甚至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
与之相比,《哪吒之魔童闹海》的 “昙花一现” 就显得格外刺眼。动画电影本身的受众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家庭观众和年轻群体往往更容易被绚丽的视觉特效、可爱的角色形象所吸引,从而走进影院。然而,当电影市场后续缺乏能够匹配他们需求的影片时,这些观众就很容易流失。《哪吒 2》虽然成功地将大量新观众拉进了影院,但却没能在后续留住他们,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整个电影市场长期以来 “重拉新、轻留存” 的深层问题。电影制作方和发行方往往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影片的前期宣传和吸引新观众上,却忽视了如何通过优质的内容和持续的吸引力,让这些观众成为影院的常客,这无疑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也给电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其精彩绝伦的奇幻冒险元素,成功地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尤其是 18-25 岁的年轻群体和亲子家庭 。这些观众在影片中找到了情感的共鸣,被哪吒的成长故事、热血的冒险历程所打动。然而,当暑期档后续的影片陆续上映时,却未能延续《哪吒 2》的辉煌。
像《科幻战记》这类影片,虽然有着科幻的外衣,但由于其题材相对小众,对观众的知识储备和科幻兴趣有一定要求,导致很多普通观众难以产生共鸣。影片中复杂的科幻设定、晦涩的科学概念,让不少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到一头雾水,无法真正沉浸其中。口碑的滑坡也让它在市场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不少观众在看过之后给出了负面评价,认为影片剧情空洞、人物形象单薄,仅仅是依靠特效在支撑。
而《都市爱情故事》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部电影原本打着浪漫爱情的旗号,试图吸引年轻情侣和爱情片爱好者。但影片上映后,却被观众吐槽剧情俗套,毫无新意。故事中的男女主角经历着千篇一律的爱情波折,从相识、相恋到误会、分手,再到最后和好如初,这样的剧情在以往的爱情片中已经屡见不鲜,很难再勾起观众的兴趣。口碑的崩塌使得这部电影的排片量和票房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快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某影院经理对此感触颇深,他透露:“很多家长带着孩子看完《哪吒 2》后,都表示还想带孩子看类似的动画电影,感受那种奇幻的冒险氛围和温馨的家庭情感。可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整个电影市场上映的动画电影不仅数量少,而且大多都是低幼向的影片,剧情简单、画面粗糙,完全无法满足这些观众的需求。家长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带孩子回家,通过流媒体平台观看一些经典的动画作品。” 这种内容上的断层,让观众在看完《哪吒 2》后,找不到能够满足自己观影需求的影片,自然就逐渐远离了电影院。
疫情的爆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观影习惯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疫情期间,电影院被迫关闭,人们无法前往影院观看电影。为了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各大流媒体平台纷纷加大了电影的投放力度,推出了一系列优质影片。观众们在家中,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设备,就能够轻松观看各种电影,这种便捷的观影方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
疫情过后,这种 “大屏观影习惯” 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持续发酵 。爱奇艺、腾讯视频等流媒体平台更是抓住了这一机遇,不断缩短电影的窗口期,将原本需要在影院上映数月后才会上线流媒体的电影,缩短至 15 天左右就可以在平台上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上线流媒体平台的首周,点击量就突破了 5 亿,这个数字相当于同期影院观影人次的 1.5 倍,足以见得流媒体平台的影响力。
除了窗口期的缩短,流媒体平台的付费模式也更加便捷和亲民。以《哪吒 2》为例,在流媒体平台上,观众只需花费 12 元,就可以进行单次点播观看。而在影院,平均票价则高达 45 元,这还不包括购买爆米花、饮料等额外的消费。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更加注重性价比,12 元的点播费用显然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流媒体平台还提供了碎片化的观看体验,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暂停、播放电影,无需像在影院那样受到场次和时间的限制。
这种便捷的付费模式和碎片化的观看体验,让年轻观众们纷纷表示:“我们并不是不爱电影,只是不愿意再为了去影院观影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堵车上,也不想在观影前还要排队买票、取票,观影后还要忍受人群的拥挤。在家里,我们可以更加舒适、自由地观看电影,享受属于自己的观影时光。” 流媒体平台就这样悄无声息地 “抢走” 了观众前往影院观影的最后一公里,让电影院的客流量大幅减少。
当我们走进一些三线城市的电影院,就会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 —— 设备老化。很多影院的放映设备已经使用多年,画面质量、音效效果都大不如前。在播放像《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特效丰富的影片时,普通银幕无法完美呈现出影片中的奇幻场景和精彩特效,原本震撼的画面变得模糊不清,立体的音效也变得平淡无奇,这无疑大大降低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据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在三线城市,80% 的影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设备老化问题,而能够提供 4DX 影厅等高端观影体验的影院占比不足 5% 。4DX 影厅通过动感座椅、环境特效等技术,能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当影片中出现打斗场景时,座椅会随着动作的节奏震动,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战斗现场;当影片中出现下雨场景时,影厅内会喷洒水雾,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雨滴的落下。然而,由于 4DX 影厅建设成本高、维护费用大,很多影院都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建设和升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庭投影和杜比音响的组合成本近年来大幅下降,已经降至 5000 元以下。对于一些电影爱好者来说,他们只需要花费一笔不多的费用,就可以在家中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影院。在家里,他们可以不受他人干扰,自由选择观影时间和影片,还能够享受到与影院相媲美的视听效果。“在家就能享受大屏观影,何必还要去影院呢?” 这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观众的普遍心态。这种体验上的同质化,让电影院原本的优势逐渐消失,观众们不再觉得去影院观影是一种独特的享受,自然也就减少了前往影院的次数。
