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爱国”风波3年后!51岁吴京又传坏消息,多位明星被牵连

快播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23:41 5

摘要:“26.6万”这个数字像一记闷棍,砸在吴京头上,也砸在所有把“爱国”当护身符的电影人心里——原来观众真的不买账了。

“26.6万”这个数字像一记闷棍,砸在吴京头上,也砸在所有把“爱国”当护身符的电影人心里——原来观众真的不买账了。

三年前,《战狼2》56.8亿的风光还在眼前,如今《再见,坏蛋》六天票房连一部小成本网大都不如。

撤档那天,影院经理把海报直接扔进垃圾桶,动作干脆得像在扔一张过期传单。

问题出在哪?

不是观众不爱国,是观众太熟悉这套“配方”了。

京味老戏骨硬演武汉码头,台词里“家国大义”四个字一出来,全场笑场。

有人小声嘀咕:“这哪是坏蛋,这是导游背台词。”

更尴尬的是场外。

吴京代言国产手机,被拍到机场用苹果;穿军装拍广告,转身给手游站台。

网友把截图拼在一起,像在看一场大型行为艺术——主题是“人设崩塌”。

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跟头。

2025年暑期档,主旋律占比从30%跌到20%,票房前三全是小人物故事。

《南京照相馆》讲老照片修复,没喊口号,观众却在散场时鼓掌三分钟。

市场早变了。

以前观众看主旋律,图个热血;现在观众先看口碑,再看真诚。

豆瓣短评里,“说教”成了高频词,有人直接写:“我不是来上课的。”

吴京团队这次沉默得出奇。

没有道歉,没有解释,连撤档声明都只有一句话。

公关圈私下说:“他们怕了,怕越描越黑。”信任这东西,碎了就真不好粘。

隔壁张涵予也被翻旧账,早年代言的理财APP暴雷,网友把他和吴京的海报P在一起,标题叫“硬汉滤镜碎一地”。

娱乐圈突然发现,人设不是保险,是放大镜。

说到底,观众不是讨厌爱国,是讨厌被当傻子。

就像你邻居天天喊“兄弟”,真借钱时却装不在——次数多了,谁还信?

电影局最新数据挺有意思:2025年现实题材备案数涨了40%,讲外卖员、讲留守儿童的剧本堆成山。

资本在逃跑,热钱涌向真诚的小故事。

吴京还有翻盘机会吗?

有,但得先学会闭嘴。

把“爱国”从海报上抠掉,先讲一个能让人信的故事。

就像《我不是药神》当年,没人喊口号,却让整个国家动了真感情。

最后给所有电影人提个醒:观众不是韭菜,是镜子。

你演什么,他们就照出自己。

下次再想拍“情怀”,先问问自己:这故事,敢不敢拿给爸妈看?

来源:梦幻旅程

相关推荐