《长安三万里》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唐朝诗人们的传奇故事,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成功吸引了大量新观众走进影院。片方可以借鉴这一成功经验,针对《哪吒 2》拉新的不同群体,定制后续内容。
对于亲子观众来说,片方可以推出 “神话 IP 系列影展”,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搬上大银幕,让孩子们在影院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步开发线下剧本杀、动画工坊等衍生活动,让孩子们在观影之余,还能亲身参与到神话故事的创作和体验中,增强他们对电影的兴趣和记忆。这些衍生活动不仅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还能将单次观影转化为持续的文化参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
对于年轻观众,片方可以打造 “国漫创作者沙龙”,邀请知名国漫创作者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和背后的故事 。通过这种方式,让年轻观众更加了解国漫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理念,激发他们对国漫的热爱和支持。还可以在沙龙中展示一些未上映的国漫作品片段,吸引观众的关注和期待,为后续影片的上映提前预热。数据显示,参与过影院活动的观众复购率提升 40%,这充分证明了打造 “观影生态链” 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影院若想留住观众,硬件升级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尤其是在二线以上城市,影院应将激光 IMAX、杜比影院等高端放映厅的占比提升至 30%。这些高端放映厅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听体验,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般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以《哪吒 2》这类视效大片为例,在激光 IMAX 影厅中,影片中绚丽的色彩、宏大的场景和逼真的特效都能得到完美呈现,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哪吒与敖丙之间激烈战斗的紧张氛围,以及神话世界的奇幻魅力。
除了硬件升级,服务创新更是关键。上海某影院推出的 “亲子托管观影” 服务,为家长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家长们可以在观影的同时,将孩子托管在影院专门设置的儿童游乐区,让孩子们在专业工作人员的照顾下,安全地玩耍、学习,享受属于他们的欢乐时光。而 “情侣主题包厅” 则为情侣们营造了一个浪漫、私密的观影空间,让他们可以在温馨的氛围中,共同欣赏电影,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这些创新服务的推出,使该影院非黄金时段上座率提升了 25%,充分证明了差异化体验在电影市场中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影院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将影院从单纯的 “放映终端” 转变为集观影、休闲、社交于一体的 “体验枢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为了吸引更多新观众走进影院,并提高他们的复购率,猫眼研究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建议。设立 “新观众专属福利池” 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这个福利池中,为首次观影用户提供全年 5 折券、免费 3D 眼镜等权益,无疑是降低观众复购门槛的有效手段。对于那些对电影感兴趣,但又因票价较高而犹豫不决的新观众来说,5 折券的诱惑是难以抵挡的。这不仅能够让他们以更加实惠的价格体验到电影的魅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从而增加他们再次走进影院的可能性。免费提供 3D 眼镜,也解决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无需额外购买眼镜,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的精彩世界中。
借鉴游戏行业的 “新手引导” 逻辑,通过大数据向《哪吒 2》流失用户精准推送同类型影片,也是激活 “沉睡用户” 的关键。通过对观众观影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兴趣偏好和观影习惯。对于那些被《哪吒 2》吸引而来,但后来又流失的用户,我们可以精准地向他们推送《大圣归来》重映、《深海》续集预告等同类型影片的信息 。当这些用户收到与他们兴趣相符的影片推荐时,他们的观影欲望很可能会被重新点燃。这种精准推送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影片的曝光率,还能让观众感受到电影行业对他们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增强他们对电影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通过建立 “新观众培育机制”,电影行业有望吸引更多新观众,提高观众的留存率,实现电影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观众流失,本质是电影市场从 “流量粗放型” 向 “用户精细化” 转型的阵痛。当拉新成本突破 80 元 / 人,留住一个老用户的成本仅是开发新用户的 1/5,行业必须清醒:比起打造下一个爆款,更重要的是让每个走进影院的观众,都能找到 “下一次再来” 的理由。
你看完《哪吒 2》后还去过影院吗?觉得电影院该怎么改才能留住观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夜刀神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